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尊重多样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中学政治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本节课我注意创设情境,构建灵活开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全班参与课堂的目的。
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
本节课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指点学生自己上课。
教师的辅导工作,更多地是在课外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研究方法。
课前准备阶段,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收集整理资料、提取信息,充分发挥美术特长,尽情展示才华。
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发展,同时,锻炼了创新能力,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中,我将教材的内容融入学生经验,尽可能地形象化、生活化。
首先,以三个国家的国花为情景设计引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所见所闻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所在,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文化情感态度。
课堂教学体现新课改理念,注重学以致用,把课堂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问题结合起来,接近学生、贴近生活。
教师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
课后组织学生讨论对本课的感受时,学生都表示非常乐意采取这种上课方式,既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提高自身信息采集的能力,也能够提高自己学习积极性,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了。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过渡、连接部分不够自然,对学生的问题设置应更有梯度,备课时材料的选取上应更精炼,内容应更细腻。
学生活动时间的掌控还需调整,课堂上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切磋。
此外,学生对场地不是很熟悉,录像时,有点紧张,应更好地关注学生。
在教学中我也深深地感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启发同学的思维、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的教学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只有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生命力。
另外,虽然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地利用互联网搜集并动手制作课件,在课堂交流中能很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其集中思维和抽象性思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对搜集的材料的取舍以及对知识点的归纳和深化方面,所以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应该也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由发散到集中、由演绎到归纳的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
总之,我认为教师应尽可能地联系实际开辟多维互动的课堂,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发挥,少一些条条框框,让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迸发出智慧的浪花,激荡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欣,教师的劳动也将涌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