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月考试卷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月考试卷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高一物理月考试卷第I 卷 选择题 共35分一.本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

选择符合题设要求的答案得3分。

不答或选错得0分。

1.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B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有两个共点力,其大小均为7N ,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不可能是A .0B .7NC .13ND .16N4.如图所示,光滑小球夹于竖直墙和装有铰链的薄板OA 之间,当薄板和墙之间的夹角α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则 A .小球对板的压力增大 B .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C .小球作用于墙的压力一定小于球的重力D .小球对板的压力一定小于球所受的重力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推一物体压缩一个原长为L 0的轻质弹簧,桌面与物体之间有摩擦,放手后物体被弹开,则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加速度为零,以后做匀减速运动B .弹簧恢复到L 0时物体速度最大C .弹簧恢复到L 0以前一直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变加速运动D .弹簧恢复到L 0以前的某一时刻物体已达到最大速度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满足题设要求。

请将符合题设要求的答案选出来。

其中选择全部正确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6.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它们的运动情况在v -t 图中由A 、B 表示,下述正确的是L 0 2 v /ms-1A .t =1.5s 时,B 质点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B .t =2s 时,A 、B 两质点间距离等于2mC .t =2s 时,A 质点的加速度比B 质点的加速度小D .在 t = 4s 时A 、B 相遇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A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2 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滑动摩擦力是在物体运动时才可以产生的,而静摩擦力是在物体静止时产生的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既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D .静摩擦力的大小只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9.如图所示,P 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面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 .P 所受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B .Q 所受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C .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D .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 的支持力10.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沿质量为M 的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 A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无摩擦力C .支持力大小为(M +m )gD .支持力小于(M +m )g选择题答题卡(请将选择题满足题设要求的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空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第II 卷 非选择题 共65分三.填空题:请符合题设的要求答案填在题设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本题共27分) 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时刻的关系应当是 ____________ A .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 .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 .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记数点。

0到6每相邻两记数点间各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S 1 = 1.40cm ,S 2 = 1.90cm ,S 3 = 2.38cm ,S 4 =2.88cm ,S 5 = 3.39cm ,S 6 = 3.87cm 。

① 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 1 =________ m/s ,v 2 = 0.21m/s ,v 3 = ________ m/s ,v 4 = 0.31m/s ,v 5=__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 在图中作出速度 —— 时间图像,并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 ___________ m/s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两根细绳越短越好B .同一次实验中结点O 的位置必须是唯一的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当作用力一定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砝码的托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 .实验数据处理时应作a —M 图象寻找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4.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计算出两个纸带的加速度后,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有关数值记入表中,如图,a /m·s -21.98 4.06 5.95 8.12 F /N1.002.003.004.00a /m·s -22.40 2.803.44 3.98 1/M (kg -1)0.500.580.730.83(1)请在给你提供的坐标纸上,根据题意及表格中的数据,建立相关的坐标系,标上相应的物理量和单位。

画出a— F 图像和a — 1/M 图像。

(2)根据图像可以判定:当M 一定时,a 与F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F 一定时,a 与M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论证分析与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果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从125m 高处自由落下一个相同的小钢球,当第11个小球刚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地面,g 取10m/s 2,求: (1)每个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2)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地面时第5个小球距地面的高度。

固定点 橡皮条16.(10分)汽车由静止开始以a = 1.0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后相距s = 30m 处的人以v 0 = 6.0m/s的速度匀速运动而追车,结果人没有追上汽车,求: (1)人运动3s 时与汽车间的距离;(2)在追赶过程中人和汽车间的最小距离。

17.(10分)如图所示,物体A 的质量为m = 5kg ,用与竖直方向成37°角的力F = 100N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着粗糙的竖直墙壁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已知:sin37°=0.6,g =10m/s 2) (1)墙壁对物体A 的支持力多大? (2)物体A 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如物体与墙壁间无摩擦,求F 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8.(10分)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 =10 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 =370角的斜向上方的F =100N 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2s 后撤去拉力。

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 0.5. (1)撤去拉力后物体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物体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大?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C , 2C , 3D , 4B , 5D 6ABC , 7BC , 8BC , 9CD , 10AD37°A F11.(1)A (2)0.17、0.26、0.31,图略,0.47-0.50 12.BC 13.ACD 14.(1)图略(2)成正比、成反比15.(1)221h gt =t=5s (2)s t T 5.010== 2)6(21T g h H -== 80m16.(1)m at 5.421s 21== m t v s 1802== 21s s s s -+=∆=16.5m(2)汽车速度v = v 0时,两者相距最近at v =0 ,t=6s ''21s s s s m -+=∆=12m17.(1)60N (2)0.5 (3)6m/s 2 方向竖直向上 18.(1)2.4s (2)26.4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