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血寒型月经不调的腹部推拿施术于( D )A关元B气海C中极D神阙(65%; 掌握)2、胸胁迸伤的推拿治疗原则,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活血散瘀B滑利关节C行气止痛D理筋整复(70%; 掌握)3、何谓推拿治疗原则( C )A寒因寒用B滋阴润燥C扶正祛邪D反治法(90%; 掌握)4、阴寒凝结型便秘辨证加减,宜直擦下列哪项以透热为度。
(C ),A腰骶部B背部膀胱经C背部督脉D腹部任脉(70%; 掌握)5、可用于所有类型发热的治疗手法是( A )A清天河水B推三关C运内劳宫D掐揉二扇门(75%; 掌握)6、推拿治疗急性腰肌扭伤不使用的手法是(C )A 按揉B 斜扳C 下肢后身扳法D 弹拨(50%; 了解)7、推拿治疗退行性脊柱炎,如果出现有下股牵痛者,可用下列哪项施于大腿后外侧和小腿外侧A 按法B 搓法C 擦法D 拿法( C )(89%;掌握)8、推拿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不宜选的穴位是(C )A肾俞B秩边 C 足三里D环跳D(95%; 掌握)9、原发性下腰椎侧弯则多见于:( D )A 腰三横突综合症B 急性腰扭伤C 腰肌劳损D 腰椎间盘突出症(30%;了解)10、在推拿治疗中,逆经重推脊柱,退六腑适用于治疗( B )A 表实热B 血分实热C 阴亏虚热D 气分大热(80%; 掌握)11、推拿治疗面瘫中,医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开始,经下列哪项至颊车,往返5~6遍。
A迎香 B 下关 C 太阳 D 听会( A )(80%; 掌握)12、肌肉痹证宜重按阿是穴,以患者下列哪项为度。
(C )A疼痛B痠胀C能够忍受D麻木(80%; 掌握)13、关于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内侧副韧带损伤时膝内侧副韧带牵拉试验阳性B推拿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C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时抽屉试验阳性D内侧副韧带损伤比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机会多(80%; 掌握)14、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作用不确切的是( C )A缓解梨状肌痉挛,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压迫B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C减少和预防粘连,扩张狭窄部D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80%; 掌握)15、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治疗不正确的是(D )A关节肿胀明显可穿刺抽液,包扎制动B将患部擦热C揉捻膝周围D强制屈膝(80%; 掌握)16、髂胫束损伤的推拿治疗方法不恰当的是(D )A擦热局部B弹拨髂胫束部C揉捻大腿外侧D肘拨阔筋膜张肌(80%; 掌握)17 、下列哪种手法不是郁证气滞痰郁型的辨证加减手法( B )A用点法或按法在肺俞、胆俞处治疗B指按揉气海、关元、三阴交C掌揉中脘穴D用点法或按法在天突穴处施术(80%; 掌握)18、不属于颈椎特殊检查方法的是:(A )A 挺颈试验B 挤压试验C 超外展试验D 深呼吸试验(80%; 掌握)19、腹壁反射中心不包括:( A )A 胸髓5~6B 胸髓7~8C 胸髓9~10D 胸髓11~12(80%; 掌握)20、向前弯腰时疼痛加重一般为下列哪项的损伤。
( C )A 筋膜B腰肌 C 棘上韧带D棘间韧带(80%; 掌握)二、多项选择题1、推拿治疗闭经的腹部操作手法有( BCD )A扌衮法B摩法C按法D揉法(30%;了解)2、分离试验,如患者能感到下列哪项疼痛减轻,即为阳性。
(BD )A 头部B 颈部C 后背D 上肢(60%;掌握)3、心血不足型心悸的治疗,采用在华位夹脊、心俞的下列哪项操作,施术5分钟。
A双手叠掌按揉B拇指弹拨法C虚掌拍打法D或用一指禅推法( A D )(30%;熟悉)4、食滞型胃脘痛用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在下列哪项穴。
(A D )A中脘B气海C神阙D天枢(45%; 掌握)5、推拿调整、疏通经络作用的大小与手法操作的下列哪项有关。
(ABCD)A 经络的准确与否B手法作用时间的长短C 手法剌激量大小D 穴位(或部位)的准确与否(50%; 掌握)6、伤食痛处方除了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之外还有下列哪项A揉天枢B分腹阴阳C摩腹D拿肚角(ABCD)(40%; 掌握)7、不用于治疗寒湿泻的手法是(BC)A推上七节骨B清大肠C清脾胃D揉外劳宫(25%;了解)8、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的推拿手法治疗用到的手法是:(ABC )A按法B揉法C擦法D拍法(40%; 掌握)9、痰火咳嗽重按下列哪项,使酸胀感沿经脉向上扩散。
(BCD)A阳陵泉B三阴交C太冲D行间(50%; 掌握)10、下列那些关节是构成肩关节的关节(ABCD)A.肩肱关节B.肩锁关节C.肩胛胸壁关节D.胸锁关节(70%; 掌握)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颈椎小关节紊乱不导致颈椎病(×)(50%; 掌握)2、推拿只能治疗假性近视而对真性近视无效(×)(60%; 掌握)3、胃中燥热型呃逆宜横擦八髎以透热为度。
(√)(60%; 掌握)4、肾气不足型佝偻病的推拿手法治疗中“推三关”的作用是补气行气。
(×)(80%; 掌握)5、胁痛手法治疗在背部操作时,医者用点法或按法在患者背部膈俞、肝俞、胆俞及压痛点处施术,每穴约3分钟,刺激要弱。
(×)(80%; 掌握)6、循径按揉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按压方向为沿脊柱由下至上按压腰骶部。
(×)(80%; 掌握)在推拿治疗中,拿揉肩井,运外八卦,可和一身气血。
(√)(65%; 掌握)8、膀胱湿热型癃闭宜直擦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
(×)(80%; 掌握)9、腕管综合征患者推拿治疗后,禁用固定方法治疗。
(×)(80%;掌握)10、尺骨鹰嘴滑囊炎多发于矿工及用肘部支撑用力的工种,所以又称矿工肘。
推拿治则是活血化瘀,多选用按、揉、擦等手法局部施术。
(√)(90%; 掌握)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肝阳头痛治疗时,推桥弓,从上而下每侧各推30次左右,两侧交替进行。
(70%;了解)2、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治疗牵拉回旋弹拨法: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腕部,掌心向前,另一手扶住患肩前内侧,用拇指抵住(肱骨小结节)内侧缘,两手用力作对抗牵引,同时将患肩外展至60°左右,前屈40°左右,随即将患肩迅速内旋,同时另一手拇指用力向外上方弹拨滑脱之肱二头肌长腱,重复3~4次,指下有跳动感,即示筋复原位。
(50%; 掌握)3、拾物试验时,正常时,应直立弯腰伸手拾起。
(70%; 掌握)4、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用。
(50%; 掌握)5、肱骨外上髁炎前臂伸肌紧张试验和密耳〈Mill〉氏试验阳性。
(80%; 掌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治疗原则、基本手法及早操作方法。
(80%; 掌握)答: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消肿。
基本手法:推、揉、拿、扳法。
操作方法:1).操作部位以局部为主,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
2).拿患侧胸锁乳突肌。
3).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进行数次。
4).再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
2、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循经揉法与急性腰肌扭伤的扌衮揉舒筋法的操作有什么不同?(80%; 掌握)答:1)慢性腰肌劳损的循经揉法操作是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深沉而柔和的扌衮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向下施术5~6遍,然后用掌根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
其手法作用力较重。
2)急性腰肌扭伤的扌衮揉舒筋法的操作是患者取俯卧位,自然放松。
医者站于一侧,用扌衮、揉等轻柔手法在局部施术3~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其手法作用力较轻。
3、股神经受损,临床常用哪几项特殊检查?是如何操作的?(80%; 掌握)答:1)股神经紧张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骨盆,另一手握患肢小腿下端,膝关节伸直或屈曲,将大腿强力后伸,如出现大腿前方放射样疼痛,即为阳性,表示可能有股神经根受压。
2)屈膝试验:患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
检查者一手按住其骶髂部,另一手握患侧踝部,并将小腿抬起使膝关节逐渐屈曲,使足跟接近臀部。
若出现腰部和大腿前侧放射性痛,即为阳性,提示股神经损害,并可根据疼痛的起始位置以判断其受损的部位。
4、推拿治疗中风的适宜时间、操作部位及手法特点是什么?(80%; 掌握)答:中风的病程长短与康复有直接关系,所以尽早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认为,病情基本稳定便可接受推拿治疗。
治疗应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指导,重点阳明经,其次是膀胱经,再配合对症取经,局部配穴。
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故在治疗中应视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手法的刺激量、操作时间和重点部位,特别要求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类和舒筋、松筋类手法较多,以促进功能的康复。
5、内、外侧副韧带损伤手法治疗的异同。
(80%; 掌握)答:内侧副韧带损伤:A患者正坐床边,两腿屈膝下垂。
助手坐在患者伤侧,双手固定住大腿下端。
医生半蹲于患者正前方,一手由膝外侧用拇指、食指扣住髌骨,拇指按住内侧副韧带受伤处,余三指在腘窝部拿住伤膝,另一手则由内侧握住伤肢踝部,轻轻环转摇晃6~7次。
B医生站在伤肢外侧,用拿膝之手按住伤处,握踝之手与助手相对用力拔伸。
C医生将伤肢屈曲盘膝,大腿外展、外旋,足跟尽量靠近健侧腹股沟部,用拿膝之手的拇指推捻伤处。
D将伤肢拔直,用捋顺法、揉捻法、散法按摩舒筋。
2)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侧卧床上,伤肢在上,助手固定大腿下端。
医生用一手拿膝,拇指按在伤处,另一手拿踝,作小腿的摇法后与助手用力相对牵引,然后将膝关节屈曲,同时撤去助手,医生尽力使其髋、膝关节屈曲,拿膝之手的拇指用力向膝内侧归挤按压,将伤肢拔直,最后医生用拇指在伤处进行捋顺、捻散法按摩舒筋。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共10分)1、简述肩关节周围炎推拿治疗的操作方法。
(80%; 掌握)答:1)松解放松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侧,用一手托住患者上臂使其微外展,另一手用扌衮法或拿揉法施术,重点在肩前部、三角肌部及肩后部。
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旋外和旋内活动,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粘连松解。
2)解痉止痛法:接上势,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依次点压肩井、秉风、天宗、肩内陵、肩贞、肩髃各穴,以酸胀为度,对有粘连部位或痛点施弹拨手法,以解痉止痛,剥离粘连。
3)运动关节法:接上势,医者一手扶住患肩,另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由小到大。
然后再作肩关节内收、外展、后伸及内旋的扳动。
本法适用于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者,具有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
4)舒筋活血法:接上势,医者先用搓揉、拿捏手法施于肩部周围,然后握住患者腕部,将患肢慢慢提起,使其上举,并同时作牵拉提抖,最后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3~5遍,以放松肩臂,从而达到舒筋活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