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篇古代自然科学(3中国古代科学)
第一篇古代自然科学(3中国古代科学)
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日食的记 载。《书经·胤征篇》记载:“乃季秋月朔,辰弗 集于房„„,瞽奏鼓,啬失驰,遮人走„„”,描 述了夏代仲康元年日食发生的时候人们惊慌失措的 场面。
5)星图和星表 现存最早的描绘在纸上的星图是唐代的敦煌星 图。唐敦煌星图最早发现于敦煌藏经洞,1907 年被英国人斯坦因盗走,至今仍保存在英国伦 敦博物馆内。
8
3、先进、精密的天文观测和测量仪器 圭表: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 种天文仪器。
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 间的一种仪器。
9
浑仪: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天体测量仪器。 浑象:我国古代用于演示天象的主要仪器。
张衡制作的浑天仪
郭守敬制作的简仪
最早记载制造浑象的是西汉宣帝 时的大司农中丞耿寿昌。
10
12
三、农学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古代四大农书
西汉晚期汜(si)胜之的《汜胜之书》
总结了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 农业生产经验,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 物栽培技术。 北魏贾思勰(xie) 的《齐民要术》。 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 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 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 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汜胜之
贾思勰
13
元代王祯的《农书》
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 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 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 王祯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 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 徐光启
14
四、医学(中医
中药) “四诊法” 切脉、望色 闻声、问病
扁鹊:战国时期神医 至今天下言脉者, 由扁鹊也—《史记》
21
5
2)彗星
《春秋》上记录了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出 现的彗星:“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关 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3)新星和超新星 古人称之为“客星” 《汉书·天文志》:“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 这是公元前134年出现的一颗新星,这颗新星是中外 史书中均有记载的第一颗新星。
6
4)日食和月食
西汉时期的纸地图 (公元前206-公元8年)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 5号汉墓出土
19
2、活字印刷术
宋庆历年间(1041- 1048),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术。
20
3、火药 唐代道家炼丹家孙思邈(581-682)《丹经》 中第一次提到火药的配方。
4、指 南 针 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沈括(1031—1095)的《梦 溪笔谈》中最早得到系统阐述。
《黄帝内经》:中医现存最早的理论著作,是中医 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 以阴阳说和五行说为据,强调人体的有机整体性, 提出了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 说。
15
东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提出以“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 象,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 厥阴)别病势。 提出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遣方用 药”的辨证施治的原则,为中医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孙 思 邈(miao):唐代著名医学家。 《千金方》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 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
4
2、有丰富、完整的天象观测记录。 远在四千多年前,尧帝时就设司天官。在天象观测 方面,留下的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新星、 日月五星的记事以及各种星图、星表,内容丰富, 年代连续,其中许多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1)太阳黑子 大约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 “日中有踆乌”的记述。 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是载于《汉书·五行 志》(公元前28年)三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汉成帝 河平元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 日中央”欧洲关于太阳黑子纪事的最早时间是公元 807年8月。
2
2 五行说
《尚书·洪范》:宇宙万物由水、 火、木、金、土五种元素组成 3 元气说 公元前4世纪战国中期的宋钘、尹文认为,精气是大千 世界的本原,这种精气结合起来便生成万物。东汉的 王充把元气说发展为“元气自然论”,认为天地间万 物都是由元气自然而然地构成的。
3
二、天文学 1、天地模型: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1)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圆地方) 2)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 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3)宣夜说 天了无质,日月众星,浮于虚空之中.其行其止 皆须气焉.
宋代苏颂 制作的水 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 台顶端浑 仪模型
水运仪象 台中部浑 象模型
水运仪象 台底部报 时装置模 型
11
4、天文历法
1)商代的阴阳历
2)战国的四分历
3)汉代的太初历 4)唐大衍历 5)元代授时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 的历法。 阳历:在天文学中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 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科学
一、关于世界本源 二、四大学科:天文、农学、医学、算学 三、四大发明
1
一、关于世界本源 1 阴阳说 天气属阳气,地气属阴气。阴阳二气上下对流而生 成万物。
《周易》: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太极:一 两仪:南极、北极。 四象:春、夏、秋、冬。 八卦: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17
公元3世纪,刘徽作《九章 算术注》,不仅从理论上 论证了《九章算术》的大 部分算法,而且还创立了 “割圆术”。
公元5世纪,祖冲之父子应用 割圆术继续推进,得到在当时 是世界上最准确的π 值,在世 界上领先了一千多年。
18
六、四大发明 1、造 纸 术 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革新 了造纸技术,制成了一批 “良纸”,人称“蔡侯纸”。
16
《神农本草经》 西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 专著,收录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 药67种,矿物药46种。
《本草纲目》,全书分16部(水、火、土、金石、草、 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 62类,共收药物1892种,附方ll096个,此外还配有 插图1160幅。所收药物有近四分之一为新增。 五、数学 汉代初期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 出现,标志着我国实用数学体系的 形成,这部书收选了246个数学例 题。
7
苏州石刻古天文图。世界上现存较早的宋代大型 石刻科学星图,刻于公元1247年。 6)流星和流星雨 中国人对流星群、流星的记载,早于其它国家。古 书《竹书纪年》中就有关于流星的记录:“夏帝癸 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左传》的记载,鲁庄 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 雨”,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琴座流星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