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
治理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未来几年十分关键。“十二五”期间要把科学引导城市布局、优化 调整出行结构、转变大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作为工作重点,以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为方向,加快推进城市交通发 展模式转变,促进绿色、节能、低碳交通方式的发展,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具体包 括:优化城市布局,加快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高度重视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完善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和协调 机制;应对城市多元化交通需求,统筹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大城市实施“公交优先”和“需求管 理”并重的发展政策;加快城市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升道路交通运行管理水平;重视交通立法,充 实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技术法规;深化城市交通的科学技术研究。
hensive measures to develop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vehicles.
关键词:交通战略;交通拥堵;综合措施;公交优先;绿色出行;
停车管理
Keywords:transportation strategy; traffic congestion; compre-
在这一大背景下,以交通拥堵为代表 的城市交通问题开始成为困扰中国大城市 的普遍难题。交通拥堵首先出现在几个特 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并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蔓延至百万人口以上 的大城市,甚至一些中小城市也出现了严 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且愈演愈烈。
1 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 要类型及特点
尽管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普遍性,但处 于不同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城市、同一 城市不同区域出现的交通拥堵特点都不尽 相同[2],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2 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交通拥堵发生在道路系统内,但导致拥
9
堵的深层次原因往往并不产生于道路系统本身。 1) 城市发展屡屡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限制规
模,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一方面,城市人口增长突破城市总体规划控
制目标。如北京市 2004 版总体规划[4]提出 2020 年 人口规模是 1 800 万人,而 2009 年北京市常住人 口已经达到 1 755 万人,相当于提前 10 年突破总 规的控制目标。上海市 2009 年底常住人口为 1 921 万人,早已超过 1999 版总体规划[5]1 600 万人的人 口控制目标。杭州情况同样如此,2009 年底人口 总数为 424 万人,也已提前 10 年超过 2001 版总体 规划[6]405 万人的控制目标。毫无疑问,人口突破 规划控制必将导致交通需求超过城市总体规划预 期,给依据总体规划进行建设的交通供给系统带 来巨大压力。
rizing the major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conges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ot causes of traffic congestion in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
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总
结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分
析了大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国际大城市在
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小汽车数量及使用控制、公共交通及绿
色交通方面的拥堵治理经验,提出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应
对策略的建议。最后指出,大城市交通问题并非无药可救,关
China. Finally, the paper stresses that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
lem in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is not hopeless.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advantage of opportunities and take effective and compre-
针对日趋常态的严重交通拥堵,2010 年底北京市政府公布了 《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 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从完善城市规划、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交优先发展力度、 改善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加强机动车管理和科学管理六个方面制定了综合措施,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其 后广州市发布了 《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 (征求意见稿),从加强交通基础建设、调节交通量、加 强交通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 30 项措施;深圳市也以建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为目标,探索缓解城市交通 拥堵之道。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本刊编辑部
万方数据
■ 文章编号:1672-5328(2011)02-0008-07
城市交通 第 9 卷 第 2 期 2011 年 3 月 Urban Transpo城rt 市of交Ch通ina第, V9o卷l.9,第N2o.期2, M20a1r1ch年2301月1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
Traffic Congestion in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机动化是经济社会繁荣的标志,交通拥堵问题也是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伴生的普遍现象。发达国家城市经 过半个多世纪的摸索尝试,仍未能抹去交通拥堵的阴影,因此,交通拥堵治理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也 是全体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者需要共同思索、探讨的问题和长期肩负的重任。本期专题汇集的 6 篇文 章不仅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成因,还提出了应对策略及改善建议;既包括宏观战略,也涵盖具体应 用实例。同时,针对城市当前普遍存在的公共汽车与小汽车路权之争,不仅有对“有求必应”的需求追随型 供给的批评,也有对大城市公共汽车路权没有充分保障的反映,还有对城市主干路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比例低 于 30%会存在严重交通拥堵高风险的警世。
2) 通勤时间主要干路严重拥堵。这种现象在 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最为突出,其主要特 点是潮汐性,即拥堵问题主要出现于早、晚高峰 时段通勤需求比较集中的交通走廊,且基本为单 方向的交通拥堵。
3) 部分路网节点的局部拥堵。这种状况在中 等城市以及大城市较为普遍,具体表现为少数交 叉口拥堵严重,成为路网交通运行的瓶颈。其特 点是,拥堵通常发生在路网的关键部位,或者仅 在一个交叉口处独立地出现交通堵塞,即“点拥 堵”。但是,若这类拥堵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 决,则会呈现“点–线–面”蔓延的趋势,即由交 叉口的拥堵影响到与之相关联的路段和相邻的交 叉口,甚至构成区域性交通拥堵,影响整个路网 功能效率的发挥。
键要把握好治理交通问题的历史时机,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
建立和谐的人车关系。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motorization, traffic congestion has been become one of the common headaches in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in China. By summa-
级工程师,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战略、交
通规划、智能交通技术等。E-mail:guojf@
万方数据
0 引言
进入 21 世纪,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 程 不 断 加 快 。 2000—2009 年 的 10 年 间 , 中国城镇化率由 36.2%提高至 46.6%,年 均增长约 1.2 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 4.6 亿 人增至 6.2 亿人,净增 1.6 亿人;北京、上 海、广州、成都、杭州、深圳等一批城市 的机动车保有量先后超过百万量级,全国 民用汽车保有量从 1 609 万辆增至 6 281 万 辆[1],净增 4 672 万辆,年均增长 16.3%。
另一方面,城市面积的扩大导致居民出行距 离也在扩大。1990—2002 年,长三角 16 市建成区 面积年平均扩展大于 10%,杭州年平均扩展高达 28%,速度较低的宁波年平均扩展也达到 11%。 1997—2007 年,广州市年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达 到 49 km2,接近于每年新增一座新中国成立前的 旧广州城。与此对应的是,广州市通勤交通平均 出行距离从 1984 年的 2.54 km 增至 2005 年的 6.42 km[7], 上 海 市 的 平 均 出 行 距 离 则 从 1995 年 的 4.5 km 增至 2004 年的 6.9 km。最终,反映在道路 上是人或物周转量的增长,其增速远远大于交通 系统承载能力的增长速度。
专题导读
7
专题导读
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Topics
1908 年美国福特汽车大规模生产后,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了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浪潮,随之产生的交通 拥堵也成为现代化、城镇化和机动化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阶段。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和首尔等先后于 20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和 90 年代经历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虽然此后拥堵有所缓解,但至今仍难以真 正摆脱交通拥堵的困扰。
郭继孚,刘 莹,余 柳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73)
GUO Ji-fu, LIU Ying, YU Liu
(Beijing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73, China)
摘 要 :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
hensive measures; public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green travel; parking management
中 图 分 类 号 : U4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1–03–08 作者简介:郭继孚(1966— ),男,河北承德人,博士,教授级高
ence of alleviating traffic congestion from transportation and 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