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数控铣床常用的对刀方法
专业班级:数控技术0801
学生:曹为一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毕业届: 2011届
2011年6月1日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书
汽车工程学院系(院)数控技术专业0801 班学生曹为一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数控铣床常用的对刀方法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0年12 月 1日起至2011 年6 月1 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_襄樊职业技术学院__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
(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2)份量要求:理工类不少于3500字
(3)图纸要求(工程设计型):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用工程字书写。
提倡学生用计算机绘图。
(4)曲线图表要求(工程设计型):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5)编排格式要求:论文外形尺寸以A4纸为准。
论文文字排版的字号、字距、行距的大小,以版面清晰、容易辨识和阅读为原则,一般可参考下面要求进行排版:题目和标题用黑体,字号分别用3号和4号;文章段落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每页32行,每行33字;各级标题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明;正文中标题一律左顶格。
(6)打印份数要求:一律打印2份,1份交指导教师(含电子稿),1份准备答辩用
五、教师指定的主要参考文献(期刊、书籍、网页)
1.张超英/罗学科著.《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编程及操作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
2.苏朱勇著.《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高虹静著.《机械制造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指导教师雷俊峰
学生曹为一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关键词 (3)
1. 数控铣床对刀的作用 (3)
2. 数控铣床对刀方法的分类 (3)
3. 数控铣床对刀方法之试切法对刀 (3)
3.1 X、Y向对刀 (4)
3.2 Z向对刀 (4)
3.3 数据存储 (5)
3.4起动生效,检验 (5)
4.数控铣床对刀方法之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 (5)
4.1 X、Y向对刀 (5)
4.2 Z向对刀 (5)
5.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之专用对刀器对刀法 (6)
6.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数控铣床常用的对刀方法
指导教师:雷俊峰
学生:曹为一
摘要
对刀是数控铣床加工中极其重要和复杂的工作,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操作内容,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方法一定要同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相适应。
对刀的作用就是建立工件坐标系或是编程坐标系的过程。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浅析现代数控的对刀方法,以利于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关键词
对刀、加工精度、工件坐标系、编程坐标系
1. 数控铣床对刀的作用
对刀的目的是通过刀具或对刀工具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程序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并将对刀数据输入到相应的存储位置或通过G92指令设定。
它是数控加工中最重要的操作内容,其准确性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
2. 数控铣床对刀方法的分类
对刀操作分为X、Y向对刀和Z向对刀。
对刀的的准确程度将直接映影响加工精度。
对刀方法一定要同零件加工精度要求相适应。
根据使用的对刀工具的不同,常用的对刀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试切对刀法;
(2)塞尺、标准芯棒和块规对刀法;
(3)采用寻边器、偏心棒和Z轴设定器等工具对刀法;
(4)顶尖对刀法;
(5)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
(6)专用对刀器对刀法。
另外根据选择对刀点位置和数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单边对刀、双边对刀、转移(间接)对刀法和“分中对零”对刀法(要求机床必须有相对坐标及清零功能)等。
3. 数控铣床对刀方法之试切法对刀
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会在工件表面留下切削痕迹,且对刀精度较低。
如图3.1所示,以对刀点(此处与工件坐标系原点重合)在工件表面中心位置为例(采用双边对刀方式)。
图3.1 试切法对刀示意图
3.1 X、Y向对刀
1.将工件通过夹具装在工作台上,装夹时,工件的四个侧面都应留出对刀的位置。
2.起动主轴中速旋转,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快速移动到靠近工件左侧有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然后降低速度移动至接近工件左侧。
3.靠近工件时改用微调操作(一般用0.01mm来靠近),让刀具慢慢接近工件左侧,使刀具恰好接触到工件左侧表面(观察,听切削声音、看切痕、看切屑,只要出现其中一种情况即表示刀具接触到工件),再回退0.01mm。
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显示的X坐标值,如-240.500等。
4.沿Z正方向退刀,至工件表面以上,用同样方法接近工件右侧,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显示的X坐标值,如-340.500等。
5.据此可得工件坐标系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X坐标值为{-240.500+(-340.500)}/2=-290.500。
6.同理可测得工件坐标系原点W 在机床坐标系中的Y坐标值。
3.2 Z向对刀
1.将刀具快速移至工件上方。
2.起动主轴中速旋转,快速移动工作台和主轴,让刀具快速移动到靠近工件上表面有
一定安全距离的位置,然后降低速度移动让刀具端面接近工件上表面。
3.靠近工件时改用微调操作(一般用0.01mm来靠近),让刀具端面慢慢接近工件表面
(注意刀具特别是立铣刀时最好在工件边缘下刀,刀的端面接触工件表面的面积小于半圆,尽量不要使立铣刀的中心孔在工件表面下刀),使刀具端面恰好碰到工件上表面,再将Z轴再抬高0.01mm,记下此时机床坐标系中的Z值,如-140.400等,则工件坐标系原点W在机床坐标系中的Z坐标值为-140.400。
3.3 数据存储
将测得的X、Y、Z值输入到机床工件坐标系存储地址G5*中(一般使用G54~G59代码存储对刀参数)。
3.4起动生效,检验
进入面板输入模式(MDI),输入“G5*”,按起动键(在“自动”模式下),运行G5*使其生效。
检验对刀是否正确,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
4.数控铣床对刀方法之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
该方法一般用于圆形工件的对刀。
4.1 X、Y向对刀
如图4.1所示,将百分表的安装杆装在刀柄上,或将百分表的磁性座吸在主轴套筒上,移动工作台使主轴中心线(即刀具中心)大约移到工件中心,调节磁性座上伸缩杆的长度和角度,使百分表的触头接触工件的圆周面,(指针转动约0.1mm)用手慢慢转动主轴,使百分表的触头沿着工件的圆周面转动,观察百分表指针的便移情况,慢慢移动工作台的X轴和Y轴,多次反复后,待转动主轴时百分表的指针基本在同一位置(表头转动一周时,其指针的跳动量在允许的对刀误差内,如0.02mm),这时可认为主轴的中心就是X轴和Y轴的原点。
4.2 Z向对刀
卸下百分表装上铣刀,用其他对刀方法如试切法、塞尺法等得到Z轴坐标值。
图4.1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法
5.数控车床对刀方法之专用对刀器对刀法
图5.1 专用对刀器的外形
图5.2数控铣床专用对刀器应用实例
传统对刀方法有安全性差(如塞尺对刀,硬碰硬刀尖易撞坏)、占用机时多(如试切需反
复切量几次)及人为带来的随机性误差大等缺点,已经适应不了数控加工的节奏,非常不利于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
用专用对刀器对刀有对刀精度高、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把繁琐的靠经验保证的对刀工作简单化了,保证了数控机床的高效高精度特点的发挥,已成为数控加工机上解决刀具对刀不可或缺的一种专用工具。
由于加工任务不同,专用对刀器(专用对刀器的外形图片如图5.1所示)也千差万别,就不再展开了,大家可在具体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专用对刀器,来满足各自的加工需求。
数控铣床专用对刀器的外形图片如图5.2所示。
6.结束语
通过这次顶岗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会更好。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
参考文献
1.刘劲松/王军著.《数控加工工艺》.武汉大学出版社
2.张超英/罗学科著.《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编程及操作实训》.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苏朱勇著.《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虹静著.《机械制造基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