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巯基乙酸铵的制

巯基乙酸铵的制

巯基乙酸铵的制备
摘要:巯基乙酸铵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例如用硫氢化钠、硫代硫酸钠、硫脲等与卤代烃反应均可制得硫醇。

前两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有硫醚生成,后一种方法则没有硫醚生成,操作简单,产率高,是制取脂肪族巯基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

本实验采用硫脲法,它是用氯乙酸与碳酸钠中和后,再与硫脲、氢氧化钡、碳酸氢铵反应制得。

关键词:冷烫剂;巯基乙酸铵;硫脲法
前言:
冷烫剂多数由还原剂(第一剂)和氧化剂(第二剂)配套组成。

还原剂能切断头发角蛋白中的—S—S键,使头发软化而利于卷曲。

氧化剂能将卷好的头发中的—SH及偶联成新的—S—S键而把头发的形状固定下来。

巯基乙酸铵,分子式为HSCH2COONH4。

用硫脲—钡盐法生产的巯基乙酸铵的质量分数在13%左右,为玫瑰红色透明溶液。

主要作为还原剂用于化学卷发液中。

目标产物:
醇分子中的氧原子被硫所代替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硫醇,R-SH,-SH称为巯基。

硫醇的命名与醇相似,只须把“醇”改为“硫醇”。

例如: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硫脲法。

用氯乙酸与碳酸钠中和后,再与硫脲、氢氧化钡、碳酸氢铵反应制得,其反应方程式为:
2ClCH2COOH+Na2CO32ClCH2COONa+H2O+CO2
H2N HN
ClCH2COONa+ C==S CSCH2COOH +NaCl
H2N H2N
HN SCH2COO NH2 CSCH2COOH+2Ba(OH)2Ba Ba +2O==C H2N NH2
SCH2COO
Ba Ba+2NH4HCO3 2HSCH2COONH4+2BaCO3
SCH2COO
在反应过程中先后生成的S-羧甲基异硫脲和巯基乙酸钡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可痛过水系与水溶性杂质分离。

最后用碳酸氢铵水溶液分解巯基乙酸钡,生成的巯基乙酸铵水溶液经过滤又与碳酸钡等不溶性杂质分离,滤液可直接用于配置烫发剂第一剂。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如下:
1、巯基乙酸铵的制备及卷发剂的配制
(1)称取氯乙酸5g(0.053mol)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使氯乙酸全部溶解,缓慢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待产生的泡沫减少时,注意测试溶液的pH,使其控制在7~8,静置、澄清。

(2)称取硫脲4.5g(0.059mol)于10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到500C左右,搅拌待硫脲全部溶解后,将澄清的氯乙酸钠溶液加入,在600C左右保温30min。

抽滤,滤液弃去,沉淀用少量去离子水洗涤后抽滤。

(3)称取氢氧化钡[Ba(OH)2·8H2O]17.5g于200mi的烧杯中,加入40ml去离子水,加热并间歇搅拌使之全部溶解,将上述粉状沉淀物慢慢加入,使料液在70C下保温1h,间歇搅拌,防止沉淀下沉,趁热过滤,含有尿素的碱性滤液经酸性氧化剂处理后排放。

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物3~5次,抽滤吸干,得白色二硫代二乙酸钡白色粉状物。

(4)称取碳酸氢铵5g与100ml烧杯中,加入20ml去离子水,开动电动搅拌器,同时将二硫代二乙酸钡分散投入,再搅拌10min,静置1h后过滤,得到玫瑰红色滤波,即为巯基乙酸铵溶液。

滤渣再用5g 碳酸氢铵和20ml去离子水配成的溶液重复处理一次。

将两次滤液合并。

所得到的巯基乙酸铵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约10%。

(5)在制得的巯基乙酸铵溶液中,添加28%的浓氨水2g,加水至总量100g,调节pH至9左右,即可作为冷烫剂第一剂,可用于以下的应用实验。

第二剂可由5%的溴酸钠,0.4%磷酸二铵和91%的精制水配成。

(6)试验时间:4h。

2、应用试验
取适量的头发样品用洗衣皂洗净,把它在试管或玻璃载玻片上卷曲和扎紧,然后用配好的冷烫剂第一剂充分润湿。

放置30min(置入烘箱中加热可缩短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用冷烫剂第二剂润湿,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洗净,观察产品的效能。

卷发速度与药剂中活性物的浓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或其他添加物(例如含约10%的尿素等)以及环境湿度有关。

实验记录:
注意事项:
(1)定性分析:将2ml样品加水稀释至10ml,加入5ml10%醋酸,摇匀,加2ml10%醋酸镉,摇匀。

此时如果有巯基乙酸铵,则生成白色胶状物。

加入10%氨水,摇匀,则白色胶状物溶解。

(2)氯乙酸腐蚀性强,且容易吸潮,所以取用时应使用橡胶手套,且取用后立即将容器密封好。

(3)中和过程中,避免加料太快,以免二氧化碳释放过于猛烈而损失物料。

(4)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为乙醇酸,因此,制备氯乙酸钠时,所得产品水溶液的PH不可超过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