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2.1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处较低水平 2.1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处较低水平
1979-2002年,GDP年均经济增长 %, 年 年均经济增长9.4%, 年均经济增长 为世界经济奇迹.但是 年人均GDP 7997 为世界经济奇迹.但是2002年人均 年人均 元(世界银行《2003年发展报告》:2001年 年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 年发展报告 年 GNI 890美元,在所列举的 美元, 美元 在所列举的200个国家和地区 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中居世界138位)(比较:世界低收入 位)(比较: 经济中居世界 比较 国家43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1860美元,高 美元,中等收入国家 美元, 国家 美元 美元 收入国家26510美元). 美元). 收入国家 美元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 经济地理学 李 小 建
河南大学
1.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近期发展特点 2.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背景 3.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特点 4.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1. 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近期 发展特点
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的新近发展中, 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的新近发展中, 经济学家侧重于空间分布和均衡的经 济学研究,强调收益递增, 济学研究,强调收益递增,运输成本 和其他贸易互相依赖等概念, 和其他贸易互相依赖等概念,地理学 家则侧重于从社会,政治和文化角度 家则侧重于从社会, 研究经济地理现象以下分析主要依据 地理学家的成果
(3)网络与根植性
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根植的网络关 年代中期以来, 年代中期以来 系对企业空间的影响成为经济地理学家重 要研究领域之一.该学派力图通过研究邻 要研究领域之一. 近性,根植性,隐含知识和学习, 近性,根植性,隐含知识和学习,合作网 络,来解释经济地理中的空间集聚现象. 来解释经济地理中的空间集聚现象. 在研究中,侧重于组织理论和社会学方法. 在研究中,侧重于组织理论和社会学方法.
4.区域集聚和集群 区域集聚和集群
9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5.干预(调节)论和 干预(调节) 干预 管制 6.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经济
9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9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Nigel Thrift, Ash Amin Erica Schoenberger Trevor Barnes,Roger Lee Jeffrey Boggs, Harald Bathelt
(6)文化与经济
以上观点有一些已经涉及从文化角度进行经 济地理学研究. 近期国际经济地理学中的" 济地理学研究 . 近期国际经济地理学中的 " 文化 转向" 更进一步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转向 " , 更进一步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一些 学者认为, 经济空间只有放置于文化, 学者认为 , 经济空间只有放置于文化 , 社会和政 治关系之中, 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 其中" 治关系之中 , 才能很好地加以理解 . 其中 " 文化 经济" 得到不少地理学家的关注. 经济 " 得到不少地理学家的关注 . 其研究视野非 常宽泛, 包括公司文化( 公司的规范, 常宽泛 , 包括公司文化 ( 公司的规范 , 习俗及非 正式规则特征) 企业知识( 正式规则特征 ) , 企业知识 ( 公司自己拥有的知 识 ) , 组织学习, 创新型产业等的区域特征, 学 组织学习 , 创新型产业等的区域特征 , 习型区域等. 习型区域等.
(4)区域集聚和集群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业组织方式的 变化, 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空间格局中 新的集聚和集群现象, 新的集聚和集群现象,引起了经济地理学 家的关注.这种集聚和集群的特殊企业组 家的关注. 鲜明的专业化,特殊的区位特点, 成,鲜明的专业化,特殊的区位特点,以 及内部复杂的关联性, 及内部复杂的关联性,促使经济地理学家 在研究中借鉴管理学,演化经济学, 在研究中借鉴管理学,演化经济学,制度 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 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
(5)干预(调节)理论和管制 干预(调节)
干预(调节) 干预(调节)理论源于法国政治经济学 管制是90年代英语国家社会科学中最关 派,管制是 年代英语国家社会科学中最关 键的术语之一.干预(调节) 键的术语之一.干预(调节)主要指政府对 市场的干预,管制则不仅限于政府(如非政府 市场的干预,管制则不仅限于政府( 组织,半官方机构,私营公司,压力群体等) 组织,半官方机构,私营公司,压力群体等); 在组织间关系上, 在组织间关系上,管制指相关组织的合作形 而不是上下控制关系. 式,而不是上下控制关系. 经济地理学家借用相关理论,研究干 经济地理学家借用相关理论, 预和管制的空间意义. 预和管制的空间意义.
(3)社会科学特性
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在上世纪前末期的研究中, 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在上世纪前末期的研究中 , 侧重于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强调数学理性推理. 侧重于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 , 强调数学理性推理 . 近20年来的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借助人文社会 年来的新经济地理学, 年来的新经济地理学 科学的方法论, 强调经济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科学的方法论 , 强调经济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 并引 用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 用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 , 来分析其对经济空间 问题的影响. 问题的影响 . 如劳动地域分工中借用马克思主义生 产关系理论, 产关系理论 , 新产业空间中借助经济学中的柔性生 产概念, 产概念 , 网络研究中借助社会学家的社会根植性概 等等. 念,等等.
杂乱无章, 太破碎, 充满着方方面面的竞争, 杂乱无章 , 太破碎 , 充满着方方面面的竞争 , 根 本不能给予简洁的展示. 本不能给予简洁的展示. 需要说明, 需要说明 , 新近由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推进的 经济地理研究, 十分注重数量模型分析, 经济地理研究 , 十分注重数量模型分析 , 用数学 语言来严谨地说明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 语言来严谨地说明分析对象的因果关系 . 这与地 理学家的新近研究形成了对比. 理学家的新近研究形成了对比.
表1 近20年来国际经济地理学主要理论观点 20年来国际经济地理学主要理论观点
主要理论 1.劳动地域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 2.柔性专业化和新产 柔性专业化和新产 业空间 3.网络和根植性 网络和根植性 兴盛期 80年代 年代 80年代 年代 主要贡献者
Doreen Massey, Gordon Clark
1.2主要特点 1.2主要特点
(1)解释学理论构建 ) (2)非规范性和非精细性 (3)社会科学特性 )
(1)解释学理论构建
研究, 据 Barnes研究 , 上世纪早期 , 中期的 研究 上世纪早期, 区位论以及50, 年代的数量革命 年代的数量革命, 区位论以及 , 60年代的数量革命 , 均以 认识论( "认识论(epistemology)理论构建"为主, )理论构建"为主, 所强调的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反映. 所强调的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反映. 近 20 年 的 理 论 性 成 果 , 以 " 解 释 学 ( hermeneutics) 理论构建 " 为主 , 强调 ) 理论构建" 为主, 更加灵活,开放和自由的探索方式.与 " 认识论理论构建" 相比, 它具有如下不 认识论理论构建 " 相比 , 同:
①反对依据固定的和决定性的原则 (foundations);(认识论则拥护这些原则) ; 认识论则拥护这些原则) 激励实验活动和使用不确定术语; ② 激励实验活动和使用不确定术语; ( 认识 术语有确切含义) 论:术语有确切含义) ③ 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影响研究者的判断, 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影响研究者的判断, 影响理论构建; 认为区位不相关) 影响理论构建;(认为区位不相关) ④保持对话,以商讨性的态度处理理论与实 保持对话, 践的关系;( ;(确定性地认为理论是反映世界 践的关系;(确定性地认为理论是反映世界 的最终结果). 的最终结果).
新经济地理学?
地理 学家
社会 政治 文化
互相借鉴
经济地理学发展
经济 学家
经济量化分析 新经济地理学 地理经济学
1.1理论进展及主要观点 理论进展及主要观点 1.2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1.3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1理论进展及主要观点 理论进展及主要观点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柔性专业化和新产业空间 ) (3)网络与根植性 ) (4)区域集聚和集群 ) (5)干预(调节)理论和管制 )干预(调节) (6)文化与经济 ) (7)关系论或关系转折 )
(7)关系论或关系转折
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对经济地理的 影响. 影响.认为经济活动的各种参与者和它们相 关作用关系所引起的经济地理发展和变化过 年第2期 程,应该成为研究的中心.如2003年第 期 应该成为研究的中心. 年第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专集讨 》 论关系经济地理学. 论关系经济地理学.
(2)柔性专业化和新产业空间
侧重于从生产技术变化入手, 侧重于从生产技术变化入手,研究其 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从福特主义大宗生 产转向后福特的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产 产转向后福特的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 品顾客化,出现了新的产业空间.转包, 品顾客化,出现了新的产业空间.转包,中 小企业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企业 小企业快速发展, 集聚,成为该学派的主要研究议题. 集聚,成为该学派的主要研究议题.受制度 经济学的影响,该学派研究中, 经济学的影响,该学派研究中,十分关注交 易成本对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易成本对产业空间格局的影响.
1.3存在问题 1.3存在问题
(1)主要来自英美地理学家 ) (2)主要依据发达国家实际 ) (3)发展中国家急需的经济地理学 ) 理论十分薄弱
2.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背景 2.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背景
2.1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处较低水平 经济快速发展但仍处较低水平 2.2独特的经济发展特点 独特的经济发展特点 2.3人口,资源,环境关系 人口,资源, 人口 2.4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