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_第二章词项逻辑
属种
种属 关关
A
B
系系
BA
B包含A或者A包含B,一个概念的外 延包含在另一概念的外延中。
例:所有的人都是会衰老的。例:所 有的动物都是生物。
交叉关系 A
A部分包含于B,B部分包含于A。
B
二者外延部分重合。
例:有的学生是上海人。
有的上海人是学生。
11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不相容关系
AB
A和B的外延不重合并且A和B的 外延之和等于邻近的属概念的 外延。
• 根据两个词项外延间有无重合部分,和重合部分的多少, 两个词项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有五种:
✓ 全同关系 ✓ 真包含于关系 ✓ 真包含关系 ✓ 交叉关系 ✓ 全异关系 • 其中前四种统称相容关系。而全异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
和反对关系。
8
用 欧拉图表示概念外延间关系 圆圈表示概念的外延,用圆圈的重合表示
任何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的,但两者不是一一对应的, 有的语词在不同的词境中可表达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语词 也可表达相同的概念。
• 词项:是逻辑学的范畴。词项是对语词的逻辑抽象,表 达语词的逻辑内容。词项是可以充当简单命题主项和谓项,
表达确定概念和逻辑性质的语词。
3
3、词项的内涵和外延
• 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词项的内涵和词项的外延。 • 词项的内涵 就是它所表达的概念。而概念是反映对象特
一、传统词项逻辑概述
• 传统词项逻辑是亚里士多德建立的以直言命题(性质命题)为对象、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一个逻辑系统
• 简单命题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在命题逻辑中,简单命题是推理 的基本单位,其本身不包含其他命题,但可以将简单命题分为更小的 逻辑单位——词项。有如下直言命题:
• 所有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 “教师” 、 “知识分子” 、“所有”、 “是” 都是词项,直言命
例:“生物”和“非生物”
A和B的外延不重合并且A和B的
外延之和小于邻近的属概念的
A
B
外延。
例:“动物”和“植物”
12
(四)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
• 明确词项,就是明确词确的内涵和外延,确定它的意义。 • 明确词项的逻辑方法有:限制和概括、定义、划分。
• 1、限制和概括
• 反变关系:属种关系的词项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即词项的内 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外延越大,内涵越少。
• 词项的限制:增加一个词项的内涵使外延较大的词项过渡到外延较 小的词项。
•
如在“劳动产品”的内涵中增加“用来交换”这一层意义,就
得到“商品”这个外延较小的词项。
• 词项的概括:减少一个词项的内涵使外延较小的词项过渡到外延较 大的词项。
•
如在“等边三角形”的内涵中减少“等边”这一层意义,就得
到“三角形”这个外延较大的词项。
4
(二)词项的种类
➢ 根据词项外延的数量,词项可分为单独词项、普 遍词项和空词项。
➢ 根据词项指称的是群体还是个体,词项可分为集 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 根据词项指称某类事物,还是某类事物以外的事 物,词项可分为正词项和负词项。
5
• 单独词项
• 单独词项是指称唯一对象的词项,如;“北京”、“黄山”指称 某一个特定地点;而“杜甫”、“鲁迅”则指称某一个特定人物。
13
• 2、定义
•
定义就是用简洁的语句明确词项内涵的逻辑方法,从而揭示了词项表
达的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
• 定义的成分:被定义项(Ds);定义项(Dp);定义联项(是,就
• (1)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 (2)所有的理论都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两
联项:是,不是
个 逻辑常项
命 题
量项:所有
中 的
主项:鲁迅,理论
词 逻辑变项
项
谓项:伟大的文学家,检验真理的标准
2
2、概念、语词和词项
• 概念:是哲学和心理学的范畴,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
性的思维形态。
• 语词:是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中能独立使用的单位。
• 空词项
• 空词项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词项。
•
例如:上帝,大于3而小于4的自然数…
➢
一个词项是否是空词项,与它出现的语境有关。
6
• 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
•
集合词项是指称群体的词项。群体是由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例
如:森林、丛书、人类、民族、工人阶级…
•
非集合词项是指称任何个体的词项。
• 例如:树、书、人、汉族人、工人…
概念外延的重合,用圆圈的交叉表示概 念外延的交叉,用圆圈的分离表概念外 延的不重合。
任意概念间的关系都可用欧拉图准 确地表示出来。
9
若用欧拉图表示,则两个概念A和B间的关
系可能有以下几种形式:
A·B
AB
BA
A
B
A
B
10
全同关系
相容关系
A·B
A和B两个词指称同一对象,其外延完 全重合。
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题的成分有: • 主项:“教师”、 谓项:“知识分子”、 量项:“所有”、 联项:
“是”。 • 传统词项逻辑只研究直言命题(性质命题),不能处理关系命题。传
统词项逻辑主要使用自然语言来研究直言命题的形式和推理。其中推 理包括对当关系推理、换质推理、换位推理、三段论推理。
1
二、词项 (一)词项的定义及特征 1、词项是思维及语言表达中一种具有确定意义的基本单位, 它的基本功能是能够充当简单命题成分中的逻辑变项和 逻辑常项。例如:
有属性的,所以词项的内涵也就是它所指称的对象所具有 的、并且已被人们认识到的特有属性。 • 例如:“人”这个词项的内涵是“能思维、会说话、能 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 • 词项的外延 外延就是词项指称的对象。词项指称的一类 对象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属于这个 词项的外延。 • 例如:“正偶数”这个词项的外延是{2,4,6,8…} 这个集合。
• 正词项和负词项
•
正词项,又叫肯定词项,是指称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的词项。
• 如:金属、正义战争、有性繁殖…
•
负词项,又叫否定词项,是指称缺少某种属性的对象的词项。
• 如:非金属、பைடு நூலகம்正义战争、无性繁殖…
7
(三)词项外延间的关系
• 逻辑学所研究的词项间的关系是从外延这个角度考虑的, 也就是说它研究的是词项外延间的关系。
• 语言中的专名、摹状词、表达一个事物类的词项都是单独词项。 如:
•
专名:鲁迅,中国外交部,神州五号,…
➢
摹状词:世界最高峰,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
➢
表达一个事物类的词项:人类,有机界, …
• 普遍词项
• 普遍词项是指称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词项。
• 普遍词项的外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组成的类。
•
例如:工人,汽车,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