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禽学(6713)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及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主要内容是阐述现代家禽生产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从事家禽生产及其技术指导、教学、科学研究工作,并适应家禽业发展的需要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用性强,技术性强及综合性强,要求专业基础扎实。
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多,基本理论少。
生产实际要求较高:要求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家禽生产技术,较熟练地使用理论知识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灵活使用所学知识。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的实用技术课,它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知识前提,以家禽生产实践为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熟练掌握家禽生产有关的理论、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
其主要作用为以后家禽业生产服务。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自学考试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的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检查考生对家禽生产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基本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服务于家禽业生产实际。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以本专业设置的动物解剖、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家畜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家畜饲养管理学、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动物遗传育种学、畜牧微生物学等课程为基础,是将以前课程的理论应用于家禽生产的过程。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是:1、动物化学。
2、家禽解剖生理学。
3、动物学。
重点是:1、家禽孵化技术。
2、家禽的环境及调控。
3、家禽的生产。
难点是:家禽生产的环境调控及禽场综合防疫措施。
疑点是:各种家禽胚胎发育的特殊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1、一般了解:(1)我国家禽业的概况。
(2)世界家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一般掌握:(1)家禽业的特点。
(2)现代家禽业的特点及生产水平。
3、熟练掌握: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第二节我国家禽业发展概况第三节现代家禽业的特点及生产水平第四节世界家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三)考核知识点1、发展家禽业的意义2、家禽业的生产特点(四)考核要求1、识记:家禽、家禽业、家禽学的概念。
2、简单应用:(1)家禽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2)现代家禽业的生产特点。
第一章家禽的品种和繁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家禽的品种。
(2)家禽质量性状的遗传。
(3)现代家禽育种方法。
2、一般掌握:(1)通过羽速和羽色自别雌雄。
(2)类、型、品种、品变种概念。
3、熟练掌握:(1)家禽的几个数量性状。
(2)家禽的人工授精。
(3)家禽自然交配繁殖技术。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家禽的品种第二节家禽育种知识第三节家禽的繁殖技术(三)考核知识点1、家禽品种的分类、品种介绍2、家禽重要性状的遗传3、家禽的繁殖技术(四)考核要求1、识记:(1)鸡按经济性能品种分类。
(2)家禽、家禽业、家禽学、类、型、品种、品变种等概念。
(3)主要优良品种。
2、领会:(1)蛋品质包括的内容。
(2)输卵管的组成部分。
(3)精液的稀释与保存。
-2-(4)人工授精的好处。
(5)家禽自然交配公母比例及配种方法。
3、简单应用:(1)现代良种鸡具有的特点。
(2)影响产蛋量家禽本身的生理因素。
(3)采精的注意事项。
(4)输精要求。
4、综合应用:影响产蛋量的因素。
第二章家禽的孵化(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种蛋的运输。
(2)胚胎发育中的物质代谢。
(3)中国传统孵化法。
(4)孵化场初生雏禽处理。
2、一般掌握:(1)鸡蛋的构造。
(2)鸡蛋的形成。
(3)种蛋的选择方法。
(4)胚胎发育照蛋特征。
(5)看胎施温技术。
3、熟练掌握:(1)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2)胎膜的形成及作用。
(3)熏蒸消毒方法。
(4)种蛋孵化条件。
(5)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6)影响家禽孵化期的因素。
(7)种蛋的贮存条件。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种蛋管理第二节家禽的胚胎发育第三节孵化条件第四节孵化方法及管理第五节孵化效果的检查分析第六节孵化厂初生雏禽处理(三)考核知识点1、鸡蛋的构造2、种蛋的选择3、种蛋的熏蒸消毒方法4、种蛋的贮存5、种蛋孵化的条件6、影响孵化率的因素7、孵化效果的分析8、孵化期、人工孵化、落盘、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等概念。
(四)考核要求1、识记:(1)人工孵化概念。
(2)鸡蛋的构造。
(3)输卵管构造。
(4)孵化期概念。
(5)胚外膜种类。
(6)孵化的环境条件。
(7)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范围。
(8)落盘的-3-概念。
(9)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死胎率等概念。
2、领会:种蛋贮存时间、温度、湿度。
3、简单应用:(1)种蛋的选择。
(2)种蛋的最佳贮存条件。
(3)种蛋的熏蒸消毒方法。
(4)胚外膜的作用。
(5)影响孵化温度的因素。
(6)湿度的作用。
(7)翻蛋的作用。
(8)孵化时照蛋次数及胚胎特征。
4.综合应用:(1)孵化率降低的原因。
(2)看胎施温的技术要点。
(3)孵化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三章家禽的环境及其调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影响舍温的因素。
(2)禽舍内的空气成分。
(3)通风换气的方式。
(4)舍内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控制。
(5)禽舍内噪音、气压、空气中的微粒、蚊蝇及老鼠的控制。
2、一般掌握:(1)通风换气的作用。
(2)光照的种类。
3、熟练掌握:(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2)家禽的生理特点。
(3)环境温度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光照对家禽的影响。
(5)控制禽舍内温度及光照。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家禽的生物学特征第二节环境温度第三节通风换气第四节光照第五节其他环境因素(三)考核知识点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2、家禽的生理特点1、环境温度对家禽的影响2、通风换气的作用3、光照对鸡的作用4、湿度对家禽的影响(四)考核要求1、识记:(1)光照种类。
(2)光照周期的概念。
(3)通风换气种类。
2、领会:光照制度。
1、简单应用:(1)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2)家禽的生理特点。
(3)舍内有害气体-4-的控制。
(4)光照对生殖机能的影响。
(5)光照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6)影响舍内相对湿度的因素。
2、综合应用:(1)环境温度对家禽的影响。
(2)鸡舍通风换气有什么作用。
第四章养禽设备选型及禽场规划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养禽设备的规格。
(2)禽场筹建程序。
(3)建场投资预算。
2、一般掌握:(1)养禽需要设备的类型。
(2)场址的平面布局。
3、熟练掌握:(1)养禽需要的设备。
(2)禽舍设计场址选择。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养禽设备选型第二节禽场的规划设计(三)考核知识点禽场的设计(四)考核要求1、识记:(1)不同阶段鸡舍的适宜比例。
(2)鸡舍的类型。
2、简单应用:(1)场区规划的总体原则。
(2)场址选择条件及分区。
第五章家禽的营养需要及饲料配合(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家禽饲养标准。
(2)家禽饲养标准的合理应用。
2、一般掌握:(1)家禽常用饲料及特点。
(2)商品饲料的类型。
(3)饲料配合方法。
3、熟练掌握:(1)家禽的消化系统。
(2)家禽的生理代谢特点。
(3)饲料配合原则。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家禽的营养需要第二节家禽的饲料与饲料配合(三)考核知识点1、家禽需要的营养物质2、家禽常用饲料特点3、家禽的饲料配合(四)考核要求1、识记:(1)家禽需要几大营养物质。
(2)家禽的能量来源。
(3)家禽的必需氨基酸种类。
(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等概念。
(5)商品饲料的类型。
-5-2、领会:(1)蛋鸡粗蛋白的计算方法。
(2)各阶段鸡的钙磷比例。
3、简单应用:(1)家禽的代谢特点。
(2)饲料中能量与家禽采食量的关系。
(3)家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4、综合应用:(1)影响能量需要的因素。
(2)配合原则。
第六章蛋鸡生产(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蛋鸡饲养制度。
(2)雏鸡培育的目标。
(3)雏鸡的运输与安置。
(4)育成鸡培育的目标。
(5)转群要求及准备。
(6)蛋鸡的生产标准。
(7)蛋鸡生产中的其他有关问题。
2、一般掌握:(1)雏鸡育雏方式。
(2)雏鸡供温方式。
(3)育雏前的准备。
(4)养雏鸡的管理。
(5)垫料平养雏鸡的管理。
(6)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7)转群时间。
(8)转群后的管理。
3、熟练掌握:(1)蛋鸡的生理阶段划分。
(2)雏鸡的生理特点。
(3)雏鸡的选择要领。
(4)雏鸡适宜的环境条件。
(5)雏鸡的断喙技术。
(6)雏鸡的饲养管理。
(7)本章相关概念。
(8)提高育成鸡整齐度的措施。
(9)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0)转群的注意事项。
(11)产蛋规律。
(12)鸡生产性能指标。
(13)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14)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
(二)本章课程内容第一节蛋鸡的生理阶段与饲养制度第二节雏鸡的培育第三节育成鸡的培育第四节预产阶段的饲养管理第五节产蛋鸡的饲养管理第六节蛋用种鸡饲养管理要点(三)考核知识点1、蛋鸡生理阶段的划分2、雏鸡的生理特点3、育雏前的准备工作4、雏鸡的管理5、雏鸡的饲养6、育成鸡的饲养管理7、产蛋规律-6-8、产蛋期的饲养管理9、蛋鸡的强制换羽10、蛋用种鸡生长期及繁殖期的饲养管理11、均匀度、转群、产蛋率、饲料转化率、死淘率等概念(四)考核要求1、识记:(1)雏鸡的饲养方式。
(2)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
(3)均匀度、转群等概念。
(4)转群时间。
(5)产蛋时期的划分。
(6)鸡的饲养方式。
(7)产蛋率、饲料转化率、死淘率等概念。
(8)饲养方式。
2、领会:(1)确定育雏时间。
(2)育雏数量的确定。
(3)断喙时间。
(4)初饮、开食时间。
(5)育成鸡的光照要求。
3、简单应用:(1)雏鸡的选择技术。
(2)断喙前后鸡群的管理。
(3)育成鸡体重的控制。
(4)育成鸡的光照管理。
(5)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6)转群注意事项。
(7)减少应激措施。
(8)种鸡饲养管理目标。
(9)种鸡生长期饲养管理要点。
4、综合应用:(1)雏鸡的生理特点。
(2)雏鸡适宜的环境条件。
(3)雏鸡的日常管理工作。
(4)雏鸡合理的饲喂方法。
(5)提高育成鸡均匀度的措施。
(6)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7)蛋鸡的产蛋规律。
(8)产蛋鸡的适宜环境条件。
(9)产蛋鸡的日常管理程序。
(10)减少饲料浪费。
(11)降低蛋鸡的破蛋率措施。
(12)降低热应激的措施。
(13)强制换羽的方法。
(14)种鸡繁殖期饲养管理要点。
第七章肉鸡生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一般了解:(1)肉鸡业的发展概况。
(2)现代肉鸡的类型。
(3)鸡群周转、生产规模。
(4)分段饲养与饲养标准。
(5)防止肉鸡腹水症措施。
(6)体成熟和性成熟的估测。
(7)体重标准曲线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