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德法官制度比较

中美德法官制度比较

目录内容摘要 (1)引言 (1)一、中美德法官选任资格之比较 (1)(一)中国法官的选任资格 (1)(二)美国法官的选任资格 (2)(三)德国法官的选任资格 (2)二、中美德法官选任程序之比较 (3)(一)中国法官的选任程序 (3)(二)美国法官的选任程序 (3)(三)德国法官的选任程序 (3)三、中美德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之比较 (4)(一)中国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 (4)(二)美国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 (4)(三)德国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 (4)四、从美德法官制看我国法官制之问题 (4)(一)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低 (5)(二)法官的选任程序不完善 (5)(三)法官的管理模式不科学 (5)五、对我国法官制的完善建议 (5)(一)严格法官选任条件,造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5)(二)完善法官选任程序,造就全能复合型法官 (5)(三)建立法官管理科学模式,解除法官枷锁 (6)结语 (6)参考文献 (6)中美德法官制度比较张欠欠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法官是保障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守护神,是正义的化身。

法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各国案件审判的质量以及法律发展的进程。

因此对法官的资格、选任、任期、奖惩等相关问题的规定也是各国保障司法公正的必要措施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与美国、德国法官制度中的一些不同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我国法官制度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法官;法官制度;法官选任;引言德沃金的《权利法哲学》中说: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而法官则是帝国的王侯。

①作为“法律王侯“的法官掌握着监狱大门进出的权利。

美德两国均为两大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我国法官制度中也有不同于美德的一些自己的特点,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对我国法官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中美德法官选任资格之比较(一)中国法官选任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9条规定担任法官必须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年满23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5、身体健康;6、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2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3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1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2年。

学历条件确有困难的地方,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确定,在一定期限内,可①郑云瑞:《德沃金的权利论法哲学》,载《法学杂志》1996年第6期。

以将担任法官的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院校法律专业专科毕业。

法官法第10条还规定了不得担任法官的情形:1、曾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

(二)美国法官的选任资格对于法官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法律没有明文的规定,但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一些惯例在法官遴选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分为联邦法院和州法院,二者在法官的选任方式上有重大差异,但在法官的选人条件上并无太大区别。

美国联邦法院遴选法官一般须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必须是美国公民;二是在美国大学法学院毕业并获得学位;三是经过严格的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并从事律师工作若干年。

担任联邦系统的法官必须是美国公民,其理由上不言而喻的;必须是美国大学法学院毕业并获得学位的人,则是为了确保法官队伍的精英化;必须从事律师工作若干年,则显示了长期的司法工作经验对于成为一个合格法官的重要性。

相对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而言,美国州法院系统的法官在任职资格方面较为宽松,但一般也须遵守上述三原则,即一是必须是美国公民;二是在美国大学法学院毕业并获得学位;三是经过严格的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并从事律师工作若干年。

然上述三项原则中除了第一项原则外的两项原则也不是绝对的,例如美国许多州采用选举制选任法官,因而导致一些乡镇法院的有些法官没有法律背景,更没有当过律师。

据美国律师协会统计,1988年全美州法院系统的法官有 2.7万人,约有1.7-1.9万人原来不是律师。

当然,无论是遴选联邦法院法官,还是遴选州系统法院法官,候选人都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候选人正直品行;2、候选人具有渊博的法律知识,以及在解释和运用法律的能力;3、候选人应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4、候选人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司法品行,包括基于常识的判断力、同情心机智和理解力等;5、勤勉守时,并具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6、候选人应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并热心公共实业。

(三)德国法官的选任资格在德国一个人想要成为法官必须至少在大学学习过三年的法律,其中至少两年是在德国大学学习,其他时间可以在外国学习,但成绩要获得认可。

其次还必须要通过两次司法考试,有笔试有面试,通过第二次司法考试后便可以被称为候补法官,可以从事法律职业的任何一个部门。

再次法官还必须具有相当的司法工作经验和达到相当成熟的年龄。

二、中美德法官选任程序之比较(一)中国法官选任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11条、12条对此做了规定,第11条体现了任命式的选人方式,第12条体现了选举式的选任方式。

因此表明,我国法官的选任兼具任命式和选举式。

但从我国法官产生的实践中看,法官的产生很多是由于人事部门和党政部门的运作,法院或法官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美国法官的选任程序美国法官的选任总的来说比较复杂,联邦一级的法官不同于州一级法官的选拔,甚至各州之间也不同。

美国联邦法院系统采取任命制的方式遴选法官。

联邦法院的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认可后由总统正式任命。

由于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因而州法院系统遴选法官的方式既有任命的方式,也有选举的方式,在实践中,还产生了一种吸收两者优势的“密苏里方案”。

密苏里方案是美国司法实践中产生的遴选法官的方式。

这一方式一方面避免了任命制中法官的提名权完全把持在州长的手里的弊端;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选举制中候选人受政党影响极大的弊端。

根据密苏里方案,由密苏里州最高法院前任首席大法官、州律师公会选举的3名律师(3个上诉法院各一位)、州长任命的来自3个上诉管辖区的3个居民组成法官提请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掌握法官的提名权。

当法官出现空缺时,该委员会将就每一个空缺的法官职位提出3名候选人。

州长在大选之前从3名候选人中任命一位为法官。

在下一次大选中,选民将决定该法官的去留问题。

①(三)德国法官的选任程序德国的法官选任也有联邦法官和州法官之分。

①何春华:《简介美国的法官遴选制度》,载2009年普法网首页。

联邦法院的法官由一个专门的法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被选出来的法官经过联邦司法部长提名由联邦总统任命为联邦法官。

而州法官最主要的产生方式是通过申请,然后由国家司法部按照申请人的水平来决定,如果被录用,那么他首先成为“见习法官”,在见习法官的实习期满后则被任命为法官。

三、中美德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一)中国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中国法官实行退休制度,根据审判工作的特点及需要,由国家具体规定。

但在法官未达到退休条件时,其本人可以通过提出辞职申请而免除其法官职务,还可以由国家根据以下情况对其予以辞退:1、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2、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3、因审判机构调整或缩减编制名额需要调整工作的,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4、矿工或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1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5、不履行法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二)美国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美国宪法规定了:联邦法官一旦就任便不得被撤职,实行终身任职制。

但同时宪法也对终身任职制加了条件,即“品行端正”。

国会是可以对犯了罪的法官——主要是受贿或腐败,通过“弹劾”而免除其法官之职。

但极少有法官被成功弹劾过。

①而美国州法官的任期则是有期限的(一般为4年或6年),在每届任期结束时通过“选举审查”的法官便可连任。

(四)德国法官的任职期限及辞退条件德国的联邦法官和州法官都是终身任职制,依法规定在任命为终身法官后直到退休年龄65岁止,其法官职位长期固定。

德国法官在发生相关争议时,只接受纪律法院的处分,而纪律法院所采取的最严厉的措施便是开除公职。

除此之外法官便不能被辞退。

但有一个例外,如果法官自己实行了犯罪行为而被德国法院判处至少一年的自由刑,则自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时起该法官职位自行终止,无需纪律法院的介入。

四、从美德法官制看我国法官制之问题①宋冰:《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9页。

(一)法官的任职条件过低美德法官制要求法官必须要受过正规的法学教育,还要通过司法考试,并且要具备相当长期的工作经验。

而我国并没有相关的如此规定。

我国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只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一两年的法律工作便具有担任法官的资格。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法官的法律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对法官的法律工作经验要求也过低,这些都很容易造成法官因专业知识的匮乏而产生的错判或造成外行法官领导内行法官的荒谬状况。

(二)法官的选任程序不完善美德法官的选任对司法考试的要求都比较严格,特别是德国还要求通过两次的司法考试,其中有笔试和面试,而我国则仅仅一次司法笔试。

这很容易造成法官眼高手低,纸上谈兵。

美德法官一般采用更为开放的录用体制,从而从更多的优秀人才中间遴选法官,选出具备不同工作经历和背景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三)法官的管理模式不科学美德法官大多都是终身制,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发生对法官职务的辞退罢免。

而我国则列举了5条法官的辞退情形,这就使得许多法官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住饭碗而缩手缩脚的办案,不能真正的发挥其才能或保证公平。

如在美国不经法官本人同意,是不得将其派到另一法院或地区的,而我国则把不接受另行安排,拒绝派遣安排的作为辞退法官的理由之一。

五、对我国法官制得完善建议(一)严格法官选任条件,造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官借鉴美德法官选任条件,提高法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比如可以对美国的法律助手制进行改造引用,我们可以让那些刚进入法官领域的新手建立起法官后备人才库,以法律助手的形式让他们接触法律实物,积累工作经验,以后法官的选任都从具备法官能力的法律助手中选任,把法律助手作为选任法官的条件之一。

(二)完善法官选任程序,造就全能复合型法官首先我们应该严把考试关。

法官作为一个特殊职业甚至掌握着许多人的生杀大权,对法官的选任就必须得采用严格的程序,通过一轮轮的筛选从而选出德才兼备的法官。

其次要加大对法官选举的宣传,通过舆论媒体等各种形式引起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从而选出能代表民意、反映民愿、一心为民的公正无私的大法官。

(三)建立法官管理的科学模式,解除法官枷锁采用美德法官终身任职制,撤销繁琐的法官辞退条件(当然我国法官终身任职制是以前面所述法官素质、专业知识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为前提的),解除法官身上保饭碗,保等级,保官衔等一系列枷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