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学考集市】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第2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答∶语言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手段,它的产生是人类传播摆脱动物状态的决定性的一步。

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

其原因分析如下∶(1)劳动中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它使互相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

这种相互协作需要凭借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由此产生了对语言的需要。

(2)劳动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正是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发达,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终于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而在这个过程中,脑髓和感觉器官也不断趋于发达。

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正是在这种永不枯竭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走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的。

综上所述,正是劳动产生了对语言的需求并促进了语言产生所需要的人类器官的发达。

因此是劳动创造了语言。

2.人类语言具有哪5个特点?答∶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

日本著名生物学家水野为武曾经对人类的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信号进行过详细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人类语言的5个特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答∶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说,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一些根本的特性∶(1)人类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动物的信息传播只是一种本能行为或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他们只能理解具体的和眼前的事物,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而人类语言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2)人类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人类语言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构的事物,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3)人类语言具有发音的经济性人类的语言以有限的几十种元音和辅音,配之以声调变化,能够组合成数十万以上的语音单词。

这说明,人类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传播能力。

(4)人类语言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动物的信号系统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

人类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新含义和新的表达方法,并且能够将声音语言转换成文字或其他符号体系加以记录和保存;人类不仅创造了自己的生活语言,而且创造出了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以及以手语、计算机语言为代表的各种人工语言。

语言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

综上所述,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的特征。

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能动改造的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义世界。

4.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答∶从语言产生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传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四个发展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就是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当然,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是有其局限性的,它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

因此,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惟一的传播手段。

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地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如结绳记事,用燃放烟火保持远距离联络等。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

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文明发展阶段。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它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文字的产生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地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

(3)印刷传播时代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

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

这种情况,直到印刷时代到来之后才有了改变。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

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今,印刷媒介已经高度普及,书籍、报纸、杂志等出版物作为人们每天获得信息、知识、娱乐的基本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

(4)电子传播时代伴随着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电子传播的重要意义表现在∶①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

电子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距离不再成为人类沟通信息的严重障碍。

②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

它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③电子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这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并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这个过程,是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的历史,也是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不断趋于复杂化的历史。

5.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答∶(1)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文字。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它是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

从文字的出现开始,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发展。

(2)文字的产生具有的重要意义。

①文字打破了时间对人类传播的限制。

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

②文字打破了空间对人类传播的限制。

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承。

文字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有利于文化的积累和习得。

④文字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地推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这种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使得大规模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成为可能。

⑤文字的出现改变了口语时代的社会结构。

由于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这种以听觉为基础的传播决定了拥有高超记忆的人成为社会中的特权人物,掌握了社会的控制权。

而文字的产生打破了这种社会秩序,读写能力构成了人类社会中的最重大的知识垄断,只有极少数有机会掌握这种技艺的人才能成为统治者。

6.试论述中国的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答∶(1)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印刷传播是人类传播进程的一大转折,中国的印刷术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①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提供了技术基础。

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

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就制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

1045年,宋代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到了元代和明代,中国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锡、铜、铅活字。

②推动了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法的发明。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经蒙古人传到东亚和西方各国,15世纪40年代,德国的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标志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的新时代③信息大规模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德国工匠古登堡在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

(2)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①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迅速跨越了人力生产而进入机械动力和电力生产的阶段。

②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③印刷事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它本身也日益成长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7.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答∶电子媒介为人类带来的变革不仅仅是空间和速度上的突破。

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子媒介还在另外三个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随着摄影、录音和录像技术的进步,人类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

这两个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使人类文化的传承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总之,他们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

(2)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电脑兼有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功能,其信息处理的速度快、精度高,记忆也比人脑更加牢靠和准确。

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这个革命性变革为人类传播所开创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其意义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3)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数字技术把分散发展的文字、音声、画面、影像媒介都整合到一个有机互联的传播系统中,迎来了多媒体传播的新时代。

8.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答∶媒介进化是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