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供销服务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随着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运行规模的逐步扩大,货运量不断增加,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改善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大力促进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所谓物流,是指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正向和反向移动与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目前,我市现代物流处于快速增长的起步阶段,物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规模,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仍居主要地位,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正在兴起。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应对国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品覆盖全国各地。
2002年全市实现国生产总值1030.7亿元,全社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2.5亿元(不含中石油销售分公司销售收入),交通运输货运量2605万吨,货物周转量33亿吨公里。
全市巨大的物流量决定了对现代物流有着强大需求,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虽然地处东北陆,“不沿海、不靠边”,但距离省会较近,距离俄罗斯不远,肇源松花江大桥建成后又可与省直接相连,且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完全可以成为东承接、西辐射省西部、南连接吉辽、北呼应俄罗斯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近几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城区之间道路畅通,境铁路总长度305公里,有11个大型铁路专用卸货场,货物发送量1167万吨。
区域有县级以上公路12条。
其中国家级公路3条,总长870公里;货运量1438万吨。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拓展新的空间。
(三)仓储设施形成一定规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从商品仓储方面看,各系统、各行业拥有数量众多的各类仓库,据初步了解,商贸和物资部门现有仓库总面积约1068万平方米。
同时,许多商贸企业拥有运输车辆,建有自己的仓储设施,积累了丰富的物流资源。
地区在长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物资供应和运输的自我保证体系,物资供应节点遍及油田及炼化企业。
已经建立起了数量比较庞大的仓储运输设施,物资装备总公司所属的萨尔图、让胡路和银浪三个物资总库和十几家器材站燃料站遍布市五区,仓储面积达534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27.9公里,装卸倒运设施完善。
另外地区企业与社会运输车辆近2万多台,现有的仓储、运输设施已能最大限度满足地区今后的发展需要。
(四)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市以来,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百货大楼、商厦、让胡路商场等综合百货店竞相发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大型百货店已发展到7户,成为零售贸易的主体;庆客隆、昆仑家电等连锁店、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兴业态正在兴起,总数已达到823家,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大商、秋林、中央商城等8户规模以上外埠企业相继进驻,促进了商贸经济的繁荣;新潮建材城、北方汽配城、农贸大市场等97个专业市场建成使用,成交额超亿元的批发市场已有5个,基本满足了各类层次的消费需求。
到2002年底,全市商业网点已发展到37500多个,其中零售网点30000多个;全社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42.5亿元(不含中石油销售分公司销售收入),其中批发额44.6亿元,零售额97.9亿元。
另外,还有2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195亿元的社会商品购进总额,有354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这为发展物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众多中小流通企业对专业化的第三物流需求显得更为迫切。
(五)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为现代物流业营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近几年来,我市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高速、宽带、大容量、功能比较完善的信息港主体工程相继建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撑和保障,一些流通企业无论从认识上还是资金投入上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逐渐采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来装备企业的营销配送体系,不同程度地采用条形码、P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EOS(自动订货系统)等信息技术。
在信息通讯方面,全市已形成以程控交换为主体,大容量光纤、数字微波传输为主,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基本业务与增殖业务相互促进的现代化通信网络。
电讯传输网、计算机数据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基础网络覆盖全市城乡。
(六)政府与企业的高度重视,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存动力目前,发展物流业已引起政府部门和流通企业的重视,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
从政府层面来看,市政府已组织开展全市商贸流通业调研,制定了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发展物流业纳入商贸流通发展体系,并着手制定《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从企业层面来讲,已开始引起许多企业关注,有长远眼光的流通企业开始从战略上统筹规划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业务,特别是石油管理局等大企业已经把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启动运输、仓储等闲置资产的主要途径,开始着手物流园区的规划。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企业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二是物流基础薄弱,仓储设施旧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三是管理体制分割,缺少宏观协调,也缺少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四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五是信息技术应用不普及,物流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机整合和充分利用,尤其是微观企业对现代物流配送缺乏在需求和动力,习惯于传统的仓储运输方式。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凭借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运输功能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把握国家扶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在机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引进国际先进物流技术与管理方法,加大物流企业组织与经营运作的创新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具有规模效应、适应经济发展需求、能积极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现代物流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规划原则1、坚持与市整体发展规划相结合。
要与市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相配套,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
2、坚持与城市化建设相结合。
要与市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与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增加的人流物流相适应。
现代物流节点的布局、物流通道的设置、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协调。
3、坚持存量整合与增量优化相结合。
要充分发挥已有运输车辆、仓储设施、配送网络的作用,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
新增投入,主要用于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原有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
4、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在起步阶段,为推动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综合各种因素与条件,全市要统一进行规划,但市区与各县(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条件成熟也有先有后,具体实施应依据各地现代化建设与市场需求,分期进行。
5、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政府着重在物流园区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上予以引导,营造适应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大环境;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按市场规律运作。
(三)功能定位综合考虑市所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在区域经济中所起作用及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等因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是:把建设成为西部的物流中心,辐射东北亚及俄罗斯市场的物流强市。
(四)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联系国国际的物流信息和运输平台,搞好仓储、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基础建设,在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体系中广泛进行干线运输、集货运输、配送运输,建立2小时城域、4小时中西部、8小时省域、12小时东北地区物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一体化大物流。
依靠引进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带动现代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构筑区域综合性物流园区,为完善市场集聚辐射功能提供载体和支撑。
到2010年,基本形成省西部的现代物流中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3%下降到15%以下。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0%以上。
到2020年,把建设成辐射东北亚及俄罗斯市场的物流强市。
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实施:--2003~2005年为起步阶段重点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形成企业进驻规模;初步建立较完整的物流企业协作群体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物流增值服务,并形成1-2个具有国知名品牌的现代物流企业;建设相关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及市综合物流信息中心,使市物流信息平台投入运行;到2005年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左右,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由目前的23%下降到20%以下。
--2006~2010年为加速发展阶段以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为特征的技术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支持电子商务及以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物流经营服务网络在国外得到延伸,物流产业良性循环,依托资源、产业、区位的优势,确立西部物流中心的地位。
到2010年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5%的水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5%以下。
--2011~2020年为完善阶段现代物流的技术保障体系全面完善,现代物流产业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基本实现物流现代化;物流产业成为市的重要新兴产业。
到2020年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
三、发展重点项目是发展的载体,项目是规划的支撑,项目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途径。
发展现代物流业要以建设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为核心,以物流配送园区、专业化配送中心、连锁企业部配送中心、社区商业配送中心四级网络相配套。
到2010年重点建成5个大型物流园区、完善5个配送中心、打造2个物流平台、培育一批物流企业。
(一)物流园区1、选址原则物流园区选址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符合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布局,其周边有较好开发利用前景;第二,位于各种交通方式交汇地区;第三,有利于支持市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发展;第四,物流资源较为丰富地区,有利于开展区域物流服务;第五,有利于组织市域物流配送。
2、园区布局根据城市总体布局和构建物流网络体系的需要,要集中力量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有一定规模效益、为区域物流与外域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