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rexelbrook 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安装调试说明介绍

Drexelbrook 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安装调试说明介绍

Drexelbrook Engineering RF(射频导纳)连续物位控制Drexelbrook 508-45,-46,-47,-49系列物位变送器安装调试说明书TM该系列产品采用408-8202 Cote-Shield 系列电子单元408-8232 Cote-Shield TM一.拆箱小心的打开包装箱并除去包装箱内的填充物,仔细核对装箱单上的每项条款,包括仪表型号、安装附件、说明书等,若发现有缺货、与装箱单不符或破损现象,请立即与我公司联系。

二.查看说明书该说明书包括仪表的技术参数、安装及调试规范,请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每一项内容,如对说明书中的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电话或传真的方式与我公司联系。

508系列射频导纳物位计包括1个传感元件,1个电子单元及1套壳体, 分体型还包括1条连接传感元件与电子单元的信号电缆。

三.技术参数1. 电源: 11.5~50VDC2.输出:4~20mA3.环境温度: -40~65℃4.最大负载:24VDC时625Ω5.响应时间:标准0.2秒0.5~30秒(可调)6.线性度:±0.25%7.温度影响:±0.25%/30℉或±0.1PF8.电源电压影响: 0.2%9.火花保护:标准10A 加防护器100A10.电器接口:3/4″NPT11. 分体电缆:标准长度为7.65米,最长45.7米(仅对分体)普通型耐温71℃,高温型232℃可选12.传感元件安装:3/4" NPT或法兰安装13. 外壳:FM认证。

符合NEMA1-5&12、NEMA4X的防爆标准,符合1区Ⅰ级A、B、C、D组;Ⅱ级E、F、G级和Ⅲ级所有级别防爆14. 防爆区域等级: 电缆、传感元件在 1 区、2 区的所有组别本安,在防爆外壳内的电路单元在1区C、D、E、F、G组本安四.安装1.电脱、三相分离器安装在油田上主要是用来测量油水界面,可安装在三相分离器、游离水、热脱、化脱及电脱盐等脱水器,也可用于沉降罐、污水罐、好油罐、缓冲罐等界面的测量。

在电脱上安装,既可以正装,也可以倒装。

安装要求:1.安装位置的选择,选择一个既能实现工艺控制目的,又能顺利安装,不受其它障碍物影响。

安装位置应尽量远离进出料口,以免探头受料流冲击而影响测量。

2.安装后探头距罐壁或内部障碍物至少 0.2 米以上。

内部带有搅拌的场合,若搅拌较强烈,而量程又较大时,探头底端必须固定。

3.通常采用法兰安装,也可直接焊一个安装管座到罐顶或人孔盖上。

推荐采用先将探头拧在上法兰上,再以法兰密封方式安装。

4.探头安装采用 NPT 锥管螺纹,在较大压力下能保证其密封性能,同时也必须保证手旋合长度2/3左右扣长。

5.在电脱上使用时,仪表正下方的电极栅板要开一个Φ600×600方孔,这个参数决定于高压电极与地之间正常运行时的安全距离,通常为300mm。

探头非作用段长度,应能保证探头插过最下一个极板50mm。

6.当罐体内部有测量井时,从顶端一直延伸至底部,若安装在此井口,需对井下部进行改造,测量井最下部 100mm 井体,需要截掉,以保证液体流动和下端口不被沉积物堵住。

7.若安装在非金属罐上,还应加装地电极,以增加测量可靠性。

2.大罐安装硬杆探头长度一般小于5米,软缆可以做得很长,如深井水位计,可以达到900多米,当罐内有搅拌或波动较大时,应加辅助支撑。

硬杆采用侧面固定,软缆采用地锚或重锤固定。

安装要求:1.沉降罐和污水罐等拱顶罐,不能装在进油(水)口附近,要避开内部障碍物及料流冲击,若选用的是柔性探头,其本身有一定的晃动,所以一定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距罐壁最小0.5米)。

2.仪表一般不要安装在测量井内, 因为测量井较易堵塞。

如若安装座倾斜或过细长均有可能磨破探头的绝缘外皮,造成短路。

安装支架必须接地可靠。

3.硬杆探头量程小于3米, 且底部无测量死区,也可采用斜向上或斜向下安装。

4.对于不导电的非金属罐,一般还应加装地电极,以增加测量可靠性。

3.其它安装当受环境限制时,也可以采用倾斜安装方式式。

未等当使用软缆裸探头用来测量绝缘物料时(如煤粉仓),要求安装管座的高度一定要小于探头硬杆部分的长度,防止探头在仓内晃动造成对地短路。

带固定支撑安装粉仓安装注意:在拧紧或拆下探头时,只能拧探头安装螺纹上部的六方平面(如右上图),拧其它部分可能会影响探头的密封性能,更不能图省事拧变送器兰色壳体,否则会损坏壳体内部连接电缆。

在非金属容器、非线性应用中,还应加装辅助参考地极。

五.调试1.电子单元接线电源接线端子在三端接线板上,连接电缆接在电子单元另一侧,单元与探头之间的连接电缆必须使用 DE 公司的专用电缆,其它电缆会导致测量误差。

分体壳与电子单元之间多余的连接电缆不能盘起,应剪掉。

电源接线连接电缆连接2.探头接线A.安装三端探头时,中心线接探头的中心端,屏蔽线接探头的屏蔽端,地线接外壳;当安装两端探头时,中心线接探头的中心端,探头无屏蔽层接线端,连接电缆屏蔽线应剪短,地线接外壳。

B.绝缘粉料与探头间会产生静电,有些液体与探头也会发生原电池反应,静电与原电位都会影响测量,静电还有可能损坏电子单元,因此在这种场合应用时,需要加滤波器和火花防护器。

3.安全栅接线508 系列物位计属于本质安全型仪表,当安装在危险场合时需要加安全栅,电缆及安全栅的最大阻抗为 625Ω。

4.标定在电子单元的正面有两个主要控制钮即零点粗调及量程粗调,量程细调、零点细调位于电子单元顶部。

粗调零与细调零共同完成最小电流点的连续调节。

每个粗调零位置将改变最小电流点 0.25PF,细调零则会在相邻的两步间连续调节。

注意:仪器加电前要保证输入电压在 11.5~50VDC 内,检查所有接线,注意输出电路的极性。

(若接反则仪表无法正常工作)。

所有物位测量实际上均可称为界面测量,其中最常见的即为物料与空气的界面。

这里的界面指的是两种互不相溶液体的界面(即互不混合的液体)。

A. 正常界面(下部液体具有较高的传导率如油水界面)-直接作用式(LLFS)1)将细量程调节逆时针旋到头,不要用力。

2)将粗量程(量程档)置于#1。

3)降低界面至探头仅为上部绝缘液体覆盖(或其最低物位)。

调节粗细调零控制,使输出为最小(4mA)。

4)若输出电流总大于 4mA,可能会需要垫整补偿电容。

厂方会在已知应用条件下提供一补偿电容。

若厂方未提供,则加入 100pF 的 NPO 电容至 PAD 与CW 接线端间也可得到最小输出,或向厂方询问所需值。

5)升高界面使探头恰为下部似水类物料覆盖(或其最高物位)。

输出电流将超过量程范围。

6)顺时针调节量程档至输出低于满量程。

(若第 5 步中输出未超出满量程,则仍将量程档置于原位)。

7)顺时针调节细量程,令输出恰好为实际的界面位置。

标定完毕。

B.液位或粉位1)将细量程调节逆时针拧到头。

2)将量程档控制置于#1。

3)使料位低于探头,调节粗、细调零令输出最小(4mA)。

(把万用表打在电流档,两表笔插入单元上的两个测试孔内,不必串在电源回路里)。

4)若输出总大于 4mA(调不到 4mA),可能需要一垫整电容,其电容值小于或等于上部液体中探头满量程电容的 1/4,将该电容加至 PAD 与 CW 端之间。

5)升高料位至量程的 1/3 或更大,当条件允许时最好使料位达到量程的满点。

这时输出一般会超出满量程。

6)顺时针调节量程档至输出低于相应的电流值(若第 5 步输出未超过范围,则仍将量程档置于原位)。

7)顺时针调节细量程令输出为实际料位值。

完成标定。

C.快速标定1)检查电源、连接电缆。

2)调零点:在空仓状态下或是物料低于探头,用万用表的 200MA 电流档,把两表笔分别插入电子单元上的测量孔,用螺丝刀旋转电子单元顶部的细调零,使输出为4MA。

若现场达不到空仓要求,则找一低点(目前物位能够达到的最低位)作为零点,根据当前没过探头的物位计算出应输出的电流值。

输出电流I=(当前的料位/探头的量程)*16+4调节零点粗调使电流接近此值,然后再调节精调使之与计算值相同。

3)调量程:当仓内已有料时,这时进行满点调试。

一般达到量程的 30%即可调试准确。

按公式计算输出电流I=(当前的料位/探头的量程)*16+4一般设定量程是以探头最下端为零点,最大量程为探头的长度。

用螺丝刀调节细调满点,使输出电流等于计算值(粗调满点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最好不要动)。

注意:必须先调零点,再调满点。

如果先调满点,然后调零点,则还必须要再调满点才能准确。

在调试结束进行验证时,通常用看窗放水、目测检验,在此要注意放水的内端口与界面仪探头是否在同一个容器或舱室内,同时取样出口与探头设置零点的差值。

另外还要考虑目视的精度要远远低于仪表精度。

D.二次标定在某些情况下,很难甚至不可能将容器充满或放空。

这时,就需要二次标定,使用电容箱能模拟容器排空时的电容。

下述过程即不需排空容器的再标定过程。

1)记录标定数据a.断开探头连线。

b.将电容箱接到电子单元上。

c.调节电容箱至万用表显示最小值(4mA)。

d.记下电容箱上的读数及其系列号。

e.调节电容箱令万用表显示最大电流(20mA)。

f.如 D 步所述记下电容值。

g.断开仪器和标准器连线,重新连接探头。

2) 重新标定当需检查或重新设置标定或更换仪器时,可以用电容箱代替探头,按下述步骤进行:a.断开探头连线。

b.将电子单元与电容箱相连。

c.将电容箱设置为上面所记录值。

d.调节调零控制以达到最小电流,调节量程控制以达到最大电流。

e.断开电容箱,重新接好探头。

标定完成。

六.故障排除1. 检查电子单元A.拆除传感元件及与电子单元之间的信号线。

B.确保故障保险位于 LLFS 位置。

C.用铅笔标出各控制点位置,以便将来恢复。

D.将量程档置于#1,细量程顺时针旋到头,将粗调零置于#1(最灵敏位)。

E.观察极性,在设备中接入直流微安计和直流电源(11.5~50V),接至接线板(-)(+)极,形成回路。

F.调节细调零令仪表读数为 0% (4mA)。

G.将细调零顺时针旋一圈,则输出应在约 33%~100%之内(9~20mA)。

若显示如上所述,则表明仪表工作正常,细调零每旋转一周,输入改变一个已知值。

这样可检查变送器的操作和增益。

2. 漂移检查A.断开传感器电缆。

B.不改变各旋钮设置,在探头与地间接入标准电容箱或一个 NPO 电容,调节电容值或选择一电容使设备输出。

最好 50%左右。

NPO 电容器不随温度变化改变电容值。

C.记录仪表读数。

D.24 小时之内观察读数是否稳定。

E.若读数稳定则传感元件或其应用场合为漂移原因。

若读数有漂移,将设备退回修理,要在标签上注明问题是漂移。

(需注明电容值及 mA 漂移量)。

F.测量从接线板上(+)(-)端上拆下的两线间的电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