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设计 11.19分析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设计 11.19分析
• 1、讲述法
• 含义:教师(幼儿)通过口头语言生动地叙述,说
明要讲解的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用于向 幼儿传授知识,还用于各种活动的组织。
• 表述方式:叙事、描述、解释 • 种类:根据讲述内容分为符合实际的讲述和创造性
讲述;根据讲述的心理过程分为凭感知讲述、凭记 忆讲述、凭想象讲述;根据讲述形式分为叙事性讲 述、有情节讲述。
• 案例2:手指按画“小鸭子”(中哥哥穿着黄颜色衣服先出来了(用大拇指蘸黄色颜 料并在纸上按出鸭子的身体),你们看,大拇指哥哥一个一个 分开站好了。 (2)小指妹妹穿上黄色衣服也出来了,有的站在哥哥的前面, 有的站在哥哥的后面,有的站在哥哥的上面,有的站下面(用 小拇指蘸黄色颜料在鸭子身体的上下左右各画出鸭子的头), 离大拇指哥哥不远。 (3)他们是一对好朋友,手拉手唱起了歌(用棉棒蘸颜料把鸭 的身体和头相连接) (4)小指妹妹可漂亮了,她头上戴着一只美丽的蝴蝶结(用棉 棒蘸橘红颜料在小鸭头顶上) (5)他们的“嘎嘎歌”唱的非常好,奖给他们一颗小豆豆。大 拇指哥哥说:“小指妹妹比我小,豆豆给她吃。”(用棉棒蘸 蓝色,在头中间点上眼睛)……
• 案例3:小白兔和大黑熊(大班) • ……欣赏《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教师引导幼
儿认真倾听音乐,从音乐的高低、快慢的变化上感 知音乐所塑造的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大黑熊 的音乐低而且慢,表现小白兔的音乐高而且快…… 欣赏法 • 此例采用的是 的方法。
• 案例4:侧面钻(中班)
• 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身体侧对障碍物,一腿
• 1、观察法 • 含义: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吸引幼儿感知客观事物 的一种方法。 • 种类: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 • 运用要点: • (1)观察前:确定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要求、拟定观察 步骤;熟悉观察对象;创造观察条件,提供观察对象。 • 看图讲述“小兔搬家”,观察画面(看);认识磁铁 (摸)。 • (2)观察开始:向幼儿提出观察目的,引起观察兴趣 (幼儿知道观察什么)。
弯曲,另一条腿伸向障碍物下,低头,随即将身体 重心由曲膝移向伸出的腿,收腿,起立…… • 此例采用的是 示范和讲解相结合 的方法。
• 案例5:纸盒玩具(大班) • ……教师逐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分析:这三辆车
是用什么纸盒做的?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 引导幼儿按纸盒造型思考:除了能做以上三种汽车 外,还能做什么?启发幼儿构思其他类型的车辆或 房屋、家具、船等…… 观察与范例相结合 • 此例采用的是 的方法。
• 要点:
(1)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深入浅出,必要时适当 重复 (2)语言准确、清晰、简练、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符合幼儿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能引起幼儿兴趣 (3)条理清楚,便于幼儿记忆。
• 3、谈话法
• 含义:用提问、答问、讨论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回答 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知识、巩固知识
• 5、欣赏法 • 含义:指教师指导幼儿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陶 冶情感的方法。 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 道德行为的欣赏:培养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理想情操 理智品质的欣赏:培养求知兴趣、科学态度、创造精神 • 欣赏法运用要点: • 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 激发幼儿强烈的情感反应(音乐活动欣赏“歌唱二小放 牛郎”、“小白兔与大黑熊”)。 • 培养幼儿欣赏美好事物的能力和鉴别真与假、善与恶、 美与丑的能力。
生变化。 (1)出示图片一,讲述小白兔碰见蜻蜓姐姐的情节(讲 解蜻蜓下雨飞的低的原因)。下雨前,空气潮湿,小 虫子翅膀沾水飞不高。蜻蜓捉虫子吃也要飞低 (2)出示图片二,讲述小白兔碰见小鱼的情节(讲解为 什么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下雨前,水下氧气 少,小鱼在水底闷的难受,只好游到水面上来透气。
此例采用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 类型:讲述实物、看图讲述、编故事
• 要点:
(1)讲述的语言正确、生动、形象、有感情,能引起 幼儿兴趣,并把握好语速、语音、感情色彩变化。 (2)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儿童化语言,幼儿能听懂 (3)讲述之前,教师交代讲述的要求;讲述过程,提 醒幼儿围绕讲述对象进行倾听、讲述 (4)倾听幼儿讲述,及时给与鼓励和帮助,切忌过多 干扰幼儿讲述。
• 2.演示法
• 含义:指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进行示 范性操作,使幼儿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 的方法。常与讲述法、谈话法一起使用。 • 例: 科学活动:“比轻重”、“认识水”。
• 种类: • 分步演示、连续演示、局部演示、对比演示、反复演示。 • 运用要点: • (1)面向全体幼儿,注意力集中在对象主要方面。
• (2)辅以简明扼要讲解。
• (3)演示技巧熟练、程序正确、动作清楚,速度适宜。
• 3、示范法 • 含义:教师通过自己或幼儿的语言、动作、声音或通过 经过选择的图画、剪纸和典型事例,使幼儿进行模仿学 习的方法,是各活动常用的方法。 (例:创编诗歌“春天”,体育活动“立定跳远”。) 示范法方式: 完整示范、部分示范、分解示范、不同方向示范等。
此例是谈话法
(三)实践类方法
• 含义: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设多种以幼儿为
主体的实践活动,训练幼儿各种感官,达到进一步 理解知识、巩固技能、加深记忆的教学方法。
• 优点:幼儿是学习主体。实践中反复练习、动手操
4、描述法
• 含义: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描绘、讲述所教授知识
内容的教学方法。
• 优点:唤起幼儿头脑中鲜明的表象和丰富的联想,
帮助幼儿理解事物,获得间接知识,发展形象思维 能力。
• 要点:
(1)语言绘声绘色、优美富有感情,把事物描述得生 动、具体、形象鲜明。 (2)描述有一定的顺序,可与观察相结合。
• 案例1:下雨前(中班) ……结合图片,讲解为什么下雨前小动物的活动会发
此例采用的是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 案例3:儿歌《我是小画家》(小班) ……讲解儿歌
教师:老师今天把这位小画家画的画给小朋友看看(出 示图片)。你们看看,他画了什么? 幼儿:绿绿的叶子、红红的花。 教师:这位小画家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幼儿:我是小画家,画的叶儿青又青,画的花儿红又大 教师:这位小画家可会画了,他又在画上画了两只蜜蜂 (出示两只“蜜蜂”,贴在花上)。小朋友 说说看, 蜜蜂在花上采蜜是怎样叫的? 幼儿:嗡嗡嗡……
地方。 • 教师出示正方形:这张纸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一样长、 四个角一样大,这种图形就是正方形。教师出示长方形:这张 纸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不一样长,相对 的两条边一样长,这种图形就是长方形。 • 让幼儿思考一下:正方形、长方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 不同的地方? • 此例采用的是 比较观察和演示、讲解相结合 的方法。
• 4、范例法 • 含义:按教学要求提供给幼儿一种可模仿的榜样。 • 范例包括有图片、模型、玩具、画册、实物标本以及教 师画的图画或做的手工、贴绒样品等。
范例法运用要点: 大小要让每个幼儿能够看清楚。 难易适中。 色彩鲜艳、画面清楚、形象突出、具有典型性。 范例多样化,有一定数量,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 教师运用范例一般不要多用,以免影响幼儿想象。
• 优点:容易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活
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要点:
(1)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 (2)所提问题经过周密思考,围绕主题、紧扣目标、 具体明确、富有启发性、逻辑性,既面向全体幼儿, 又照顾个别幼儿。 (3)教幼儿倾听问题,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培养回答 问题的能力和良好习惯。 (4)倾听幼儿回答,及时肯定、补充,做出明确结论, 鼓励幼儿向教师质疑。
分析下列案例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
• 案例1:认识蝴蝶(小班) • (在自然角)观察蝴蝶标本,让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教
师启发性提问:蝴蝶的身体像什么?蝴蝶头部有什么?蝴蝶身 体两侧有什么? 对个别物体进行观察 • 此例采用的是 的方法。
• 案例2: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中班) • ……拿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比一下,请幼儿说出它们不同的
第二章
第四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设计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的概述 含义: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法主要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活 动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其中既有教师 教的方法,也包括幼儿学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活动一般方法:
直观类:观察法、演示法、示范法、范例法、欣赏法 语言类: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描述法 实践类:练习法、操作法、游戏法、表达法、实验法 根据活动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
此例采用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 案例4:好吃的早餐(小班) 早餐之后……
教师提问(1)刚才早餐吃的什么(2)你好吃过哪些早 餐(3)你最喜欢吃的早餐(4)吃了早餐后感觉怎么样 这些问题可让幼儿自由结伴交谈,也可让全班幼 儿集 中谈。老师参与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运用提 示的方法,始终将幼儿注意力集中在早餐上,并逐步扩 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
• 2、讲解法
• 含义:通过口头语言向幼儿解释和说明知识、材料、
规定、要求等的教学方法。如说明观察对象的特征, 口头指示幼儿如何观察,解说操作方法。伴随演示、 示范、范例
• 作用:帮幼儿了解事物或现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
征,把不认识的事物转化为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 和巩固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的重要方法。
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方法有演示、示范、范例、讲解等。
以幼儿活动为主的方法有观察、游戏、练习、表达。 谈话法是教师和幼儿互相作用的方法。
• 二、理解各种方法的含义和运用要求 • (一)直观类方法: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配合讲述、 讲解向幼儿显现实物、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表演, 借以说明和印证所讲授知识的一类方法。 • 优点:直观法使幼儿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深刻的表 象,便于理解和记忆;集中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 兴趣,巩固所学习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