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一.单项选择题1.“战国四公子”不包括A.信陵君B.春申君C.孟尝君D.龙阳君2.下面从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的作品是A.《冯谖客孟尝君》B.《伯夷列传》C.《郑伯克段于鄢》D.《子产不毁乡校》3.成语"狡兔三窟"出自于()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韩非子》4.《冯谖客尝君》中“冯谖不复歌”的原因是A.出有车B.孟尝君左右的厌恶C.食有鱼D.认识到孟尝君的宽容大度5.《冯谖客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6.《冯谖客尝君》中,“市义于薛”表现了冯谖()的性格特点。
A.刚勇仁义B.深谋远虑C.谈谐幽默D.清正廉洁7.《冯谖客尝君》中“薛地烧券”这一情节表现了冯谖A.乐善好施B.处事果断C.轻视钱财D.注重民心向背8.《冯谖客尝君》一文选自《战国策》中的A.齐策B.楚策C.魏策D.秦策9.下列《冯谖客尝君》一文的情节中展现冯谖深谋远虑,利用诸侯之间的矛盾为孟尝君谋取利益的是()A.弹铗三歌B.焚券于薛C.游说于梁D.立庙于薛10.《冯谖客尝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通感C.对偶D.夸张11.下列《冯谖客尝君》一文的情节中,能够显示孟尝君礼贤下士品格的是A.冯谖弹铗三歌B.冯谖收债于薛C.冯谖西游于梁D.冯谖立宗庙于薛12.《冯谖客尝君》一文中,冯谖“弹铗三歌”的意图是对孟尝君进行A.歌颂B.试探C.功谏D.嘲讽13.《冯谖客尝君》中“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A.失去齐王信任,被放逐到封地B.衣锦荣归故里,光宗耀祖C.得到百姓拥护,奉迎返乡D.领受齐王派遣,出使薛地14、《冯谖客尝君》一文写冯谖焚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A.对比反村B.铺垫反托C.类比显现D.侧面映衬二.多项选择题1.《战国策》,又名()A.《国策》B.《国事》C.《长书》D.《事语》2.下列关于《战国策》的表述正确的有()A.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B.是一部国别体杂事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C.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在秦统一前汇集成集D.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有文采3.在《冯谖客孟尝君》中,下列属于冯谖所谋“三窟”的有()A. 焚卷市义B. 薛地建庙C. 谋复相位D. 游说齐王4.《冯谖客孟尝君》中,孟尝君的性格特点有()A. 深谋远虑B. 目光短浅C. 礼贤下士D. 宽容大度三、填空题1.《冯谖客孟尝君》选自()。
2.《战国策》是一部()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3.《战国策》是由西汉文献学者()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并由其定名为《战国策》。
4. ()因“文辞之胜”而被普为“辩丽横肆”。
5.《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开始写冯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后写其深谋远虑为孟尝君营造“三窟”运用的是()的手法。
四、名词解释题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存:2.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属: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以:食:草具:4.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记: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习:责:6.冯谖署.曰:“能”署:7.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负8.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㤖.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愦:.㤖:9.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羞:10.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约车:治装:11.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矫命:因:12.民称.万岁。
称:1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疾:14.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贾利:15.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说:16.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期年:17.孟尝君顾.谓冯谖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顾:18.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候,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放:19.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固辞:20.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
赍:21.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不祥:被:祟:22.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姑:2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纤介:五.翻译题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2.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4.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5.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6.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7.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8.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9.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10.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
11.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12.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13.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14.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15. 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答案速查一.单项选择题1.【精析】D 齐国孟尝君与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并成为“战国四公子”。
2.【精析】A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记叙了楚王冯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屈居人下、报效知己、深谋远虑的奇特风采,同时也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养士”风气和政治风貌。
3.【精析】C 成语“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比喻隐蔽的地方多或方法多。
4.【精析】D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满足的人,实则是试探孟尝君的胸怀与眼光,三次弹铗而歌使冯谖认识到孟尝君的宽容与大度与礼贤下士,从而愿意与孟尝君营就“三窟”,以报知遇之恩。
5.【精析】B A项是冯谖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B项是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C项是冯谖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D项为无中生有。
6.【精析】]B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当孟尝君召人到薛地收债时,冯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为孟尝君赢得了民心,表现了冯谖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
7.【精析】D “薛地烧券”是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的第一窟,以“焚券市义”来赢得民心,正是注重民心向背的举动。
8.【精析】A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9.【精析】C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孟尝君被齐王放逐薛地后,冯谖到梁国游说,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最后使孟尝君复得相位。
10.【精析】A 题干中的句子运用得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11.【精析】]A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三次弹铗而歌,孟尝君一一答应了他的要求,表现了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品德。
12.【精析】B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目的是有意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以后,冯谖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营造“三窟”。
13.【精析】A《冯谖客尝君》一文中,齐王说:“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故孟尝君回到其封地薛地。
这是因为齐王害怕孟尝君位高权重而擅齐国之权,对自己构成威胁。
“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他失去齐王信任,被放逐回封地。
14.【精析】A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孟尝君不懂“市义”的意义,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孟尝君的目光短浅反衬出冯谖的深谋远虑。
二.多项选择题1.【解析】ABCD 《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等,是继《国语》之后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解析】ABD《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它文笔恣肆,语音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原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文学趣味。
3.【解析】ABC《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并没有游说齐王,而是到梁国游说,谋复相位。
4.【解析】BCD《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再三弹铗,反衬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而当冯谖大显其才的时候,又是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
三.填空题1.战国策2.战国国别3.刘向4.战国策5.欲扬先抑(先抑后扬)四.词语解释题1.存:生存、生活。
2.属:同嘱,嘱托、请求。
3.以:因为。
食:供养、给……吃。
草具:粗劣的饭菜。
4.记:书状之类的文告,一说,账册。
5.习:熟悉。
责:通“债”。
6.署:签名、署名。
7.负:辜负、对不起,意思是没有发现他的才干。
8.愦:同“溃”,心里烦乱。
㤖:同“懦”,懦弱。
9.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辱。
10.约车:准备车马。
治装:整理行装。
11.矫命:假托(孟尝君)命令。
因:于是、因而。
12.称:呼喊。
13.疾:迅速。
14.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贾利:用商人放债的办法来获取利息。
15.说:通“悦”。
16.期年:整整一年。
17.顾:同头看。
18.纹:放逐。
19 .因辞:坚决辞谢。
20.赍:尔物品送人。
21.不祥:意为糊涂。
一说不善,没福气。
被:同“披”,遭受。
崇:灾祸。
22.姑:姑且。
23.纤介:纤微草芥,比喻细小。
五、翻译题1.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贫穷得不能够养活自己。
2.过了不久,冯谖倚着柱子弹他的剑。
歌唱道:“长剑啊,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
”3.于是冯谖乘坐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拜访他的朋友说:“孟尝君把我当上等门客看待!”4.底下的人都厌恶冯谖,认为他贪焚而且不知道满足。
5.冯谖赶车到了薛地,派出官吏召请应当还债的老百姓都来合验债券。
6.债券合验完毕,冯谖站起米,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老百姓,于是烧掉了那些债券。
7.冯谖马不停蹄地回到齐都,早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8.孟尝君对他回来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去见他问:“债款全部收回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9. 距离薛地还有一百里地,民众扶老携幼,在途中迎接孟尝君。
10.孟尝君给了他五十辆车,五百斤黄金,往西到梁国游说。
11.齐王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到诸侯国,诸侯中谁先迎接到他,谁就能国富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