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化合物的色谱分析研究
巯基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清除自由基、重金属解毒和拮抗电离辐射等作用。
此外,巯基化合物还与机体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及某些疾病(如白血病,关节炎和帕金森综合症)有关。
巯基类药物可用于许多种疾病的治疗。
因此,建立简单、快速、灵敏的巯基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CE-LIF)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分析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巯基化合物。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建立了以BODIPY类荧光染料(1,3,5,7-四甲基-8-溴甲基-二氟化硼-二吡咯甲川,TMMB-Br)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高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三种巯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具体考察了电泳背景电解质的种类、浓度和pH值、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对分离的影响;研究了衍生缓冲溶液的组成及pH值、衍生试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衍生效率的影响。
在优化的条件下,高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73nmol/L,0.72nmol/L和0.36nmol/L。
将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清和尿液样品中的高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测定,回收率在92.6%-109.1%之间。
此外,尝试了TMMB-Br用于活细胞内的巯基化合物的荧光成像。
(2)同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巯基类药物D-青霉胺和硫普罗宁的两种分析方法。
以TMMB-Br为荧光标记试剂,详细探讨了电泳及色谱分离条件,D-青霉胺和硫普罗宁的衍生条件,
确定了方法的可行性。
在最优条件下,D-青霉胺和硫普罗宁均可在12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出限分别为5.0nmol/L,2.0nmol/L和0.88nmol/L,0.47nmol/L。
将两种方法成功应用于人尿液和血清样品中D-青霉胺和硫普罗宁的测定,回收率分别在
95.0%-106.7%和95.2%-104.3%之间。
(3)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测定卡托普利和N-乙酰-L-半胱氨酸两种药物的分析方法。
以荧光素为内标物,在25mmol/L硼酸电泳缓冲溶液(pH9.5)中,当分离电压为11.0kV时,卡托普利和N-乙酰-L-半胱氨酸的衍生物及内标物在室温条件下15min内达到基线分离。
在优化条件下,卡托普利和N-乙酰-L-半胱氨酸检测的线性范围在
6-600nmol/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2和0.9985,检出限分别为
0.65nmol/L和0.76nmol/L。
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人血清和尿液样品中卡托普利和N-乙酰-L-半胱氨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7.0%-105.7%之间。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