初中物理电学部分辅导讲义
1、电荷
①当一个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时,我们就说该物体带有电荷。
自然界中的电荷只有两种类型: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学上分别对应正数和负数。
一个简单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例子是原子结构中的质子和电子。
②使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带上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和感应起电。
初中的重点在于摩擦起电,要清楚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这两个例子中各物体的带电情况。
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根据同种电荷之间相互排斥的特点人们制造了一种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问题:(1)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开合表示什么?
(2)实验探究:如何判断一个泡沫塑料球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
④描述电荷多少的物理量称之为电量,用字母Q表示,其单位为库仑(C)。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一个电子或者一个质子所带的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通常取e=1.6×10^-19C。
注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2、导体和绝缘体
我们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的电阻率都很小,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我们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的电阻率都很大,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①上面所谓的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电荷,那么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体中所含自由电荷的多寡。
对金属导体而言自由电荷指的是自由电子。
②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扩展:①半导体:我们把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②超导体:某些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电流不再产生阻碍作用,也就是说其电阻变为零了,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之为超导体。
使用超导体制成的导线可以消除因电流的热效应而产生的损耗,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超导体很难实现。
9、电能、电功和电功率
①电能一般用符号W 表示,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由于W=pt,其中功率p
的单位是瓦特(w ),时间t 的单位是秒(s ),所以电能的单位J=w*s 。
电能的
常用单位是千瓦时,也叫度,符号是Kw.h,这样就有如下关系:
1度=1Kw.h=1000w*3600s=3.6*10^6w*s=3.6*10^6J ②电能表,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电能表铭牌:电能表上“220V ”“5A ”“3000R/kwh ”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
额定电压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 ;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
那么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2、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
(3000R/kwh )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
③能量之间通过做功来进行转换,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换为其它形式
10、生活用电
①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
②保险丝
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一般接在火线上。
当电路中的电流达到规定的最大值时,保险丝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会被熔断,导致电路断开,呈现开路状态,此时所有用电器停止工作,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而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短路造成的,有时也是由于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造成的。
保险丝由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在更换保险丝时不能用铜丝或者铁丝替换。
③试电笔
用试电笔来辨别零线和火线,若碰到火线则氖管发光,若碰到零线则氖管不发光
在使用时要注意,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球,否则验电笔将失效
④触电:有电流流经人的身体
a、低压触电
a1、单线触电:人站在地上触到火线
a2、双线触电:人站在绝缘体上一手触火线一手触零线
b、高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⑤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作者: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