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
(2)针对黑格尔认为矛盾冲突必然导致毁灭 的观点,车认为悲剧是人生中可怕的事情,与 艰苦斗争有联系,但又不能等同,冲突不必然 导致悲剧。他说:“航海者同海作斗争,同惊 涛骇浪作斗争,他的生活艰苦的,可是难道这 种生活必然是悲剧的吗?有一只船遇着风暴给 暗礁撞坏了,可是确有几百只船安地抵达港 口。就假定斗争总是必要吧,但斗争并不一定
都是不幸的,结局圆满的斗争,不论它经过了 怎样的艰难,并不都是痛苦,而是愉快,不是 悲剧的,而只是戏剧性的。”
(3)针对黑格尔认为悲剧有矛盾冲突的必然 性,车认为悲剧不一定在我们的心中唤起必然 性的观念,必然性的观念决不是悲剧使人感动 的基础,也不是悲剧的本质。他认为“在生活 里面,结局常常是完全偶然的,而一个也许是 完全偶然的悲剧的命运,仍不是其为悲剧。” 这样车就把悲剧冲突的必然性完全推翻了,凡 是痛苦和不幸的事件都被他认可为悲剧了。
(3)从黑格尔悲剧观可以总结如下:①悲剧具有矛 盾冲突的必然性,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理性、伦理的 力量而非现实的物质力量或阶级力量。②抹平了美丑、 善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③有一定的乐观主义精神, 强调通过矛盾双方的冲突扬弃各自的片面性而肯定其 合理性。
3、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黑格尔悲剧观的批判
(1)针对黑格尔认为由于矛盾冲突而死的人 是罪有应得,车指出在沙皇专制制度下含恨而 死的人是无辜的,不是他们的罪过而是沙皇造 成的。他说:“当然,如果我们一定要认为每 个人的死亡都是由于犯了什么罪过,那么,我 们可以责备他们:苔丝狄蒙娜的罪过是太天真, 以致预料不到有人中伤她;罗米欧与朱丽叶也 有过罪过,因为他们彼此相爱。”
是以悲剧性的矛盾作为戏剧冲突,即具有肯定素质的 主人公遭受挫折以致毁灭,唤起人们以悲为特点的审 美感受。由此推而广之,把具有这一根本特征的其他 文学作品,甚至把生活中具有悲剧意义的事件,统统 称之为悲剧,从而使悲剧成为一个较为普泛的美学范 畴。 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是广义的悲剧,称之为悲或悲 剧性较为合适;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的悲剧,是狭义 的悲剧,仍以悲剧称之为宜。 由于悲剧具有悲与痛苦的特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悲 伤的、痛苦的事情经常被人们称为悲剧,但不是所有 令人悲悯的生活事件都可以进入美学意义的悲剧范畴 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 思考:为什么不是所有生活中的不幸都可以成为美学 意义上的悲剧?
在亚里士多德以前,关于悲剧的起源希腊人认 可的是“命运说”,他们习惯用命运来解释悲 剧的根源,认为命运是超越于人之外的,不可 抗拒的力量。亚里士多德抛弃了命运说,提出 “过失说”作为悲剧的根源,不是在外在的力 量中,而是在人自身内部寻求悲剧的原因,这 比命运说前进了一步。
2、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他认为,情节应该描写“与我们相似”的人,他“不十分 善良,也不十分公正”,只是一般的人,他之所以陷入厄运, 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歹,而是由于他犯了过失。悲剧主角在道德 上是一个好人,但他的悲剧过失是良好愿望意想不到的结果, 不是蓄意的,而是意外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过 失说”。
(3)悲剧所引起的对人的怜悯与恐惧在积极方面能起到“陶 冶”、“净化”的作用,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三、美学史上对悲剧本质的探讨
1、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
(1)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2)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理论的“过失说”。他指出,悲剧 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通过情节的安排,悲剧可以引 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在情节的安排上,悲剧不应写好人 由顺境转入逆境,不应写坏人由逆境转为顺境,也不应写极恶 的人由顺境转入逆境,因为这些情节都不能引起怜悯与恐惧。
执政官伯利克里在雅典卫城建造了能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露天 剧场,并向群众发放观剧津贴。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举办盛大 的戏剧比赛。国家的大力提倡和人民的普遍参与使希腊悲剧在 公元前五世纪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二、广义的悲剧与狭义的悲剧 悲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的样式,基本特征
(1)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 的冲突和调解。即就各自的立场来说,双方都 带有一定的理性和普遍性,都是正确的。但是, 结合具体情境,各自的代表人物要实现这些理 想就会发生冲突,一方的实现要另一方的牺牲 为代价,当然牺牲的是理想的代表人物而不是 理想。通过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的罪有应得的 痛苦与毁灭,双方的理想片面性都被相互否定, 而换来和解。
第二节 悲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农村庆祝丰 收而祭祀酒神的颂歌。祭祀酒神时,合唱队 身披羊皮扮成半人半羊的角色,悲叹地吟唱 酒神狄奥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痛苦,并且赞 美他的再生。最先的酒神颂歌是由歌队提问, 一人作答。公元前五世纪的时候“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增加戏剧的成分,加上了第二个 演员。使合唱抒情诗变成了独立的悲剧艺术。 悲剧从其起源看是一种祭祀表演,与痛苦与 不幸有关。
(2)黑格尔对悲剧理论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从矛盾 冲突出发来研究悲剧。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痛苦,然 而也是矛盾的调和与理想的胜利。因此,悲剧所产生 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恐惧和怜悯”, 而是愉快和振奋。黑格尔认为,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 原因造成的,而是两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力量的冲突, 这是一种进步。
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建立在索福克勒斯的另一部代 表作《安提戈涅》的基础上。
悲剧是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在《安提戈涅》 里,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就是安提戈涅和国王克瑞 翁的冲突。安提戈涅代表亲属爱,克瑞翁代表维护国 家安全的王法。这两种理想就各自的立场都是正确的, 具有普遍意义。然而在具体情境中,某一方理想的实 现就要和它的对立理想发生冲突。安提戈涅为了实现 亲属爱必然破坏王法,克瑞翁为了维护王法必然剥夺 死者应得的葬礼。因此,这两种理想都是片面的。 “悲剧的解决就是代表片面理想人物遭受痛苦或毁 灭。……他个人虽遭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却不因此而 毁灭。”安提戈涅死去了,克瑞翁也家破人亡,孤零 零地守着王位,但他们所代表的理想——亲属爱和王 法以后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