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案例分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华明示范镇位于东丽区中北部, 紧邻天津滨海新区,是国土部第一 批“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华明示 范小城镇项目自2006年4月全面启 动,2007年试点项目完工。 华明示范镇的建设成就得到了 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荣膺“全 国十大和谐宜居乡镇”称号、2008 年度中国住房和城市建设部广厦奖 及2009年度世界不动产联盟FIABCI 优秀奖等。 2008年4月,经众多海内外专 家评审,华明示范小城镇在全世界 87个城市108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 出,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 市最佳实践区。
1.区政府组织编制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 报上级政府审批。 2.组建小城镇开发建设投资机构,作为融资机构,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负责 小城镇建设。 3.区政府向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小城镇建设用地周转指标,用于小城镇建 设,后以原村庄宅基地整理复垦后的土地予以抵还。 4.拟迁入小城镇的村民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以宅基地换取新建小城镇住房的申 请。村民委员会制定村民宅基地置换住房办法提交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民 委员会与村民签订以宅基地换房的协议。村民委员会与小城镇开发建设投资 机构签订本村村民以宅基地换房的总体协议。 5.农民住房建成后,由小城镇开发建设投资机构交付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 委员会进行分配。 6.农民搬迁完成后,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村民对宅基地(包括村庄建设用 地)进行整理复垦,由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7.复垦的农用地除用于抵还建设示范小城镇借用的建设用地指标外,其余的 建设用地指标,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经批准可以调剂使用。
农民 “市民”
案例分析
示范镇解决了几个城乡统筹建设的难点
2.破解了土地制约瓶颈,节约了大量土地 根据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镇统计,该镇建设涉及的 12个村庄共有宅基地12071亩,建设示范镇只需8427亩 (还迁房与土地出让)就能实现还迁住宅建设和平衡建设 资金,可以节约建设用地4000亩。
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宅基地换房”土地平衡数据 土地用途 还迁房用地 出让所需用地 复耕土地面积 通过置换节省 的待利用地
问题与思考
农地(生产、 生产资料) 农民
就业 保障 城市土地 市民
“宅基地换房”的价值等式
思考与结论
华明示范镇的土地综合整治中,重要的“土地换保障”思路是对城镇化进程中失 地农民唯一可靠和可持续性的安置模式。 只有失地农民用土地换回了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才 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案例分析
———天津东丽区华明示范镇
汇报小组:李强、王雅宁、喻鑫 2014年1月8日
目录
案例背景
案例简介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结论
1.2005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印发 《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 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 见》,天津市成为增减挂钩的试点。
2.空客A320项目落户东丽区,东丽 区有五个村要整体撤村。 3.国家及天津市连续出台一系列优惠 政策,成为东丽区实施宅基地换房这 一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发展的跳板。
面积(亩)

4951
6400
4000
案例分析
示范镇解决了几个城乡统筹建设的难点
3.解决了资金问题
成立了国有全资公司,在国家开发
银行贷款20亿元,而经过测算,贷款的
偿还完全可以通过土地增值收益完成, 并未给政府、农民集体增加负担。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
老保险、住房补贴等资金主要来源于土 地征收补偿、土地出让金返还和市、区
两级政府的税收返还。
案例分析
示范镇解决了几个城乡统筹建设的难点
4.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建设、促进集体经济组织发展
华明示范镇宅基地复垦设施农
业园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
观光农业,该园区位于津汉公路两 侧,占地2126.7亩,拟建二代节能 温室573栋,智能连栋温室2栋, 形成生态景观带、水景生态休闲区、 现代农业观光区、设施种植区、农 产品加工配送区和设施葡萄区“一 带 五 区 ” 的 新 格 局 。
思考与结论
天津 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土地综合整治的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适时利用国 家的方针政策,当地充分的财政支撑及示范镇本地居民的支持,综合分析华 明示范镇建设的实施过程包含了很多思想理念,这些理念指引土地综合整治
按规划有目的、科学合理的顺利开展。
华明示范镇土地综合整治实践的实质: “农民+农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城镇居民+城市土地+就业+保障+市民的 生活方式与观念”
案例简介
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原则
1.承包责任制不变 2.可耕种土地不减
3.尊重农民自愿
4.以宅基地换房
案例简介
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过程
编制规划实施 计划并报批 组建开发建设投资 机构 建设用地周转指 标申请
村民、村委会、政 府三级签订协议
搬迁、复垦
村民选房
归还用地指标
案例简介
案例分析
示范镇解决了几个城乡统筹建设的难点
1.实现城镇化目标
3.6万人住进新楼房 农民家庭财产增加; 每人补偿7㎡商业用房指标, 相当于每人每年实习至少 3000元收入。
原有宅基地 估价2—5万 90多㎡,价 值40多万
生活方式由农民转变为市民; 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农民社 会保障和就业问题,保证农民 真正过上“城里人”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