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钓鱼执法”案件的分析思考
内容提要:钓鱼执法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
从法理上分析,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国家当然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
而上海执法交通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罚款以此方法进行执法,从而导致多人遭受不必要的罚款行为,这种行为应该予以制止。
关键词:“钓鱼执法”、利益、非法营运
近几年,全国都有报道出关于“钓鱼执法”的案件,上海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钓鱼执法的案件更是由于当事人张晖以“善良的被骗”为名在网上发帖诉苦,一时间在网络上形成了轩然大波,此种执法方式不禁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讨论。
张晖由于不服上海市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以无营运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行为为由,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张晖于9月28日向闵行区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该处罚决定。
一、基本案情
2009年9月8日中午1点多,上海市民张晖在路口等红灯时,一男子问能否带他一段路?张晖拒绝,因为马上就要到达工作单位了。
但白衣男子继续央求,说自己肚子很痛,可能胃有毛病,等不到出租车,他家就在前面不远。
张晖心一软就答应了。
其间,张晖还表示有事马上要到公司,要白衣男在前面下车。
白衣男提出给他十元钱,张说不要。
张按其要求停车时,男子伸手拔了他的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张拖出车外。
张晖称,自己被双手反扣,还被卡住脖子,被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
对方告诉张,他们是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张被认定“非法营运”,9月14日,张晖到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接受调查、处理,张的车被扣,且被罚款1万元。
9月28日,张晖以该行政处罚决定“没有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且程序违法”为由,向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区交通执法大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10月9日,法院依法立案受理。
庭审中,原告代理人表示,被告错误理解了“非法经营”的概念。
此外,他认为被告通过欺诈、胁迫、暴力、“倒钩”、“栽赃”等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原告从事“无运营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依据。
现有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与当时张晖车中的“乘客”(即“钩子”)私下串通,被告唆使、纵容、奖励“钩子”通过“胃疼”的方式骗取原告的同情,进而对原告进行栽赃陷害。
执法大队在收集证据时没有依据法律规定,反而使用暴力对张晖进行人身攻击并非法限制原告的人身自由,同时有利诱、欺诈、胁迫、暴力行为。
对此,被告代理人表示,对于原告撤销原作出的行政处罚这一诉讼请求没有异议,表示不能认定原告有非法营运的行为,并在庭审中两次向原告表示歉意。
而对于原告表示在被告执法过程中遭遇非法搜身、卡脖子、扭手臂等粗暴行为,被告认为,在制止“非法营运”过程中采取的是正常的执法行为。
在对原告进行询问时,确实让其滞留了一段时间,但不能认为是非法拘禁。
被告在陈述阶段表示,将坚决禁止交通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不正常调查取证行为,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维护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二、法院判决情况
11月19日,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法院认为被告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具有查处擅自从事出租车经营行为的行政职责,在诉讼中应该对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鉴于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在庭审前已经
自行撤销被诉的行政处罚决定,没有证据证明原告张晖存在非法运营的事实,法院遂认定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违法行政。
法官当庭宣判,被告闵行区交通执法大队在9月14日作出的NO.2200902973行政处罚决定违法。
50元的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1
三、关于本案的思考
“钓鱼执法”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给百姓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它严重违背了行政原则。
(一)、“钓鱼执法”不符合合法行政原则。
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从事执法活动必须有合法依据。
本案中行政执法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两万元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实际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的立法宗旨相违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该条法规是主要针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行为”也对行政道路运输经营进行严格的定义,其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 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而“被钓鱼”的行为往往是普通人的善意行为,执法机关为了某种特定目的,把这种普通人的善意行为认定为非法营运,与合法行政的要求相违背。
(二)、“钓鱼执法”不符合合理行政原则,主要产生原因是受利益驱使。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其行政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因此,行政权力的行使是为人民服务,而不能利用此种权力为自身或与之有某种关系的个人、组织谋取某种利益。
只有公正的行使权力,才能达到公平,才能使各种关系得到调整,使国家、社会的公告利益和个人、组织的利益得到很好的兼顾。
而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的行为却没有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以极大的经济利益作为了自己执法的动因。
有媒体称,上海的“钓钩”人数可能有上千人,他们与执法大队关系密切,并以陷害他人的方式获取暴利。
“钓钩”与执法机构之间有协议价格,每“钓”到一辆“黑车”,“钓钩”可以获利数百元。
2可见,政府的这种钓鱼执法行为已经从根本上背离了人民赋予其权力的初衷,这里权力不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而是在变相的掠夺人民的血汗,因而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政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禁止。
要想将这种行为禁止,建议应从多方面入手,多管齐下,给人民创造出一个阳光的社会环境。
(一)、国家应进一步的加强对与政府行为的规制,确保政府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杜绝失范现象。
从我们对于行政主体大量的日常行政执法中发现,其实很多执法中的困境完全或主要的不是由于行政相对人行为所导致的,更主要是由于行政主体也就是政府在实施对于社会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没有实现很好的角色定位,结果该治理的方面没有实现有效的治理,相反的有些领域凭借市场经济规律本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由于伸的过长,使得公共行政不但不能凑效,反而由于不当的行政干预造成市场的进一步混乱,在此过程中也加剧了权力的腐败。
从这一意义上说,如果说政府在行政执法中有诸多困境,那
1参考于《中国新闻网》
2摘自2009年10月29日新京网
么这种困境也主要是由于政府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
而要实现从根本上克服这种困境就必须给自己以科学的职能定位,尽快的从利益的纠葛中摆脱出来,真正的把人民所赋予的公共权力运用到公共服务上来。
(二)、从立法层面来讲,我们应进一步的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工作,大力推进行政程序法、行政强制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
法治行政其最大的方面在于要有法可依。
在宪法方面,我国在宪法中缺少关于正当程序的规定,而正当程序的规定对于人民权益的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在一个法治的国家缺乏正当程序对于公共权力的适当的规范,则很容易出现权力的失范。
因为缺乏正当程序,公权力就会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从而极易造成其对于人民基本人权之侵犯。
所以,从立法的层面观察,我们应该在未来的宪法修正案中把正当主程序作为一条宪法之重要准则在宪法中予以体现,从而进一步的为相关立法提供明确的宪法依据为公民的权利救济提供宪法上的基本保障。
3
政府执法部门应该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阳光部门,不能因自身利益的驱使而去损害人民的利益。
所以政府部门应通过此事深刻反省自己在执法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规范自己的行为。
国家也应该在监督执法部门工作方面多制定些切实可行的规定,以确保政府执法部门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人民服务。
3参考于《当前钓鱼执法现象的法律思考》张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