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动态数列1、已知某项经济现象"八五"时期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能够算出( )A、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B、五年间的平均发展水平C、五年间的累计增长量D、各年的定基发展速度E、各年的定基增长速度2、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3、某企业某种产品原材料月末库存资料如下: 则该动态数列( )月份 1月2月3月4月5月原材料库存量(吨) 8 10 13 11 9A、各项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结果B、各项指标数值是不连续统计的结果C、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的总量D、各项指标数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E、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得到5个月原材料库存总量4、下面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基本建设投资额B、商品销售量C、垦荒造林数量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E、产品产量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计增长量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计增长量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7、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进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 )A、算术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方程式法D、调和平均法E、加权平均法9、下列数列哪些属于由两个时期数列对比构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动态数列( )A、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列B、百元产值利润率动态数列C、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动态数列D 、某单位人员构成动态数列E 、各种商品销售额所占比重动态数列10、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 、历年旅客周转量 B 、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 、历年商品销售量 D 、历年牲畜存栏数 E 、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11、 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 A 、na ∑B 、121 (2)1321-++++n a a a a nC 、∑--++++++ff a a f a a f a a n n n 112321212 (22)D 、ba c =E 、nna a 012、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 A 、nna a x 0=B 、n x x π=C 、nx x ∑=D 、n R x =E 、nx x x x n....21=13、下面哪些数列可采用公式n a a /∑=计算其序时平均数( )。
A 、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D、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E、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14、构成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是()A、现象所属的时间B、标志C、次数D、指标名称E、反映客观现象的统计指标数值15、简单算术平均数适合于计算()A、时期数列的序时平均数B、间隔不等的连续时点数列C、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D、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E、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16、进行长期趋势的分析方法有()A、间隔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随机抽样法D、序时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17、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有()A、时点数列B、时期数列C、相对数动态数列D、平均数动态数列E、以上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都不能相加18、编制动态数列的主要原则是()A、指标所属时期的长短一致B、指标包括的总体范围一致C、指标包括的总体范围不一致D、指标的经济内容一致E、指标的计算方法可以不一致19、时点数列有如下特点()A、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的数值不可以相加,相加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C、数列中每一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D、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一定时期登记一次而取得的E、数列中每个指标的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而取得的20、反映国民经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平均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增长量2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22、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的主要区别是()A、计算时所依据的资料不同B、抽象化的差异不同C、反映的一般水平不同D、动态平均数不是平均指标,而静态平均数是平均指标E、动态平均数根据时间序列计算,静态平均数根据分布数列计算23、分析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包括有()A、发展水平B、发展速度C、增长量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24、若两个相邻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皆为106%,则()A、这两个时期的逐期增长量相等B、这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等C、这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相等D、这两个时期的环比增长速度相等E、这两个时期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2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区别()A、理论依据不同B、侧重点不同C、适用范围不同D、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可以保证用这一速度推算出的最末一期的理论水平和其实际水平相等,而方程式法则不能E、用方程式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可以保证用这一速度推算出的最末一期的理论水平和其实际水平相等,而几何平均法则不能26、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A、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方法B、基期的选择要适当C、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特别关注特殊时期环比速度的变动情况D、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说明总的平均速度E、平均速度还应和时间序列中的其它分析指标相结合27、影响社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因素主要有()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C、季节因素D、变量值水平E、权数大小28、测定长期趋势的意义()A、测定长期趋势的形式和走向,以便认识和掌握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B 、利用现象发展的长期趋势,可对未来的情况做出预测C 、对时间序列进行修匀D 、拟合趋势线E 、测定长期趋势,还可以将长期趋势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来,以便更好的研究季节变动和循环变动29、计算移动平均数时,采用的项数( ) A 、可以是奇数项 B 、可以是偶数项C 、一般多用奇数项D 、一般多用偶数项E 、奇数项和偶数项并用30、应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应考虑( ) 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项数的多少C 、原数列波动程度大小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数列的首尾数值E 、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31、用按季或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 ) A 、方法简便 B 、在原序列不存在明显的长期趋势时采用 C 、在原序列存在明显长期趋势时采用 D 、计算出的季节比率比长期趋势剔除法准确 E 、计算出来的季节比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32、最小平方法的数学依据是( )A 、0)ˆ(2=-∑yy B 、0)ˆ(=-∑yyC 、=-∑2)ˆ(yy 最小值 D 、=-∑)ˆ(yy 最小值 E 、0)ˆ(2<-∑yy33、下列指标中分子为时期指标的有( ) A 、人均粮食产量 B 、人均钢铁产量C 、平均分摊到每吨粮食上的水库容量数D 、平均分摊到每万人的零售商店数E 、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力数34、直线趋势方程 yˆ= a + b t 中, b 表示( )A 、平均增长量B 、平均增长速度C 、平均发展速度D 、时间t 每增加一个单位,现象 y 平均增加 b 个单位E 、现象 y 随着时间增长,每期以 b 的速度发展35、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 ) A 、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 B 、联系每增长1%的绝对值进行分析 C 、联系基期水平进行分析 D 、结合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分析 E 、正确选择报告期水平36、平均增减量是( )A 、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B 、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C 、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D 、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E 、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37、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E、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38、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A、逐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B、逐年的人口死亡率C、逐年的人口增长量D、逐年的人口出生数E、逐年的人口死亡数39、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间有如下关系()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C、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D、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E、两相邻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40、研究长期趋势的目的在于()A、认识现象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和规律B、为趋势预测提供必要条件C、研究趋势变动的经济效果D、分析趋势产生的原因E、剔除趋势影响以分解数列中的其他因素41、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数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A、只包含趋势因素B、只包含季节因素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E、包含季节和不规则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