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

毕业论文题目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学院光伏学院专业光伏材料应用与加工技术姓名代承林摘要: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节能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洁净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合理、高效利用是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其中,代表太阳能应用最尖端、最有潜力的光伏发电将是节能建筑的主角。

联合国能源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

本论文尝试从技术性和美学性两方面入手,提出在建筑方案阶段就将光伏板纳入构思中,根据光伏板对光照的要求,利用光伏板特殊的颜色、肌理、构造与建筑进行整合,使之成为建筑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总结了大量国外成熟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实例的基础上,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促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观点入手,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原理、类型、方式点和要求,介绍了薄膜光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及优势,列举了一些国内外案例,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建筑;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LED;一体化目录(一)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与影响 (2)(二)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 (2)2.1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与原则 (2)2.2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原则 (2)2.3为什么要光伏与建筑一体化 (3)2.4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类型 (3)2.5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 (4)2.6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10种形式 (6)2.7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系统工作原理 (6)(三)光伏建筑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 (7)3.1光伏建筑系统的设计计算 (7)3.2太阳能光伏建筑系统的安装 (8)(四)非晶硅薄膜电池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中的优势 (9)4.1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越性 (9)4.2 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尤为迅速 (9)4.3 非晶硅薄膜电池 (10)(五) 国内相关工程介绍 (10)5.1 德国柏林火车站 (10)5.2 威海市民文化中心 (10)5.3 青岛客运中心 (10)5.4 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 (11)5.5 北京辉煌净雅大酒店LED多媒体动态幕墙 (12)(六)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将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新能源 (12)(七)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任重道远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引言: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节能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洁净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合理、高效利用是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

其中,代表太阳能应用最尖端、最有潜力的光伏发电将是节能建筑的主角。

联合国能源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资产面I临重新溢价,金融版图随之悄然改写,与之相伴的还有国际油价的跌宕起伏。

伴随金融危机恐慌心理的蔓延,影响金融危机的因素扩大。

能源安全,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及深入研究的课题亦被提上议事日程,世界各国从保护国家安全角度,制定和调整本国的能源战略。

为了对付世界性的能源、环境、金融等危机的影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清洁新能源,并把太阳能发电作为首选发展方向。

美国奥巴马新政府将新能源列为振兴经济、化解危机的重要对策;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替代传统能源的战略发展方向,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多个欧盟国家及日本相继出台新政策,强化部署发展太阳能产业;中东产油国纷纷把传统能源产业利润转投太阳能光伏产业;印度、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台实质性的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新政策。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09年3月19~20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时反复强调:“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也明确强调:“太阳能电池是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工业的重要向”。

之后,国家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于3月23日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推出了大幅度补贴示范性光伏发电项目的政策。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009年5月21日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讲话指出:“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

综合考虑国内外情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现实的切入点。

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很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2009年6月1日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讨论稿已完成将适时出台,新能源规划有3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第二个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持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提升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力”。

这项“金太阳”工程的重点内容将是以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支持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

把新能源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其明显的连动效应,并由此引发了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界空前高涨的“光伏积极性”。

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主题带动下,一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风暴正在全国各地掀起。

2004年~2007年底,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增加了43.7%,而中国更是猛增了77倍,2007年底我国电池产量达l 088MW,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国。

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光伏生产企业,已形成具有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产业链条。

与世界其他各国的光伏产业相比,中国的光伏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几乎是完全依托于国外的市场而起来的。

尽管国内太阳能电池产量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却依然缓慢,绝大多数太阳能面板用于出口,国内消费量占比非常小,产业和市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中国光伏产业是近几年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但由于它的原料、市场甚至设备都严重依靠国际市场,使其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对于98%的市场都在国外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国外市场的任何波动,都会在国内掀起巨大的波澜。

阴沉的经济环境也阻断了光伏企业到国外融资的渠道,一旦资金与市场的大门同时被关上,国内一些光伏企业可能会……休克”,甚至……死亡”。

国内太阳能电池光伏产业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洗牌”过程。

太阳能电池光伏企业已面临投资过热,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国内却只有少数的几家企业在做,尤其是做大规模、大型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太阳能应用国内也只是刚刚起步,海外市场更需要推广的也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TV),因此,建筑光伏一体化也就拥有了逆势而上的海内外市场前景。

(一)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与影响1.1 光伏建筑一体化对于房地产发展的近期影响:(1)通过推广初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光伏建筑的推广。

(2)光伏建筑的迅速增加,由于刚才那种一体化的推广结果光伏建筑会迅速增加,由此带来光伏发电量的增加可望在近期内引入量化的发电指标,特别是零能耗的建筑指标,建立科学化的建筑物、评价体系,使群众具体感受到光伏建筑的实惠所在,带动起群众性的光伏建筑的热潮。

(3)这种群中心的光伏建筑的热潮,将推动一梯化光伏建筑的市场迅速发展扩大,以期在较段的时间内达到临界的容量,为建立自动化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块制造生产线打下市场基础。

1.2 光伏建筑房地产的发展道路:(1)初级的一体化的设计能够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应尽快予以产业化,以促进一体化光伏建筑的推广和发展;(2)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光伏建筑房地产的发展,为尽早建立自动化的建筑模块生产线创造市场基础条件。

(3)一旦一体化光伏建筑的自动化制造生产线开始发挥作用,建筑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就会推动光伏建筑房地产产业迅速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不仅自己发展成为大产业,还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全面迅速地发展。

(二)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2.1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定义与原则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mV)技术即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或结合到建筑上的技术。

BIPV即Building Photovoltaic,其不但具有外围护结Integrated构的功能,同时又能产生电能供建筑使用。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简称BIPV)是“建筑物产生能源”新概念的建筑,是利用太阳能可冉生能源的建筑,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建筑。

所谓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根据节能、环保、安全、美观和经济实用的总体要求,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建筑的一种体系进入建筑领域,纳入建设工程摹本建设程序,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设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同步后期管理,使其成为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的一种理念、一种设计、一种工程的总称。

2.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原则(1)生态驱动设计理念向常规建筑设计的渗透建筑本身应该具有美学形式,而PV系统与建筑的整合使建筑外观更加具有魅力。

建筑中的PV板使用不仪很好地利用了太阳能,极大地节省了建筑对能源的使用,而且还丰富了建筑立面设计和立面荚学。

BIPV设计应以不损害和影响建筑的效果、结构安全、功能和使用寿命为基本原则,任何对建筑本身产生损害和不良影响的BIPV设计都是不合格的设计;(2)传统建筑构造与现代光伏工程技术和理念的融合引入建筑整合设计方法,发展太阳能与建筑集成技术。

建筑整合设计是指将太阳能应用技术纳入建筑设计全过程,以达到建筑设计美观、实用、经济的要求。

BIPV首先是一个建筑,他足建筑师的艺术品,其成功与否关键一点就是建筑物的外观效果。

建筑应该从设计一开始,就要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巧妙地将太阳能系统的各个部件融入建筑之中的一体化设计,使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

(3)关注不同的建筑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合适的比例和尺度:PV板的比例和尺度必须与建筑整体的比例和尺度相吻合,与建筑的功能相吻合,这将决定PV板的分格尺寸和形式。

PV板的颜色和肌理必须与建筑的其他部分相和谐,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统一,例如,在一个历史建筑上,PV板集成瓦可能比大尺度的PV板更适合,在一个高技术的建筑中,工业化的PV板更能体现建筑的性格。

保温隔热的围护结构技术与自然通风采光遮阳技术的有机结合:精美的细部设计:不只是指PV屋顶的防水构造,而要更多关注的是具体的细部设计,PV板要从一个单纯的建筑技术产品很好的融合到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之中;(4)建筑的初始投资与生命周期内光伏工程投资的平衡综合考虑建筑运营成本及其外部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