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备课参考 生态系统的结构
(3)食物网(见下图)
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每条食物链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 错连接,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组成包括多条食物链, 每一条食物链包括几个环节,同一营养环节上的所有食物的总和,可以作为一个营养级。但 各种肉食动物、杂食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一种消费者常常不止 吃一种动物,一种动物常常被多种动物所食。如黄鼬不但吃鼠,还吃鸟、家禽、蛙,甚至吃 少量的植物。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动物的食性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食物网中,物种的数 量改变,会影响整个食物网内各个物种数量的改变。
这些名词的搭配必须是合理的,不能互相矛盾。如生产者必须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质的
自养生物,所以 A 项应排除。寄生生物和初级消费者都属于异养生物,也就不可能同时又
是自养生物,据此可排除 C 项和 D 项。只有 B 项,草食动物即初级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可以用于同一个生物体上。
答案:B
【例 2】 一条食物链最初开始的生物是
C.三级消费者
D.第三营养级
解析:食物链是以生产者作为起点,属第一营养级的;以生产者为食的生物为初级消费者, 属第二营养级;则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生物为次级消费者,属第三营养级。
答案:D
【例 6】 绿色植物是什么生存的基础
A.草食动: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为生产者,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
【例 1】 下列哪一组名词,可能用于同一个生物体上
A.生产者、异养生物
B.异养生物、草食动物
C.自养生物、寄生生物
D.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解析:这是一道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将前面新陈代谢一章的知识与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联系
起来进行考查。要解答该题,必须对选项中涉及的几个名词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原则就是,
A.自养的
B.食草的
C.食肉的
D.寄生的
解析:生产者是营养传递的起点,为第一营养级,为食物链的开始。
答案:A
【例 3】 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
B.衣藻
C.菟丝子
D.根霉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
产者重新利用。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者重新利用。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硝化细菌属生产者。
答案:B
【例 9】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然而,各类生态系统却都是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成分 所组成。两大部分就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或称之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四个基本成分是 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答案:C
解析:本图显示出在这个森林生态系统中,A、B、C 三个不同种群的密度规律性变化的情况。 A 曲线与 B 曲线的变化情况基本上是平行的,即 A 上升,B 也上升,A 下降,B 也下降;而 B 曲线与 C 曲线的变化情况不一样,当 B 上升时,C 下降,B 下降时,C 上升。由此可知,A 代表树木,B 以 C 为食,所以 B 代表食虫鸟类,C 代表植食性昆虫。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 A 为生产者,B、C 均为消费者。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来看,A 为生产者,B 和 C 分别为次 级消费者和初级消费者。根据 A、B、C 所代表的种群,就不难写出它们所构成的食物链。 答案:(1)树木 生产者(2)食虫鸟类 次级消费者(3)树木→植食性昆虫→食虫鸟类
答案:D
【例 4】 某地区森林中,野兔因染病大量死亡,最先受害的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野兔是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当它的数量减少时首先受害的是以
它为食的次级消费者。
答案:C
【例 5】 .在 A→B→C→D 这条食物链中,C 是
A.初级消费者
B.第二营养级
物,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是一切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源泉。
答案:D
【例 7】 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试验区罩上,可后来发现,草 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网罩的草地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缺水干旱
B.食物链被破坏
C.环境严重污染
D.植被被破坏
食物网 食肉动物之间是“弱肉强食” ,由此可进一步分为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这些消费者通 常是生物群落中体型较大性情凶猛的种类,如虎、狮、豹及鲨鱼等。但是,生态系统中以食 肉动物为食的三级或四级消费者数量并不多。消费者中最常见的是杂食性消费者,如池塘中
的鲤鱼,大型兽类中的熊等。它们的食性很杂,食物成分季节性变化大,在生态系统中,正 是杂食消费者的这种营养特点构成了极其复杂的营养网络关系。 (4)还原者:亦称分解者,这类生物也属异养生物,故又有小型消费者之称,包括细菌、真 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 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 谈不上生态系统。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 因为绿色植物既是系统中其他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绿色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绿色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 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生态系统中还原者的作 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各类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分解作用才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否则, 生产者将因得不到营养而难以生存和保证种族的延续,地球表面也将因没有分解过程而使动 植物尸体堆积如山。整个生物圈就是依靠这些体型微小、数量惊人的分解者和转化者消除生 物残体,同时为生产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营养原料的。 大部分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上述四个组成成分。生态系统四个基本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可表示为下图。
(1)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照、热量、水分、空气等;无机物质,如 C、H、O2、 N2 及矿质盐分等;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及腐殖质等。 (2)生产者:是生物成分中能利用太阳能等能源,将简单无机物合成为复杂有机物的自养生 物,如陆生的各种植物、水生的高等植物和藻类,还包括一些光能细菌和化能细菌。生产者 是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它们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生态系统所需一切能量的基础。 (3)消费者:是靠自养生物或其他生物为食而获得生存能量的异养生物,主要是各类动物。 消费者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有的直接以植物为食,如牛、马、兔、池塘中的草鱼以及许 多陆生昆虫等。这些食草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有的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如食昆虫的鸟 类、青蛙、蜘蛛、蛇、狐狸等。这些食肉动物可统称为次级消费者。
中各种生物的结构模式与营养环节的关系如下表:
食物链生物 植 物
植食动物
小型肉食 动物
结构模式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营养环节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大型肉食 动物 三级消费者 第四营养级
一般来说,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不超过五个。这是因为能量在沿着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流动 时,大部分被消耗掉了。能量在逐级流动中的传递效率大约只有 10%~20%。这样,在流经 三、四个营养级之后,传递下来的能量就少到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的程度了。
解析:鸟不仅吃草籽,更主要的是它吃虫的作用。当人们用网把试验区罩起来后虫子因没有
了天敌而大量繁殖。
答案:B
【例 8】 在下列生物中,能把生物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是
A.硝化细菌
B.枯草杆菌
C.豆科植物
D.草履虫
解析:分解者,属异养生物,故又有小型消费者之称,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
第 1 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 A.G.坦斯利(A.G.Tansly,1935)首先提出的。他认为,生 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这个系统不仅包括有机复合体,而且也 包括形成环境的整个物理因素复合体。因此,生态系统可定义为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 物理—化学—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世界著名生态学家 E.P.奥德姆 1971 年曾指出, 生态系统就是包括特定地段中的全部生物和物理环境的统一体。他认为,只要有主要成分, 并能相互作用和得到某种机能上的稳定性,哪怕是短暂的,这个整体就可视为生态系统。具 体地说,生态系统又可定义为一定空间内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生态学功能单位,简称生态系。 根据生态系统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也就是说,它在大小上是不确 定的,其空间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 素而确定。从结构和功能完整性角度看,它可小到含有藻类的一滴水,大到整个生物圈。生 态系统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一个池塘,一片森林或一块草地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同时,它又是在空间范围上抽象的概念。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只是研究的空间范围及其复杂程 度不同。小的生态系统联合成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组合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内在原因: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巴(藻类)。 ”它反映了一个生态系统中 食物和能量的传递关系。这种关系好似一个食物的链条,我们叫它食物链(或营养链)。每一 个食物链都包括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作为一个营养级。能量和食物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 者,再到次级消费者,都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按照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把食物链分为 三类: ①捕食链:又叫活食链。弱肉强食,小的被大的捕食,即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 链。如草→鼠→蛇→鹰。 ②寄生链:生物体以寄生方式而形成的食物链。如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 毒。 ③腐生链:专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而形成的食物链。如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 (2)营养级 是指捕食链中处于某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种类的总和。是能量流动中常用的一个概念。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