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摘要: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
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学好化学非常重要。当前高中教师教学过程中
只为应试,盲目灌输的知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效
率急剧下降。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力求找出适合
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提出,为中国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鲜
的血液和契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纷纷采取了相关措施,以顺应时
代的要求和新课标的思想内涵。然而,高中化学课堂依然存在很多
的弊端和漏洞。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高中化学教学的方
法。
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说明学习结果,在教学活动之前,师生双方都应
明确教学目标,以使教学、学习活动有的放矢。明确具体的教学目
标有利于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同时也为教学评价提
供了依据。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学习更
好的但有区别的教学内容,使不同的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得到充分
的满足,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方面都得到发展。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把握好
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不能随意扩展。例如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的有
机部分突出了基础知识,强化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等方面的联
系,而对于这些知识更深层次的研究应留在选修模块中,否则会违
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热爱学生的真诚,以“爱”感人,
以“爱”化人。可以这样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没有
爱,也说不上什么成功的管理方法;没有爱,也不会有良好的教育
成果;没有爱,更谈不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打交道的第
一件事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从了解学生个体出发,以“熟悉”
形象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指
导和关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教师丰厚、广博
的知识和修养,方能以“博”服人,以“德”育人。因此,教师的
施教能力,德能并举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年龄与学生的
年龄有差距,这往往成了师生沟通的一道障碍,如果我们教师能打
破年龄障碍,就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感情融合,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有效性,就是通过学生的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来实现高效
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无
论是从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是从教材的编写风格角度,都需要教师运
用兴趣化的教学策略。兴趣化的教学策略可以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
极性调动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营造竞争的氛围,引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
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晚会、化学展览会等活动。这
些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有用
的,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精心设计提问内容,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
桥梁和媒介,也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切入点。课堂教学中恰
当的提问,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进行
课堂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出具有启发性
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跳一跳
摘得到果子”,使他们处于不断的积极思维状态,向“最近心理发
展区”前进。
另外,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还要注意被提问对象的学习能力差异,
设计各种层次的教学问题以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
们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注意避免成绩较差的同学因回答不出难题
而产生自卑感,还要注意及时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产生的“思维
火花”,为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
在动力。
五、突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另一方面就是开展探究式学习,它是高中学生学
习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
科学研究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探
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探究式学
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探究式学习的
起点和落脚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传统的教学
是教师做实验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新课程理念下的
实验,是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探究。要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学生参
与设计,不断改进实验方案,多动手,多进行操作,充分发挥化学
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钠与水反应产物的判定
时,过去靠教师讲实验,教学效果很差。新课改后,我让学生自己
选择试剂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
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实现了学习方式由被动
接受式向探究式的转变,培养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学生主动发问,比教师设疑、学生解惑更有意义,是学习过程
中的一个飞跃,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学
生设疑并处理好“问”与“教”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在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
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二是着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方法的
训练。
提高新课程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更新教育理念,
合理选用教学策略,在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教
师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
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6.
[2]瞿正东.探究性实验——成就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性[j].中学
课程辅导高考版,2010,(2).
[3]郅武强.浅谈高效课堂中导学案的编写与实施效果[j].学周
刊,2011(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