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气偏差系数的概念,确定与计算方法。
答:偏差系数:反映实际气体状态偏离理想气体状态的程度。
在相同温度、压力下,真实气体所占体积与相同量理想气体所占体积的比值。
体积系数:相同数量的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之比。
Bg=V/Vsc(倒数为膨胀系数用Eg表示)。
压缩系数:等温条件下,天然气随压力变化的体积变化率。
天然气偏差系数的确定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实验室直接测定法、图版法和计算法。
实验室直接测定法由于周期长成本高,不可能随时随地经常做;图版法比较简单,且能满足大多数工程要求,应用广泛;而计算法适于编程计算,所以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方法:H-Y法、D-A-K法、D-P-R法和Sutton方法2、根据基本原理划分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的类型,并阐述其适用性与局限性。
物质平衡法:适应性—适用于封闭的未饱和油藏、高渗透小油藏和驱动性好的裂缝性油藏,对于低渗透的饱和油藏效果较差。
局限性—在气藏物质平衡中假定是处于平衡的,但是由于地层非均质性和各井处于气藏构造部位的差异,使得各井压力测试值有一定差异,选择合适的井底压力有难度;未考虑水中溶解气的影响。
弹性二相法:适应性—适用于拟稳定状态。
局限性—对仪表精度要求高;要有观察井进行观察测压;储量测试前要全气藏关井,否则会造成大的误差。
不稳定晚期法:适应性—适用于有界封闭气藏:圆形地层,平面径向流动;生产流动达到不稳定晚期。
局限性—当生产时间不长nt/Re2于Pc2相比甚小,在这段测试时间内,P(上面带杠)近似认为是常数,且P是拟稳定状态刚出现时的压力值。
压力恢复法:适应性—需要气井关井前有较长的稳定生产时间。
局限性—是一种较为近似的计算方法。
试井就是对油井、气井或水井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产量、压力、温度和取样等。
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水井、气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
4、说明等时试井方法,并解释常规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三种方法的不同点。
等时试井:将几个测试流量生产持续时间相同的测压点在双对数纸上做qsc—△p2关系曲线,得到一组相互平行的登时曲线,任选其中一条确定指数方程中的指数n。
不同点:常规回压试井要求每个测试流量下生产到井口流压趋于稳定,所有测点完成后才关井;等时试井要求每个测试流量下生产时间相同,每个测点完成后关井至地层压力恢复至原始值;修正等时试井对于等时试井来说是开井和关井时间固定且相同:常规回压试井和等时试井的试井时间都较长,修正等时试井的试井时间较短。
5、试述气藏的驱动方式及主要分析方法。
驱动方式:气压驱动,弹性水驱,刚性水驱。
主要分析方法:传统的地层压力系数法,水侵体积系数法,视地质储量法,水侵量计算法6、凝析气藏与油藏干气藏的差别。
与油藏的差别:a.在原始底层条件下,烃类体系所处的平衡状态不一样,油藏中为液相,凝析气藏中,当地层压力高于上露点压力时,油气处于单相气相状态。
b.油藏原始汽油比较凝析气藏气油比小。
与干气藏差别:a.干气气藏地面只产天然气,凝析气井还产凝析油。
b.凝析气藏存在反凝析现象。
7、凝析气藏开发技术要点。
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凝析气藏的开发要点:地质特征,开发特征,开发方式。
地质特征:a.从凝析气井中同时产出凝析油和天然气 b.当地层压力降到初始凝析压力以下时,会出现逆行凝析现象,当地层压力处于初始凝析压力和最大凝析压力之间时,凝析油会从气相中析出,有一部分残留在储层中,造成凝析油的损失。
开发特征:a.凝析油的析出造成油的损失,同时污染地层。
凝析油气体系的相态和组分组成都会随时随地随压力温度改变而改变,而且,多孔介质中吸附、毛管力、毛细凝聚和岩石润湿性等界面特性及束缚水的存在都会对油气相态和凝析油气开采生产影响。
粘滞力、重力、惯性力和毛管力等相互做用,都会影响凝析油气的渗流特征。
b.引气凝析气井流体组分组成及相态变化的热动力学条件(压力、温度和组成)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到凝析油和其他烃类的地面回收率,所以,地面和地下两大开发系统联系的非常紧密。
c.凝析油气在储层中渗流是一种有质量交换、并发生相态变化的物理化学渗流,这是目前渗流力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
开发方式:a.衰竭式开发,适合气藏:原始地层压力高、气藏面积小、凝析气含量减少、地质条件差、边水比较活跃。
b.保持压力开发。
8、低渗气藏开发技术要点。
低渗气藏相比与常规气藏更容易受到液相滞留、压力敏感、水相自吸入的损害。
1)因而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地层液相饱和度,防止液相滞留及水自锁;2)低渗气藏的渗透率随着有效压力的增加降低十分明显,故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地层有效压力;3)由于低渗气藏亲水性及孔喉细小,水相自吸入现象非常明显,侵入水相只要与低渗气藏接触,就会导致近井地带含水饱和度增加,接触时间越长水相自吸入越严重,则开发过程中应慎重对待注水及水相侵入;4)井间动态预测:通过测井、压力等检测手段,提高未动用、较低动用气藏的储量动用程度。
9、不稳定试井的原理、功能及主要方法。
原理:在油气井关井停产后,引起油气层压力重新分布的这个不稳定过程中,测得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根据曲线形状来分析油气层性质求得油气层各种资料。
功能:推算底层原始压力或平均地层压力;确定地层流动系数、地层系数、渗透率等;判断增产措施效果过;评价边界性质;估算油藏地质储量和单井可采储量。
主要方法:压力降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探边测试、干扰试井、脉冲试井。
10、相图识别气藏和油藏的差别:在原始地层条件下,烃类体系所处的相平衡状态不一样,油藏烃类体系处于液相状态,若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气体全部溶解于油中,而在凝析气藏中,当地层压力高于初始凝析压力时,油、气处于单相气相状态。
11、地质储量及其级别分类和分类:地质储量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储气能力的储层中天然气的总量。
共分为五级,分别为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潜在资源量和推测资源量。
根据储量计算所采用资料的来源不同,储量分静态地质储量和动态地质储量。
动态地质储量是采用气藏生产动态资料计算而得的储量数值,多用于开发过程中的气藏评价;静态地质储量为采用气藏静态地质资料计算而得的天然气地质储量,是气藏开发方案设计的重要地质依据。
12、气井合理产量确定原则、确定方法和应考虑的重点因素。
原则:1)单井累计产量大于经济极限产量;2)井底流入与井口流出协调,井筒能量利用合理,气井紊流效应小;3)保证井壁及井身结构安全、储层结构不发生改变,疏松砂岩气藏气井生产过程中不出砂;4)保证较强的带水能力,且不会导致气井生产恶化;5)块状底水气藏气井不出水,尽量延长出水时间,防止气井恶化水淹。
方法:经验配产法、采气指示曲线法、节点分析法、物质平衡法、数值模拟法、试采方法。
因素:非均质低渗气藏:经济界限和稳产期;多层疏松砂岩气藏:临界出砂压差;异常高压气藏:应力敏感性;边底水气藏:边水推进、底水锥进速度;高含凝析油气藏:避免地层中过早出现反凝析。
13、气藏中接触的几种压力计算方法:平均地层压力、套管压力、井口流压、井底流压。
14、简述气藏合理采气速度的论证方法。
1)研究采气速度、稳产年限、稳产期末采出程度三者间的关系;2)计算不同采气速度先气藏开发技术指标3)凝析气藏注采速度对凝析油采收率的影响;4)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结合市场需求预测和资源接替分析,优化合理采气速度。
15、简述影响气藏开发采收率因素以及提高采收率方法。
气藏采收率:是指在某一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程和技术条件下从气藏原始地质储量中可以采出气的百分数。
影响因素:采收率不但与气层岩性、气藏类型、驱动能量有关,而且与开发层系划分、井网部署、采气工艺、地面建设等都有关系。
方法:1)开展气藏精细描述和储层预测,进一步研究气藏砂体展布和含气富集带,科学合理布井;2)适当钻新井和加大措施力度,对未动用和曾动用程度较低的层进行重新开发,提高储层动用程度;3)加强新钻井的气层保护和井裂,提高气井产能;4)开辟开发先导试验区,研究并推广适用气藏的采气工艺,特别是储层压裂,排液采气工艺技术,提高气藏采收率;5)采用合理气井生产制度,防止边底水过早侵入造成气井产能下降;6)对于低渗气藏,可以进行储层压裂酸化改造,水平井以及多分支井提高气藏采收率。
16、常用状态方程及其特点:范德华方程、RK方程、SRK 方程、PR方程、LHHSS方程。
17、储量计算方法,哪些方法单井控制动储量:有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种,静态法指容积法和单元体积法;动态法包括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和不稳定试井法,如弹性二相法、不稳定晚期法、压力恢复法和试凑法等。
能够计算单井控制动储量的方法有物质平衡法、不稳定试井法。
18、拟压力和压力的变换关系:在低压范围内,气体μZ乘积近似一个常数,几乎不随压力变化,即μZ 为常数,因此,对应于低压范围的拟压力可写成:高压下:19、等时试井基本思路:气流入进井的有效泄流半径仅与测试流量的生产持续时间有关,而与测试流量数值大小无关。
因此,对测试选定的几个流量,只要在开井后相同的生产持续时间测试,都具有相同的有效泄流半径。
优点:缩短试井时间;克服常规回压试井的缺陷。
20、蒸汽压曲线为两条曲线:泡点线AC,露点线BC再跑电线和露点线之间的区域形成气夜两相共存状态。
常规回压试井等时试井弹性二相法二项式求产能无阻流量试井就是对油井、气井或水井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产量、压力、温度和取样等。
试井是一种以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种测试仪表为手段,通过对油井、水井、气井生产动态的测试来研究油气水层和测试井的各种物理参数、生产能力以及油气水层之间的连通关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