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七、其他要求
安装完毕后,需在柜门元件的下方、网板元件上方或下方对应的线槽盖板、电机及其接线端子的外壳上粘贴标签,并在标签写明对应的电器代码编号。
在本技术要求中未提及的事项,均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八、检查及验收标准
表2电气控制实验控柜验收记录表
序号
检查项目内容及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结果
安装人
验收确认
1
元器件安装牢固可靠。
8
配线容量规格符合图纸规定。
对照安装要求,检查导线线规格是否符合规定。
9
线束敷设应做到平直、牢固、整齐。
打开线合检查线束敷设有没做到平直、牢固、整齐。
10
套管上的编号字迹清晰,方向一致。
对照线路图,检查接线头的编号套管有无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11
线束绑扎缠绕牢固均匀,符合工艺要求
检查线束缠绕是否牢固,绑扎是否整齐
4、三相交流L1、L2、L3分别用黄、绿、红三种胶皮颜色的1.5mm2或1.0mm2BVR线。工作零线(N线)用蓝色胶皮的1.5mm2或1.0mm2的BVR线,保护接零线(PEN线)用绿黄双色胶皮的1.5mm2的BVR线。直流正极用红色胶皮的1.5mm2或1.0mm2BVR线,直流负极用蓝色胶皮的1.5mm2或1.0mm2BVR线。
12
个
ND16-22DS/4(绿、红各6只)
3
交流接触器及辅助触头
6
套
CJX2-12、F4-11
4
交流继电器及插座
10
套
JZX-22F
5
漏电断路器
1
只
NM1LE-100S/3N300
6
二极断路器
5
只
DZ47-60/2P C16
7
三极断路器
4
只
DZ47-60/3P D16
8
热继电器及插座
3
套
NR-25
用手摇摇检查线槽是否安装牢固,平直、美观,盖板规格是否符合工艺要求,且缝隙小。
5
引出线端子编号及排列秩序符合图纸要求。
对照图纸检查其引出线端子编号及排列秩序是否符合其本身的要求。
6
导线采用接头连接。
检查导线是否有采用接头连接,是否连接牢固可靠。
7
导电压紧螺栓符合规定。
检查各元件导电压紧螺栓是否牢固可靠。
(2)漏电断路器安装在柜体右侧孔内,用4个φ6的螺栓螺母加盖板固定。安装前先要连接好导线。
(3)把线槽按相应尺寸进行切割。倒角处切成45O的斜口(附图7)。两根长线槽垂直安装于网板的两侧。四根短线槽水平方向安装。用M4螺栓把线槽固定在网板上,需加装平垫和弹簧垫。安装位置见附图7所示。四个直角对接处的线槽盖板处理方法见附图5所示,目的是保证无缝隙,看上去美观、整齐。
18
仪表及万能转换开关工作正常
通电时,检查电压表是否正常指示,拨动万能转换开关,是否正常切换。
19
柜体内外清洁,内部无遗留杂物
检查其柜体内外是否清洁,内部是否留杂物。
20
柜体及门锁完好如初
检查柜体内外是否平整,有无锤印,门锁是否完好。
附图1柜体结构和布局
附图2网板
附图3柜门电器安装布局图
附图4上段柜门电器接线图
(2)然后用螺栓和螺母将网板安装在柜内的框架上,螺栓数量不少于8个,螺栓直径为φ8。需加装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加强抗振性能。
2、电器配置
见表1所示,表中所列为一个柜内的电器品种及数量。可以按要求,增加或减少柜内电气元件的种类和数量。
表1电器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型号及规格
1
按钮
12
只
(绿、红各6只)
2
指示灯
五、电气控制实验柜的网板和电器配置安装
1、网板安装要求
(1)为了在网板上固定线槽,须先在网板上钻孔,钻孔位置见附图7所示。钻头采用硬质合金,钻孔直径φ4。由于不锈钢材与普通钢材的特性不同,电钻运行速度不易过高(转速最好低于800r/min),钻孔时用湿毛刷接触钻头冷却,以防高温损坏钻头。上侧沿水平方向钻孔2个,左右两侧沿垂直方向各钻孔3个。
三、整体结构
柜体尺寸:800×500×2000(长×宽×高,单位:mm)。柜体外形尺寸见附图1所示。柜体正面柜门分为三段,均可独立开关柜门。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背面一个柜门。正面和背面柜门打开角度可达180度,柜门在180度处可固定。
柜内分上、中、下三段,上段部位为仪表和转换开关安装区域,仪表和转换开关直接安装在柜门上。中段部位为低压电器安装区域。柜门上安装按钮和指示灯。其他电器则安装在柜内网板上。网板大小为1300×780(长×宽,单位:mm),网板外形尺寸见附图2所示。下段部位为电机安装区域,电机安装在带有滚轮的托盘上,便于整体抽出。控制柜右侧面安装电源总开关,该开关带漏电保护功能。控制柜底安装4个脚轮,其中2个为带刹车制动装置的脚轮,以便柜体移动和固定。
四、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制作材料及加工要求
1、柜体
柜体采用2mm厚冷轧钢板制作,内部采用角钢及其他加强筋,来增强柜体的强度和满足相应的功能。柜体在表面涂覆前,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进行除油、除锈、酸洗磷化等表面处理,保证涂覆材料在柜体上的附着力达到标准的规定值。柜体内外表面涂覆采用喷塑工艺,要求涂覆层厚度均匀、附着牢固、色度一致。喷塑颜色由用户选定。
上述器件的安装必须牢固,不得有松动迹象。
六、线路连接要求及步骤
1、按附图4所示进行上段柜门电压和万能转换开关的线路连接,导线采用1.5mm2或用1.0mm2的BVR线。三相交流L1、L2、L3分别用黄、绿、红三种胶皮颜色的导线。线头两端装1.5—4或1.5—3的U形接头和热缩管。
2、按附图6所示进行柜门按钮、指示灯的线路连接。导线用1.0mm2或0.5mm2的BVR或BV线,线头两端套上白色异形管,按附图6要求在异型管上编号。线头两端装1008型管式接头。按钮的常闭触头、常开触头的连接导线分别用两种不同胶皮颜色的导线。走向相同的导线用塑料套管和绑扎带缠绕捆扎成束。
附图5线槽盖板直角对接处的处理
附图6中段柜门电器接线图
附图7网板上电器布局图
附图8柜内电器及电机接线图
行程开关的连接与编号规则:
15、16—SQ1的常开触头;17、18—SQ1的常闭触头。
19、20—SQ2的常开触头;21、22—SQ2的常闭触头。
23、24—SQ3的常开触头;25、26—SQ3的常闭触头。
3、按附图8所示进行漏电断路器、二极、三极断路器、、变压器、开关电源、TB1504型接线端子、TC604型接线端子、三相异步电机的线路连接。导线用1.5mm2或用1.0mm2的BVR线,线头两端套上白色异形管,按附图4要求在异型管上编号(二极、三极断路器的进线端、漏电断路器、TC604、保护接零端不编号)。线头两端装1.5—4或1.5—3的U形接头和热缩管。二极、三极断路器之间的导线连接采用桥接方式。桥接方式见附图10所示。线束缠绕套管并用绑扎带扎牢。
9
行程开关
4
只
YBLX-K1
10
变压器
1
台
NDK-100
11
开关电源
1
个
S-100-24
12
交流电压表
1
个
6L2/450V
13
交流电流表
1
个
6L2/30A
14
万能转换开关
1
个
LW5D-16
15
三相笼型异步电机
3
台
Y71M1-4Y E2
16
PLC
1
台
三菱FX1S-30MR
17
三相电源插头
1
个
380V/16A
27、28—SQ4的常开触头;29、30—SQ4的常闭触头。
附图9行程开关接线图
附图10断路器的桥接方式
附图11三相四孔插头的连接要求
设计内容学生学习心得
本次实验课程共两周课时,从实验第一节理论讲解和课程安排,再从领取实验器材,识别电路原理图,做线,接线,安装相关配件,调试,经过两周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电气控制实验柜的安装及验收。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我几乎参与了整个实验的各个环节。同时我发现很多的问题,虽然以前经常用这个实验柜做实验,但并不完全了解,这次实验之后真的让我长进了很多。有好多的东西,只有我们去试着做了,才能真正的掌握,只学习理论有些东西是很难理解的,更谈不上掌握。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中,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把理论课上学到的东西在实际中运用起来,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同时,感谢蒋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能够顺利的完成此次实验。
用手摇摇各元器件看其有无松动现象,并检查加装平垫和弹簧垫。
2
元器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符合要求
对照元件线路布置图,观察其各元器件安装的位置是否和图纸所标的一致,元器件有无歪斜和损坏现象。
3
卡轨安装牢固可靠,排列层次分明。
用手摇摇各导轨看其有没松动现象,检查其连接是否紧密牢固。
4
线槽安装牢固、平直、美观,盖板规格符合工艺要求。
仪表安装孔尺寸,指示灯和按钮均按照电器的标准尺寸开孔。根据订货方提供的开孔数量和要求,进行具体的设计。要求布局美观、符合规范、操作方便。安装开孔位置须经订货方确认后,才能实施。
2、网板
采用1.5mm厚不锈钢板。网板的各边平直、表面平整、无翘曲。具体要求按有关标准执行。网板能够适应各类电器的安装需要,不会因这类安装而使网板发生变形和损坏。按附图2中所示在不锈钢板上冲制网孔,网孔分布均匀,冲孔处毛刺清除干净,表面抛光。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论文)
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班
学号: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