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卷
(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不按要求答题不给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一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
下列家庭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 B.把葡萄捣碎 C.葡萄发酵成酒 D.用细纱布过滤后装瓶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4.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患甲状腺疾病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A.钙 B.铁 C.氟 D.碘
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为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将垃圾分类回收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C.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D.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产生大量黑烟
7.为了给金鱼更洁净的生存环境,小林用凉开水养金鱼,可金鱼很快就死了。
下列解释中合理的是
A.凉开水中所含的氧原子很少
B. 凉开水中所含的氧分子很少
C.凉开水中所含的氢分子很少
D. 凉开水中所含的氢原子很少
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9.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
A 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取样,蒸发,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
B 酒精与白醋闻气味
C 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取样,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氧气和空气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10.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第11题-15题,每小题有1一2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如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B.该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变为阳离子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克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色满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C. 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21% 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
C.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D.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14.二甲醚(C2H6O)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二甲醚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13 Al
铝
26.98
A B
1 / 1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16.(9分)Ⅰ.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氧化镁;(2) 3个铝原子;(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5)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
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元素。
Ⅱ. 现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明矾③碳酸④二氧化碳⑤氧气⑥稀盐酸根据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只填序号
....):
(1)汽水中含有的酸;(2)常用于净水的物质是;
(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可做气体肥料的是;
(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作保护气的是。
17.(6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碳铵受热分解:,碳铵的保存方法是;
⑵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
⑶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18.(4分)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
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物质A的俗名;
(2)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3)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 (填符号)。
19.(5分)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3)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0毫升时,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毫升。
(5)“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20.(5分)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
(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质量/g
温度/℃
二氧化锰
用量/g
氧气体积/
ml
反应所需
时间/s
① 5 12 20 0.2 125 11
② 30 12 20 0.2 125 2
③ 30 12 40 / 125 148
④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有关;
(2)通过对比实验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最合适的温度和浓度是。
21.(11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b 。
(2)用A装置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为,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用B装置制取
CO2的符号表达式为,该气体的验满方法是。
(3)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为氨水。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实验
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编号)。
(4)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
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
改进后的优点是(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5)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
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然复燃。
重复以上操作,直
到木条不再复燃。
据此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