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薄纯才
来源:《南北桥》2020年第14期
【摘 ; ;要】目前学校和教育部门已经在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状况,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本文就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采纳的建议,希望可以得到应用,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状况。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036
高中生面临高考因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这一阶段,家长和老师不能只聚焦于考试成绩,更应该关注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长久发展。
高中体育对加强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抗压心理有很大帮助,不应该因为其不属于高考科目而使其边缘化。
学校、教师各方都应该针对目前现状,改善高中体育教学状况,最大限度发挥高中体育学科的作用。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当前,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开始关注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并且做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仍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下面笔者将提出一些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器材问题。
目前教学器材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器材单一和器材老化。
因为体育科目开设较少等原因,实际教学中可供使用的教学器材并不多,有的学校还有篮球、足球这样的体育用品,有的学校的学生却只能进行跑圈这样简单的运动,体育器材和用品的缺乏不利于教师展开教学。
器材老化问题严重。
体育器材使用年限一久,就会出现损坏和老化。
考慮到安全问题,确实不应该再让学生使用这些器材,本就不多的体育项目可能因为这些原因而不能正常进行,体育课也渐渐变得无趣。
2.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认知问题。
高考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首要的大事,是悬在每个学生头上的一把刀,每个学生都为了这场考试而全力以赴,凡是不作为这场考试中的评分项目的事物都被排在了末位。
体育不作为高考科目,因而也就被放在了舍弃的范围。
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对高考毫无作用,是一项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课程。
因此,体育课程缩短课时,占课的现象一直被默认存在;家长觉得这是利于学生提高成绩的举措,非
常赞同;这种认知作用于学生本人,学生自然也不会重视体育课,有时为了能留在教室自习,还会找借口逃避体育课。
这样的认知问题也是导致高中体育教学无法有效开展的原因。
3.教学模式问题。
教学模式单一刻板一直是教学问题中的重点与难点。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动开拓新的教学方式,只知道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缺乏生气与活力,不能完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4.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体育作为一项户外科目,评测应该有新的标准。
语数外这些科目有月考期末考,紧张的时候还会有周考,而这些考试科目的成绩考核可以加入教师考核的评判标准。
但是体育作为一门不受重视的科目,通常只有期末考试这一次测试的机会,这样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未免显得不够公正。
考核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了教师对课堂的松懈态度,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待改善的问题之一。
二、高中体育改革的创新策略
1.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学设施对课堂的正面效应不可忽视。
针对器材问题主要需要学校方面做出改进。
学校对待教学科目应该一视同仁,即使不作为高考科目也不能忽视体育科目的教学,要定时检查学校体育器材和用品的消耗情况,及时更新和补充;另外,还可以多建设新的体育项目设施,不要局限于现有的几项,硬件设备到位,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2.引导教师和家长改变错误的观念,与时俱进。
教师和家长作为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两类人群,他们的思想观念会直接作用于学生本身。
“学生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这种错误的观念需要纠正,学校可以开一些相关的讲座邀请家长参加,从专业的角度对家长进行引导。
对待教师,学校应该多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互相学习改进;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将新的教学观念及时输送给任课教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上课的热情。
语数外这类在教室教学的科目仍然要求教师要多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体育拥有一整个操场的课堂,更应该有空间和能力对体育科目进行新的挖掘。
高中生基本具备了自己的学习体系,能很快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如果课堂内容一直是枯燥的老几样,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热情。
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多开拓、多引入新的体育项目,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主动学习,不仅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改善学生体质也大有帮助。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引入铅球等平常较少出现在课堂上的运动项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学生面对新鲜事物主动求知,主动学习,既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进行。
4.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督促教师进步。
教师自己要有进步的思想,主动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以充实自己的课堂,学校方面也可以从外界施加“压力”,督促教师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合格的教
师。
考核标准不要只以学生填写问卷反馈的形式进行,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互评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
这样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开展教学。
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教学考核体系,既能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测,又能让教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实现教师自身的进步与提升。
三、重视高中体育的必要性
高中体育一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科,但它的存在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过大,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旦生病,就会落下课程,补不起来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加强体育锻炼,是最直接可以预防生病的方式。
另外,高中课程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学生有抗压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运动中一次次挑战自己使得学生不会轻易放弃,能有一个较好的心态面对挫折,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拥有这种心态,不仅对高中学习有益,也对今后的人生历练有益。
高中体育教学要想有根本性地改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教育工作者尤其要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去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敏.新课程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周刊,2020(6):157.
[2]张宗辉.浅析高中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