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
实施细则(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市容市貌,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和《xx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xx市主城五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
空港经济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晋宁区和其他县(市)、区参照本细则开展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拆迁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分为建筑废弃物和工程弃土。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统筹本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其职责是:
(一)负责全市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管理工作的宏观统筹、统一协调、行业制度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等工作;
(二)负责对各(县)市、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有关审批、执法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考评工作;
(三)督促辖区落实“两证、一书、一卡”管理制度。
“两证”是指《xx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xx市建筑垃圾消纳处
置核准证》,“一书”是指《xx市市容保洁责任书》,“一卡”是指《xx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
(四)对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行业协会进行业务指导;
(五)负责对上级督办的重点工程、跨县区的建筑垃圾运输、消纳处置工作进行协调,组织指导重大跨区建筑垃圾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六)负责组织实施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五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建筑垃圾“三化”管理工作和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的日常管理,其职责是:(一)贯彻实施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建筑垃圾管理的制度、规定;
(二)负责本辖区建筑垃圾运输核准和消纳处置核准。
具体开展本辖区《xx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日常办理工作;具体开展本辖区弃土消纳场、调拨点的审批有关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xx市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的审核、换发工作,按计划对新增渣运企业、新增渣运车辆进行审批,开展渣运企业、渣运车辆的日常监管及车辆年度复验工作;
(四)负责辖区内弃土产出施工工地、消纳场、调拨点的日常巡查监管;
(五)负责辖区内建筑垃圾运输处置违规违法行为的日常巡查及执法查处工作;
(六)负责组织实施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及辖
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条发改、规划、住建、国土、环保、水务、林业、园林、交运、交警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一)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水务、林业、园林等部门应当配合做好建筑垃圾处置场地选址和立项建设工作;国土、林业部门应按消纳场土地的性质或用途,及时接收城市管理部门移交的填满审批方量的消纳场,并督促经营单位做好后期的开发利用或植被修复工作。
(二)发改部门负责制定本市建筑垃圾运输、消纳处置费价格指导意见,开展消纳场的立项备案工作;
(三)住建部门负责督促外运建筑垃圾的施工工地落实“六个百分之百”等安全文明施工有关要求;负责在政府投资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中人行道地砖、路沿石,优先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资源产品;对其他建筑工程,倡导建筑垃圾生产的新型建材的利用。
第二章建筑垃圾审批管理
第一节建设垃圾外运处置审批管理
第七条建设施工工地是指建筑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园林绿化施工、房屋拆除施工、市政工程施工、修缮、装饰(公装)施工等施工现场。
建设单位为施工工地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管理的责任主体。
建设施工工地开展建筑垃圾外运工作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规划、施工手续或区(县)以上人民政府有关批准文件;
(二)施工工地周边按安全文明施工和城市管理有关标准设置围墙或围挡;
(三)施工工地进出口处必须按照住建部门“六个百分之百”要求进行硬化处理,设置车辆清洗池、沉淀池、过滤池及车辆清洗设备(即“三池一设备”)。
因施工场地条件限制,不能留有足够硬化路面,设置“三池一设备”的,应制定相应的保洁方案,设置冲洗设备,并取得住建部门的认可意见;
(四)建设单位应提交保洁合同,并与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签订《xx市市容保洁责任书》,将《xx市市容保洁责任书》放大设置于工地出入口处,并注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五)建设单位向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交《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书》并经审查核准。
《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书》内容包括:
.建设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消纳处置场地;
.建筑垃圾种类、数量及工程预定开挖作业时间;
.建筑垃圾运送时间及污染防治说明。
第八条建筑垃圾处置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付费”的原则,建设工程中建筑垃圾的运输处置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建设单位应当与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承运企业签订《承运协议》,不得将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业务转包给未取得建筑
垃圾运输资质的企业或个人。
第九条修缮、装饰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业主方应与具备资质的建筑垃圾承运企业签订《承运协议》,运输至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进行处置。
第十条建筑垃圾外运期间,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指定专人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在外运处置建筑垃圾前,须向所在辖区的交警部门申请办理《入城通行证》或运输路线审批意见,并到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办理《xx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方可外运处置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xx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所载内容为: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建筑垃圾承运单位、运输期限、产地、类别、运输线路、消纳处置场地、运输车辆牌号、负责人等。
第十三条《xx市运载建筑垃圾车辆排放、处置备案卡》按下列流程办理:
(一)建设单位建设工程在首次外运建筑垃圾前,须到所在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或通过网上审批渠道申报建筑垃圾产生量,接到申报后二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初审并核验建筑垃圾产生量和外运量。
(二)建设单位组织车辆开展建筑垃圾外运前,须按交警部门要求到辖区交警部门办理《入城通行证》或运输路线审批意见。
交警部门在接到车辆路线申报材料后,对条件齐全、符合规定的于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