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性疾病的CT改变
颅内结核性感染
CT表现
结核性脑膜炎——平扫蛛网膜下腔密度增高,以鞍 上池,外侧裂池尤为明显;脑底池闭塞;增强扫描 后闭塞的脑底池(基底池)明显强化类似脑出血或 碘水脑池造影
颅内结核性感染
CT表现
脑实质粟粒性结核——平扫脑实质内弥漫性分布的 小等密度或低密度结节影;增强扫描结节有强化 脑结核瘤——平扫为等,高或混合密度的结节,结 节内有时有钙化.单发多,多发少;灶周有轻度水肿, 有占位效应
颅内结核性感染
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的CT和MRI表现与其他病菌引起的 脑膜炎表现相似,必须结合临床才能作出定性诊断 结核性脑脓肿罕见 有时可见结核性血管内膜炎引起的脑实质内的低密 度梗塞灶
脑包虫病
是因细粒棘球绦的幼虫一包虫(棘球蚴)寄生于 颅内而发病,为牧区常见疾病之一;狗是终宿主, 虫卵随狗粪排除,人误食虫卵后作为中间宿主而 出现症状
颅内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CT平扫——早期可无异常.病情发展可显示脑沟, 脑池,大脑纵裂及脑基底部有密度增高,并发脑炎 时,脑内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低密度区 增强扫描——脑表面出现细条状或脑回状强化 其他表现有——交通性脑积水;硬膜下脓肿;硬膜 外脓肿等。结合临床不难诊断
颅内结核性感染
颅内结核是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 经血行播散而引起,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 常见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和结核性脑脓肿, 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存在 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可缩小,钙化,甚至完全吸收. 有脑积水和脑萎缩等后遗症
脑囊虫病
CT表现
多发结节或环状强化型——平扫表现为散在多发不 规则低密度影。增强后低密度影出现结节或环状强 化,直径3~5mm 多发钙化型——脑实质内多发性钙化,圆形或椭圆 形,无灶周水肿,增强扫描无强化
脑囊虫病(脑实质型)
脑囊虫病(右侧丘脑)
人误食猪绦虫虫卵,在十二指肠处六钩蚴脱出钻入肠壁, 经血液循环行至全身,演变为囊尾蚴.囊尾蚴寄生人体 的部位依次顺序为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肝, 肺和腹膜
脑囊虫病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分为脑实质型,脑 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
脑囊虫病
CT表现
急性脑炎型——幕上半球广泛低密度,多位于脑白 质,全脑肿胀,脑沟窄,脑室小。增强扫描无强化 多发小囊型——平扫在半球区有多发散在小圆形或 卵圆形低密度影,其内可见小结节状致密影,为囊 虫头节.增强后无强化,周围有轻度水肿 单发大囊型——巨大囊尾蚴或多个囊尾蚴融合生长。 CT显示为脑内圆形,椭圆或分叶状的低密度,其内 为脑脊液密度,边界清楚.大囊本身无强化,周边可 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呈环状强化
颅内化脓性感染Fra bibliotek小脓肿CT表现
平扫脓肿与水肿分不请,呈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缘 模糊 增强扫描脓肿呈环状强化,少数呈结节状强化 病灶多位于皮层区,占位征象轻
鉴别诊断
需要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等鉴别
右顶叶脑脓肿
双侧额叶脑炎急性脑炎期
左顶叶小脓肿
颅内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
是软脑膜和蛛网膜被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炎性病 变,常合并蛛网膜下腔积脓 主要感染途径是经血性播散,其次为邻近的感染直 接蔓延所致
脑包虫病
CT表现
脑包虫是脑内边界清楚锐利的类圆形巨大囊性病灶, 密度与脑脊液相似或稍高,无脑水肿,有明显的占 位效应 有时囊壁环状或蛋壳样的钙化,增强无囊壁强化; 如伴有炎症时,可见囊肿周围环状强化 根据CT征象,结合临床可以确诊
脑包虫囊肿合并炎症
脑囊虫病
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 脑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脑猪囊虫病;是猪绦虫 幼虫寄生于脑部所致 感染途径
颅内感染性疾病的CT改变
概 述
颅内感染性疾病有先天和后天之别,前者为妊娠 期感染,后者为出生后感染
引起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很多有
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感染途径有
血性和直接蔓延
颅内感染累及脑实质,引起脑炎和脑脓肿,累及 脑膜引起脑膜炎,累及室管膜引起室管膜炎 颅内寄生虫病包括脑囊虫病和脑包虫病
颅内化脓性感染
是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引起炎性改变,进一步 导致脓肿形成,分别称为化脓性脑炎和脑脓肿
颅内化脓性感染
脑脓肿
幕上多见,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 菌和肺炎球菌 病理上分为急性脑炎期,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等
颅内化脓性感染
CT表现
急性脑炎期——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低密度区,也 可表现为不均匀的混合密度区;增强后不强化,有 占位效应 化脓期和包膜形成期——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的脓腔, 脓肿壁的密度与脑组织相等或少高,环壁可以完整 也可不完整;有时脓腔内可见气液平面。增强后脓 肿壁明显均一强化,厚薄均匀,内外缘光滑;周围 脑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