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李镇西老师说,惟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和学生“心心相印”,才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魅力,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
当我用心去感受教育人生的脉搏时,我感觉到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充实还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幸福。
很庆幸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在农村工作一年的经历,面对不同感觉的学生。
在这种农村学校,总有一部分孩子,他的家庭环境是与城里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经常有学生不洗脸,身上也是脏兮兮的来学校上课,还有好多个孩子,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也最多有3年级,其中几个跟我说,李老师孩子交给你了,打骂都行,我不识字。
面对这部分学生,基础差,父母不管。
很多需要家校配合的工作很难开展,或者说有些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每当我感觉到累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些淳朴的家长以及眼中的期望,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许他在我看来真的很差,但他依然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我放弃他等于毁灭整个家庭的希望。
也许我不能让他变得多么优秀,但至少我应该尽力。
对孩子多一点爱,我要让这份爱带给我做一个班主任特有的幸福,那就是我在经历着教育的事业,我得心系着孩子们的幸福。
泰戈尔曾叹道: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中,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精心选择恰当的方法,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我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同学的鼓励,我相信每名学生都是优秀的。
班级有一个叫周金圣的同学,家庭环境很不好,父母没文化,平时又很调皮,每次打架,告状的都有他,屡次教育总不见效,作业不做,丢三落四,偶尔做一次也是乱七八糟,简单的数字有时都写不对,我先是跟他建立感情,让他知道我是对他好的,因为他坐校车回家,所以上午第四节课便是我们交流的好机会,我经常把他叫到办公室谈心,辅导功课,他的数学成绩终于慢慢上来了,也许还不是很优秀,但是进步非常大,他高兴我更高兴!
每当走在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常常会想到我的学生:我常常在想,除了知识以外,我还能教给他们什么呢?有人说,离开学校剩下的才是教育。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
”我想每个班级都有特殊的孩子,也许是他们才让我们对教师多了另一样理解,周艳丽,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孩子。
她穿着邋遢,头发蓬松凌乱,甚至脸也不洗,尤其是夏天身上的味道更是难闻,她的家长很少管的上她,班里小朋友没有一个愿意跟她玩,为了让同学们不再歧视她,我除了利用班队会持续教育学生们要善良、团结、友爱、献爱心,让学生们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言行,我也一起跟着做,有时间便给她补补课,给她洗脸,剪头发,主动牵起她的手一起跳兔子舞!慢慢的她开始融入到这个班集体中来,学生们也不再强烈的排斥她。
学习回来,她见到我弱弱的说,老师我以为你再也不回来了呢,元旦来临,非要给我一个小的中国结挂饰,我说心意收下,礼物不要了,你拿回去吧。
她说
老师,不!就是送给你的。
才意识到中国结上有两个小朋友手牵手的坐着!我说孩子,谢谢你,老师希望你也快乐!现在的周艳丽能在班级快乐的学习生活,成绩进步也非常大,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我有时会想,等这个小女孩长大,也许会说,曾经有个老师鼓励了我,有个老师帮助了我!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教育也是如此,播洒了什么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细心、恒心、常新的工作,他需要你极大地付出,如果要遇上几个特殊的学生,你还要再加倍,而且不一定有收获,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比教其他十几个人辛苦,但是我还是想尽我的全力,不留遗憾。
我也曾经有过抱怨,有过迷茫,甚至怀疑自己的价值观,我为什么要过的这么辛苦,挣钱又不多,但是抱怨之后我会自己反思,一直到我明白教师这份工作决不是一个人谋生的手段,而应当把它当作事业来经营,因为教书育人是一部很大很沉的词典,而“责任”是这部字典里最厚重的一页。
班主任的幸福在哪里,我时常反思这个问题。
也许它就在学生的一声问候中;也许它就在与学生的斗智斗勇中;也许它就在家长的赞许与领导的肯定中。
做一个既专业又幸福的班主任是我的追求,我也一直在为之而努力,努力是做好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和辛苦是不一样的,因为有着目标的努力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