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选修一改革部分)第一单元梭伦改革本单元高考内容标准: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一、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梭伦改革的背景——①公元前7末到前6世纪初,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是雅典城邦的主要矛盾。
其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为尖锐,使雅典社会政局动荡不安,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必要性)②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了改革。
(可能性)1、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①政治上:公民大会虽然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
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元老院拥有最高司法裁判权。
贵族把持了国家政权,包揽官职,制定法律,压迫平民。
平民政治上虽然享有公民权,但由于经济上处于贫困境地,实际上却无法真正参与国家政权。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了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剥削平民。
许多平民无力还债,被迫成为贵族的依附民。
他们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土地收入的六分之一交给债主,沦为“六一汉”。
所有的借款或租地都要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甚至被卖到海外以抵偿债务。
2、工商业的发展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的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奴隶劳动,成为工商业奴隶主。
工商业奴隶主原先大多出身平民阶层,尽管经济上富裕,但在政治上却没有地位。
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日益不满,开展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在政治上逐渐与平民站到一起。
3、解决危机的尝试贵族的专横和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
公元前631年,雅典发生基伦暴动。
这次暴动虽然最后被镇压,但给贵族统治敲响了警钟,雅典统治者后来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
例如把当时的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即德拉古立法。
这样的局部调整不可能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政治改革。
4、首席执政官梭伦梭伦改革的直接原因——萨拉米危机。
梭伦指挥雅典军队夺回萨拉米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从此走上了政治舞台。
公元前594年,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在这危急关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全权负责修订法律,进行了改革。
二、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缓和社会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改革的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梭伦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奴隶主贵族的自救运动。
三、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①根据这一法令,废除平民所欠一切债务;解放因欠债而沦为奴隶的公民;被卖到海外作奴隶的雅典公民有国家出钱赎回;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法令同时禁止以土地做债务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
②影响——改革打击了贵族势力,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并使因欠债为奴的平民重获土地和人身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经济上的独立,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还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影响: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实力;稳定了社会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的稳定;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巩固了雅典社会多元化社会格局。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梭伦把雅典所有公民按财产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
)(第一等级可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可担任除财政官以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可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也就是有选举权而无被选举权。
)(意义: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依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4、推行国家权力机构改革。
内容包括: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创立“四百人会议”;设立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
(梭伦从雅典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但第四等级没有当选资格。
“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意义:改革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提高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四、梭伦改革的特点和局限性1、梭伦改革的特点:带有“中庸”色彩;革命性;崇尚法制。
⑴“革命性”:触及土地占有关系和打破贵族专权⑵“中庸”: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又确认财产等级制度和保护贵族特权(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即局限性)2、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中庸原则,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五、梭伦改革的影响1、改革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经济上)2、改革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治上)探究:例题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贵族通过元老院的形式,控制着政治和宗教生活。
公民大会虽然存在,但权力很少。
许多雅典农民因为不能偿还债务而沦为奴隶,他们以自身为抵押向贵族借债。
农民们一次次地要求取消债务,将土地归还穷人,雅典似乎走到了内战的边缘。
雅典贵族对危机做出了反应,公元前594年他们选择了梭伦这位具有改革思想的贵族做首席执政官。
——(美国)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材料二除却欠债千家乐,重获自由万民祥,……挣脱枷锁出牢笼,海阔天空任翱翔。
——梭伦材料三我已将适当的权力给予民众,绝不会故意剥削或纵情泛滥,就是那些富有和高贵的人士,提出的忠告在于知耻和守分,执着盾牌我屹立在两派之间,双方的权利不可以相互侵犯。
——梭伦材料四雅典人之所以这时候邀请梭伦出来,是因为当时雅典正面临危机---贫富分化严重,富有者和贫穷者的分化正在激化。
……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白海军《光荣希腊》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目的。
(3分)(2)材料二的诗句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一重要举措?这一举措直接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3分)(3)材料三的诗句体现了梭伦怎样的改革理念?据材料四,归纳能够论证这一理念的重要举措。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的这一改革理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分)例题2.(2011年1月苏北四市期末25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
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3分)(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3分)例题3.(2011年1月南京模拟24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亦即抵押地产的标识。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甚至就在家乡,面临着主人的怪脾气发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材料二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等级等级名称财产资格分享的政治权利:第一等级500斗级年收入500麦斗以上可以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骑士级年收入达300麦斗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双牛级年收入达200麦斗可以出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日佣级年收入200麦斗以下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
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既然氏族制度对于被剥削的人民不能有任何帮助,于是就只有期望正在产生的国家。
而国家也确实以梭伦制度的形式给予了这种帮助,同时它又靠牺牲旧制度来增强自己。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
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
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一种所有制。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梭伦改革的措施,并指出它保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分)(2)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有何特点与作用?(5分)(3)据材料三,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的实质是什么?贵族出身的梭伦为什么会在改革中触犯贵族的利益?(3分)参考答案例题1.(10分)(1)表现:贵族专政。
农民(平民)社会地位地下;农民(平民)生活贫困,容易沦为债务奴隶。
(2分)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奴隶主统治。
(1分)(2)举措: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1分)作用: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让欠债为奴的平民重获土地和自由。
(2分)(3)理念:中庸(或折中、不偏不倚)(1分)举措:不平分富人的财产,但也让穷人得到实惠。
(2分)(4)影响:这一理念可以缓解矛盾,减少阻力,推动改革成功。
(1分)例题2: (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3分);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1分)(2)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2分)。
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1分)(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3分)例题3:(1)解负令(或废除债务奴隶制);(1分)人身自由。
(1分)(2)措施: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1分);特点:财产与政治权利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