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四中高中生物《64细胞的癌变》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习重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学习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学习过程】
讨论:
1、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是哪几种病?
2、为什么人们“谈癌色变”?癌症是否传染?你知道在什么样的因素容易使人患癌症?你
知道我国最为常见的癌症有哪几种?
3、课本P125问题探讨
思考:肿瘤是否就是癌症?什么样的细胞是癌细胞?
[新授内容]
1.癌细胞
2、癌症
通常也叫,是由癌细胞大量而引起的。
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什么突出特征呢?
(1)
(2)
(3)
思考:(1)在检查癌症时需要检测的项目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为什么?(课本
P41)
(2)一个患有原发性胃癌的病人,体检时发现肝部也有癌细胞,这是为什么?
2、致癌因子
阅读课本P126图6-16总结:
(1)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和因子。
根据下列材料思考有关问题:
材料一二次世界大战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升起原子弹的蘑菇云,这导致两地区白血病的
发病率大大提高。
材料二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提到淮河的一条支流经过的村庄,被称为“癌症村”。
在调查中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癌症患者,主要是消化道癌症,有的家庭成员甚至已经全
部去世了。
这里人们自己打井,水位越浅的家庭患病率越高。
通过从5米、10米、20米的
井中取水化验,发现重金属严重超标,井越浅,超标越严重。
原来在淮河支流的上游在90
年以后,连续建了几家化工厂
材料三在肝癌患者中乙肝抗原阳性携带者和肝炎患者的比例很大。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致癌因子会导致细胞癌变?
1911年,美国科学家劳斯了一种引起家鸡恶性肉瘤的病毒,后命名为劳斯肉瘤病毒。
1976年,科学家才成功地从劳斯肉瘤病毒中分离得到了第一个能使细胞癌变的基因,称之为癌基因。
有趣的是,随后竟然从正常的家鸡细胞中找到了和劳斯病毒癌基因序列几乎一模一样
的基因。
正常细胞中的癌基因可以看做是肿瘤病毒中癌基因和癌细胞中癌基因的原型。
为了
区分,通常将正常细胞中的癌基因称为原癌基因,各种致癌物诱发的DNA损伤很容易导致原
癌基因发生变异而成为癌基因,并使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
因。
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主要是阻
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导致正常细胞的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思考:癌症是否会传染呢?
3、预防癌症
阅读课本P127资料分析
从中你是否能得出预防癌症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癌症治疗
当一个人得了癌症后,可采取什么治疗方法?主在在癌症的哪一阶段疗效较好?同时在心理上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例题解析
例1 下列哪项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B)能无限增殖
(C)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D)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本题选项中将癌细胞与衰老细胞的特征混在一起,解题时要从两种细胞生理特性上去分析。
衰老的细胞必然活性下降,代谢减弱,而癌细胞的生命活力不减,甚至增强,并因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减小黏性,导致容易扩散。
答案:(C)。
例2 癌症是癌细胞在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表现出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
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癌细胞是由体内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产生的
(B)由于癌细胞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所以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
(C)对手术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放疗和化疗是为了杀死患者体内残余的癌细胞
(D)从媒体广告上看,有的治癌药物的药效在95%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困难
解析本题利用与癌症治疗有关的知识,叙述和解释与癌症治疗有关的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的思维活动不要只拘泥于课本,而要联系生活实际,增加思维活动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由于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手术摘除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原来恶性肿瘤周围的淋巴液中也存在残余的癌细胞,并且癌细胞不受机体调控,易于恶性增生,因此除手术摘除恶性肿瘤外还需作进一步的放疗和化疗。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有一定的进展,但并无特效药。
答案:(D)。
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
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2、能够无限增殖的“不死”细胞是()
A、神经细胞
B、血细胞
C、心肌细胞
D、癌细胞
3、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
B、只存在于被紫外线照射后的人体染色体上
C、只存在于被病素侵染后的细胞的染色体上
D、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4癌症是由癌细胞在体内恶性增殖形成恶性肿瘤,及其相关症状的一种疾病,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体内正常细胞通过癌变形成的。
B、由于肿瘤周围的淋巴组织存在癌细胞,所以手术摘除肿瘤的患者有复发的可能性。
C、癌肿手术后进行的放疗和化疗等措施,是为了杀死残余的癌细胞
D、从报纸上看,有些治癌药药效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因而癌症的治疗并不因难。
5、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可能增加数量最多的是()
A、中心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6、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7、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原因是()
A、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
B、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有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8、长期吸烟者易患肺癌,其致癌因子属于()
A、物理致癌B、辐射致癌
C、化学致癌D、病毒致癌
[探究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对癌症的研究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汗水。
年仅30岁的劳斯(F.Peton Rous)研究一种鸡的肉瘤(恶性肿瘤生长在结缔组织中称为肉瘤,而生长在上皮组织中称为肿瘤),做了下面实验:他把鸡肉瘤组织取出来磨成液体,用一种特别的“筛子”过滤,这种过滤装置最小的细胞也通不过去。
然后把滤液注射到健康的鸡体内,结果鸡很快长出了肉瘤,是什么导致鸡产生了肉瘤?
(1)根据以上内容,推测劳斯当时得出了什么观点?
(2)这个观点为以后细胞癌变的哪一种致癌因子的研究提供了证据?
(3)请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某种具体的物理或化学因子是否有可能致癌。
[阅读链接]单克隆抗体与癌细胞
1975年英国科学家米尔勒斯坦和柯勒首先创造杂交瘤技术。
最初的杂交瘤指的是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的诞生,预示生物医学,免疫学等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突破。
这引起许多国家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
杂交瘤可以用来生产单克隆抗体,于是世界上不少企业家纷纷投资,创建杂交瘤研究所。
什么是单克隆克体?杂交瘤细胞能够不断的增殖,这一现象叫做单一无性繁殖,通常叫单克隆。
而这一单克隆分泌出的抗体,叫做单克隆抗体。
目前应用杂交瘤技术较多的是,把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癌细胞在体外跟难长期培养的淋巴细胞进行融合。
因为淋巴细胞内有产生抗体的B细胞和有调节免疫反应的T细胞。
当B细胞跟癌细胞融合后,杂交瘤细胞能象癌细胞那样无限增殖,又能像B细胞那样分泌特异性抗体。
如果使T细胞跟癌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也能在无限繁殖的过程中,分泌出能调节免疫反应的可溶性因子。
过去都都是用抗血清来制备单一特异性抗体,用T细胞制备大量可溶因子,但都比较困难,现在可以用杂交瘤来进行工业规模生产了。
美国首先用这一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和淋巴因子,并首先用于诊断和治疗。
现在国际了已有几百种单克隆抗体实现商品化生产。
世界上已建立起数以百计的具有各种各样特异性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系。
它们所产生的抗体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最新药品。
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异性强,所以能准确的识别细胞膜、细菌、病毒、寄生虫、酶、蛋白质和激素等抗原物质的微细差异并跟一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这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的方便。
近年来用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跟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毒素结合,注入体内同癌细胞结合,能在原位杀死癌细胞,而对其它正常细胞毫无损伤。
这种以单克隆抗体为主的综合性药物好比专攻癌的“导弹”,人们把这种治疗方法形象比喻为导弹疗法。
1981年就有人用蓖麻毒蛋白和单克隆抗体连接起来,成为专攻癌细胞的免疫毒素,几乎能够杀死骨髓中的所有肿瘤细胞,而不损伤产生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正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