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目前翡翠的价格走势及市场消费情况_戴铸明

谈目前翡翠的价格走势及市场消费情况_戴铸明

第13卷 第1期2011年 3月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Jour nal of Gem s and G emmology
V ol .13 N o .1
M ar . 2011
收稿日期:2010-01-04 修回日期:2011-01-17
作者简介:戴铸明(1957-),男,产品质检及研究专业,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珠宝玉石、金属材料及建材产品的检验与质量研究
工作。

谈目前翡翠的价格走势及市场消费情况
戴铸明
(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
中图分类号:F 768.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8-214X (2011)01-0057-02 珠宝行业作为一个因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与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相融相通的行业,近30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目前,在云南省尤其在昆明市的正规珠宝店中,可以说已经基本不存在以假充真的情况,但珠宝的价格,特别是翡翠的价格问题,则日益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

翡翠在市场中的价格与以往的相比,到底怎样?是所有对翡翠感兴趣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虽说“黄金有价玉无价”,但对于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作为商品的玉器来说,玉应该是有价的,只是其价格不可能确定为某一个具体的数值,而应是一个范围。

与其它商品相比较,翡翠的价格范围有不小的弹性。

在不同的场合,玉价的弹性较大也是合理的。

譬如说,在不同地区、不同档次的珠宝店中,相同或相近的翡翠饰品肯定存在着价格差异:对于低档翡翠,相差几十元(人民币,下同)很正常;对于中档翡翠,相差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也很正常;对于中高档翡翠,相差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同样正常;然而对于高档或特级翡翠来说,由于不同的地点、时间及经营场所,其价格相差就要更多。

笔者认为,玉器的定价如果完全没有一定的规律和根据,只强调玉器价格的不确定性,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最近几年,翡翠的价格变化很大,其主要特征是:低档翡翠的价格基本稳定或有所下降;中低档翡翠的价格稳中有升;中档翡翠的价格有较大的上升并仍有上升的空间;中高档翡翠的价格明显上升;高档或特级翡翠的价格一直呈快速的上升态势。

总之,中档和高档翡翠不但能保值,且能较大程度地升值。

以中低档翡翠为例,10年前透明度(“水头”)、光泽尚可的油青种翡翠手镯的价格约为
800~1200元,现在500~1000元也能买到;1999年,在昆明珠宝市场上,笔者曾购买了一只透明度、光泽尚可的粗豆种翡翠手镯,花费了1000元,但如今同等质量的翡翠在同样的地点仅用六七百元也可买到;一只巴山玉手镯,10年前可值五六百、八九百元甚至更高,而如今仅值一二百元。

还有,少数家庭藏有清代、由先辈留下的带绿、透明度和工艺一般的翡翠饰品,其在几百年或几十年前普遍被人们认为很贵重,并作为传家宝。

而现在拿出来比较后不难发现,其质量一般,目前与其同档次的在市场中普通存在,且价格也不高。

当然,现在市场中的同类翡翠制品缺少了历史、人文、情感等价值因素,所以价格不高。

中、高档翡翠的特征是质地(“种”)好,透明度佳,净度高,无瑕疵或微瑕疵,有一定的颜色如绿色、紫色等,工艺精良;其整体感觉通灵、高雅、清秀,很协调。

该档次的翡翠适合白领阶层或有一定经济实力、有品位的人士佩带。

中、高档翡翠的价格年年增长,近3年来,以每年高于30%(尤其是高档翡翠),上涨的势头强劲。

据统计,2007年至2008年初,玻璃种、冰种翡翠的价格比1999年的几乎翻了三番!2010年,中、高档翡翠的价格则涨得更猛,甚至有失控、使行业内的人都看不懂的现象。

例如,在2010年6月的昆明交易会上,一只微透明(“水头”较干)、带有瓜皮绿的翡翠手镯的成交价为2.5万元,但在仅隔一个多月的2010年7月10日~19日中国昆明泛亚石博会上,同样颜色和品级的翡翠手镯,其成交价则为6万~8万元。

目前,价格5000~50000元的翡翠饰品在大中城市里尤为走俏。

高档、特级翡翠的特征是质地好、绿正、透明
DOI :10.15964/j .cn ki .027jgg .2011.01.018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11年 
度好、净度好,主要为老坑种、老坑玻璃种翡翠,而特级翡翠是老坑玻璃种中的上品。

由于高档、特级翡翠是玉石中最美丽、最具欣赏价值的珍品,其资源十分稀少,且越来越少,故其价格只涨不跌。

据相关资料统计,特级翡翠的价格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近20年时间内,上升了近3000倍。

1981年,我国珠宝消费开始复苏时,在云南腾冲市场上卖价仅为20元至30元的满绿翡翠饰品(戒面、挂件等),到了1999年昆明世博会期间,其成交价就达到了6万~9万元,简直使人惊叹!当前,高档、特级翡翠制品的价格在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千万以上。

以这样的价格成交的例子不单单在拍卖会上,在翡翠市场中,也常有发生。

也许有读者会问,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石的资源应是越来越少,玉器的价格肯定是看涨,即现在的玉价应该比以前高,而为什么目前翡翠的价格有跌有涨、有升有降,该观点有什么根据和道理?笔者认为,其根据是翡翠市场的真实状况。

首先,缅甸的翡翠资源并没有枯竭。

前几年,地质界、珠宝界的专家到缅甸考察,得出了其翡翠(尤其是中、低档翡翠)矿藏量仍很丰富的结论;第二,缅甸的翡翠开采已由以前原始的、小规模的、工具简陋的人工开采到现在较大规模的机械化开采,翡翠原料的产量大增,低档翡翠原料的价格有所下降。

中低档翡翠原料稳定,但由于市场需求不旺,故其价格也不高;第三,部分翡翠饰品的制作工艺已由原来落后的、小作坊式的、低效率的制作方式,提升为运用高科技含量的设备进行高效率、高质量、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后者的制作成本大大低于纯手工的。

目前,低档、中低档翡翠制品有供大于求的趋势,而中高档的翡翠却有着难寻难觅的感觉;第四,中低档翡翠原料不少,但高档、特级翡翠原料很少甚至微乎其微,而市场对高档、特级翡翠的需求则越来越多,故其价格持续上涨、只涨不跌是必然的趋势。

近几年,翡翠价格涨得快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翡翠价格上涨的必然性、行业以外游资的大量涌入。

当然其中确有炒作的成分,但如果没有必然性作为支撑、没有大量游资使需求猛增,仅仅靠炒作是难以长时期使翡翠价格保持上涨势头的。

也有人把翡翠的价格上涨现象比作当年的兰花和普洱茶,这是明显错误的认识,兰花和普洱茶资源很多,生生不息,可收藏的时间也不可能长久;好的翡翠资源很少,不能再生,难逢难遇,且“一石在手,天长地久”,价值自然不会下跌。

翡翠价格上涨成为必然的因素是:缅甸翡翠的价格上扬影响了我国翡翠市场———缅甸加强了对翡翠资源的控制,限量开采,限制玉石出境,规定以拍卖的方式卖出翡翠原料,使其成本大增;翡翠是不可再生资源,好东西越挖越少,价格也会越来越高;我国消费者对中、高档翡翠大力追捧,从而刺激其价格上涨。

同时,我国珠宝市场越来越规范,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自己喜爱的翡翠,使得翡翠的需求增加;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后,物价、加工等费用增长是必然的趋势;随着翡翠科技文化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翡翠有了清楚的认识,对中国玉文化中的积极观念持认可态度,爱玉、赏玉、藏玉成为一种业余的人生追求或时尚......,在科研质检保障、经济支撑和文化熏陶的多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购玉、戴玉,翡翠的价格自然也就上涨了。

与此同时,在翡翠价格快速上涨的诸多原因中,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防范或恐惧心理、是中国有产阶层的剩余货币寻找保值、增值或投资项目,从而助推或抬高了翡翠的市场价格。

近一两年来从事煤碳、矿产、房地产、建筑及加工业等行业的老板,有不少涌入珠宝界特别是翡翠界。

这些人的特点是对翡翠业了解不多,但凭着对市场经济的感觉、对以往翡翠价格变迁历史的总体了解,在发财愿望的驱动下,钱多气粗胆量大,敢于出大价钱,敢于“赌石”,敢于抢购“高档货”。

有的加工业的老板就认为,传统的加工业只能赚取不多的加工费,且技术难度大、工艺过程复杂、加工周期长,而如果一开始就囤集上游原料,特别是囤集翡翠原料,其原料价格的上涨可能使企业在不费力气的情况下,利润实现成倍增加。

由于这一部份“圈外人”的参与,使得翡翠投资与收藏存在着非正常现象,其市场价格失衡。

正如有专家所言:原料比成品贵,面粉比面包贵,业内经营翡翠成品的商家叫苦不迭,更使部分消费者望而生畏。

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在对翡翠市场总体看好的前提下,笔者建议,作为收藏者和投资者,在购买或加入翡翠行业前,应多学习、了解一些专业知识,明辨所购之物是否有投资价值,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多几分审慎。

翡翠行业里鱼龙混杂,有的爱好者自身知识、修养、经验不够,一不注意难免会掉进陷阱。

作为工薪阶层的翡翠珠宝爱好者,更应该理智对待翡翠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

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