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图6所以,静止时U型管两侧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图7中所有合理情形的就是A、乙、丁B、甲、丙C、乙、丙D、甲、丁2、(2014永州8题2分)您听说过“木桶效应”不?它就是指用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A、木桶的轻重B、木桶的直径大小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第2题图第3题图3、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与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p c、p d。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就是( )[来源: ]A.p a=p dB.p b=p cC.p a<p cD.p b>p c4、如图1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与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与压力F A、F B的关系就是( )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5、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这个容器可能就是( )A、量杯B、烧杯 C、锥形瓶 D、量筒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 )A.p A=p B F A=F BB.p A=p B F A<F BC.p A<p B F A=F BD.p A>p B F A>F B7、在下列底部相通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就是( )8、如图2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与P乙,则………………………………………………………( )A、P甲 < P乙B、 P甲 > P乙C、 P甲 =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实验,探究题9、动脑学物理,越学越聪明.小武同学瞧到商贩将水量浸泡在某种红色液体中,她悄悄地取些样品测量其密度,如图所示,步骤如下:(1)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扎上橡皮薄膜;(2)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适当位置,并用铁架台与试管夹固定;(3)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4)对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并计算样品的密度.根据上述实验,请您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玻璃管放入水中,没倒入样品前橡皮膜向(选填“上”或“下”)凸起;②要测量的物理量就是;③样品密度的表达式就是(用ρ水与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④计算样品的密度ρ= kg/m3;⑤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将导致计算的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10、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将一由A与B构成、两端开口的玻璃制品的底部扎上薄橡皮膜,做成容器。
A、B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 A与S B,且S A=2S B=40cm2。
(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ρ水=1.O×103 kg/m3,g取l O N/kg)、实验过程如下:①将容器固定在放有电子秤的铁架台上,使橡皮膜刚好与电子秤完全接触,且电子秤的示数为零,如图13所示。
②往容器内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③继续往容器内缓慢倒入60 g水后,水进入了容器,B部分,且在B内的高度为1 cm。
然后容容器内再分三次缓慢倒入适量的水,再将收集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④计算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同答下列问题:(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______。
若在一底面积为40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入300g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与表格中第5组.数据对比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受到的重力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
(3)容器A部分的高度为________cm。
【拓展】完成实验后,小明将一小合金块浸没在容器中,B内水面上升了,1 cm,电子秤的读数增加了80 g,则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11、如图,小强同学用微小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 1)首先,小强把A处的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脱开,这时她观察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 (填“相平”、“不相平”);再把把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连接好。
(2)如图甲所示,探头慢慢放入甲水杯(装清水)中,在下降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高度差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强同学从上述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就是:同一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___有关,且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
(4)继续用图乙中的水杯做对比实验,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就是否与上方液体重量_______(填“无关”、“有关”)。
(5)若要继续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要准备 ______(选填“更多的水”或“浓盐水”),实验时应保持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处于液体内的 _________ 。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三、计算题12、一只重2N,底面积为0、02m2的平底薄壁容器放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所盛的水重12N,容器高为15cm,容器中水深为12cm.求:①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②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③桌面受到盛水容器的压强.13、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与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
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液体的密度就是多少g/cm3?(2分)(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就是多少Pa?(2分)(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就是多少Pa? (3分)14、“曹冲称象”就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小明等同学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她们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玻璃杯竖立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g=10N/kg).求:(1)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2)此时杯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15、小华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着质量为15kg的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中水深为0、35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求:(1)人提水时的拉力;(2)人手受到的压强;(3)水对桶底的压强、16、如图所示,铁桶重为20 N,桶的底面积为100 cm2,往桶里倒入8 kg的水,水的深度为15 cm,平放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台面上(g取10 N/kg)。
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17、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 ,g取10 N/kg.求:(1)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5)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此题比较简单,就就是考察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甲、乙两图中,由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可知,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此,在U型管有气流经过的一端压强变小,另一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管中液体向下压,故甲图中右侧液面升高,乙图中左侧液面升高,甲图正确,乙图错误、丙图中左端充气因此左端压强增大,右侧页面上升,丁图中左侧抽气,因此左端压强减小,左端液面应上升、故B选项正确2、C 【解析】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与深度,用此桶盛水时,水面与最短的木板上表面相平,故水对木桶底部产生的压强应该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的长度、故选C、3、D4、D5、A6、C【解析】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所以B容器中底面所受的压强较大,而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全部压在了底上,压力等于重力,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故应选C。
7、A【解析】本题中四幅图都就是连通器,连通器原理就是当液体不流动时,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的液面都就是相平的,故只有A符合;所以应选A。
8、B二、实验,探究题9、【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①刻度尺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液体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②此实验的目的就是测量样品的密度,根据p=ρ液gh确定需要测量的物理量;③设样品的深度为h样,水的深度为h水,根据水对橡皮膜的向上压强等于样品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利用p=ρ液gh列出等式可得出样品密度的表达式,从图中读出样品与水的深度,又知水的密度,代入样品密度的表达式求解样品的密度;④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会导致样品的深度偏高,根据ρ=•ρ水分析该实验对样品密度值的影响.【解答】解:①由图知,刻度尺上5cm到10cm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就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因为橡皮膜受到水向上的压强,故玻璃管放入水中,没倒入样品前橡皮膜向橡皮膜向上凸起;②往玻璃管内缓慢地加入样品直到薄膜变平为止,此时,水对橡皮膜的向上压强等于样品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根据p=ρ液gh可知,测量样品的密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就是样品的深度.③设样品的深度为h样,水的深度为h水,则有:ρgh样=ρ水gh水,所以,样品密度的表达式为ρ==•ρ水;由图可知,h样=5cm=0、05m,水的深度为h水=6cm=0、06m,故样品的密度ρ=•ρ水=×1、0×103kg/m3≈0、8×103kg/m3;④若读取样品液面所对的刻度值时没有观察液面的最凹处,会导致样品的深度偏高,根据ρ=•ρ水可知,将导致计算的样品密度比实际值偏小.故答案为:①1;上;②样品的深度;③ρ=•ρ水;0、8×103;④小.10、11、(1)相平 (2)变大 (3)深度深度越大(4)无关 (5)浓盐水同一深度三、计算题12、解:①容器内水的深度:h=12cm=0、12m,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②由p=得,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F=pS=1200Pa×0、02m2=24N;③桌面受到盛水容器的压力:F′=G=2N+12N=14N,桌面受到盛水容器的压强:p′===700Pa.答:①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200Pa;②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为24N;③桌面受到盛水容器的压强为700Pa.13、解:(1)由乙图可知,液体的密度为:;(2)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ρ液gh液=1×103kg/m3×10N/kg×10×10-2m=103Pa ;(3)小球的密度为:小球静止后应浸没在液体中,则小球排开液体的重力为:F浮=G排=ρ液gV排=1×103kg/m3×10N/kg×40×10-6m3=0、4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1 、32×103Pa14、解:(1)杯子的重力:G=mg=0、2kg×10N/kg=2N,杯子漂浮在水面上,有:F浮=G=2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杯子排开水的体积:V排===2×10﹣4m3;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h===≈0、067m;杯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103kg/m3×10N/kg×0、067m=0、67×103Pa;(3)杯子的高度:h′=15cm=0、15m杯子所排开水的最大体积:V排′=Sh′=3×10﹣3m2×0、15m=4、5×10﹣4m3;杯子所受最大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3kg/m3×10N/kg×4、5×10﹣4m3=4、5N;最大称量为:4、5N﹣2N=2、5N.答:(1)杯子受到的浮力就是2N.(2)此时杯子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就是0、67×103Pa;(3)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就是2、5N.15、已知:水的质量m水=15kg,桶的质量m桶=1kg,深度h=0、35m,受力面积S=1×10﹣3m2, 求:(1)人提桶时向上的拉力F拉=?;(2)人手受到的压强p=?;(3)水对桶底的压强p′=?解:(1)人提桶时向上的拉力:F拉=G总=m总g=(m水+m桶)g=(15kg+1kg)×10N/kg=160N;(2)桶对手的压力:F=G总=160N,人手受到的压强:p===1、6×105Pa.(3)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35m=3、5×103Pa; 答:(1)人提桶时向上的拉力为160N;(2)人手受到的压强为1、6×105Pa;(3)水对桶底的压强3、5×103Pa;16、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1500Pa;(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40N;(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为 10000Pa.17、1、F=G=(1kg+5kg)×10N/kg=60N2、s=100cm2=0、01m23、h A=100cm-35cm=65cm=0、65m4、h=100cm=1m5、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