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农校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果树 项目一 感受生活中的果树
教学目的:1、学生主动学会果树综合信息调查、收集及分析;
2、学生积极掌握果树生产的特点;
3、学生能为自家果树生产找问题、提建议;
教学重点:果树生产特点;
教学难点:给自家果园诊断;
教学用具:当地果树生产发展资料、果树专业户典型材料、互联网、调查表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直观法
板书
原平农校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树 项目二 到果园去认果树
教学目的:1、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树体基本结构;
2、学生主动了解果树生长结果特性和栽培管理措施;教学重点: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用具:当地主要树种生长发育正常的结果树,枝、芽实物或标本或图片(标本、影像资料);记载用具,修枝剪、绘图用具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自学法
1 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代表果树如苹果(或梨)、桃、葡萄、核桃、枣等观察其树冠、树性,进一步巩固、验证和比较任务一的内容。
2 选择树冠完整的乔木类果树如苹果,对照图1-2观察果树地上部的基本结构,明确主干、树干、中心干、主枝、侧枝、骨干枝、延长枝、枝组、辅养枝、一年生枝、二年生枝和多年生枝,新梢、副梢、春梢和秋梢,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果台和果台副梢,长、中、短枝,徒长枝、叶丛枝,直立枝、斜生枝、水平枝和下垂枝,叶芽和花芽,纯花芽和混合芽,顶芽和侧芽,单芽和复芽,潜伏芽和早熟芽。
(2)枝组。
枝组是指着生在各级骨干枝上、有两个以上分枝的小枝群。
枝组按体积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枝组;以所含枝条多少和疏密程度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枝组;以分枝情况不同分为多轴式和单轴式枝组;以着生部位不同分为背上枝组、背下(后)枝组、侧生枝组;以着生方向分为直立枝组、水平枝组、下垂枝组、斜生枝组等等。
(3)辅养枝。
着生在树冠中的非永久性大枝称为辅养枝。
3 分别挖掘不同类型果树的完整根系,在果树下挖根系观察沟制作土壤剖面
1.对照图及实物观察根系形状、结构、垂直根、水平根,其中,根系的结构注意观察主根、侧根、须根。
进一步观察须根的即生长根、吸收根、过渡根和输导根。
2.在土壤剖面上观察不同类型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根系分布与土壤的关系。
根据观察结果明确以下重要概念:
1.主干果树根颈到第一主枝之间的枝段为主干。
通常可用周长、直径或横断面积表示。
测量主干粗度一般在距地面20~30cm处,或主干的中点。
2.树冠果树主干以上由枝叶构成的部分称为树冠。
树冠的
形状称为树形。
树冠伸展的范围称为枝展或冠径,一般以树冠的纵、横径平均计算,用cm或m表示。
(1)骨干枝。
骨干枝是指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枝。
包括中心干、主枝和侧枝。
树冠中央直立生长的骨干枝称为中央领导干,也称中心干或中干。
中心干是主干垂直向上的延伸,它与主干合称为树干。
着生在中心干上的骨干枝称为主枝。
蔓性果树的主枝称为主蔓。
着生在主枝上的骨干枝称为侧枝。
各级骨干枝先端的一年生枝称为延长枝。
着生在延长枝附近,长势与延长枝相当的枝称为竞争枝。
4 巩固与辨别。
以果树某一部分为例,分别比较不同树种间在名称及性质上的差别。
1.枝条。
按照枝条的性质和功能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
营养枝通常指只着生叶芽的一年生枝,如苹果、梨、桃等;挂图挂图
板书
花芽的标准进行判断,再观察内部结构进行验证。
然后修订
判别标准,再进行识别,并体会大小年因素对花芽外形的影
响,直至基本准确为止。
以同样方法识别苹果不同品种的花
芽。
板书挂图2 观察花芽分化
1.花芽分化时期切片观察以苹果或桃为材料,对照挂图、
幻灯片,观察其各个分化时期的切片,并理解其特点描述。
以苹果为例,各个时期特征如下:
叶芽期。
生长点狭小、光滑。
生长点内均为体积小、等径、
形状相似和排列整齐的原分生组织细胞。
分化始(初)期(花序分化期)。
分化开始,生长点变宽,突
起,呈半球形,而后生长点两侧出现尖细的突起,此突起为
叶或苞片原基。
花原基分化期(花蕾形成期)。
生长点变为不圆滑,并出现突
起的形状,在苞叶腋间出现突起,为侧花原基;原中心的生
长点成为中心花的原基。
苹果中心突起较早,也较大,处于
正顶部的突起是中心花蕾原基。
萼片分化期。
花原基经过伸长,增大,顶部先变平坦,然后
中心部分相对凹入而周围产生突起,即萼片原始体。
花瓣分化期。
萼片内侧基部发生突起,即为花瓣原始体。
雄蕊分化期。
在萼片内侧,花瓣原始体之下出现突起(多排列
为上下两层),即为雄蕊原基。
原平农校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认识树 项目三 了解果树的生命
教学目的:1.学生能准确辨别果树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物候期;
2.提供某一生育时期的果树,学生能确定其特点,确定管理目标。
教学重点:果树物候期、果树生长发育特性。
教学难点:果树物候期、果树生长发育特性。
教学用具:果树年生长发育周期性变化录像片;某一树种物候期观察记载图表;土壤调查及温度、光照、水分等观测用仪器和用具;当地
气象与土壤资料;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的实例或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理论联系实践法观察法
板书
观察记载。
1.萌芽期
从芽开始膨大,鳞片颜色变浅而松动、错开直至松开,先端幼叶露出或花蕾伸出为止。
多数北方落叶果树要求日平均温度达5℃以上,土温达7~8℃时,经过10~15d后才能萌芽。
2.开花期
从花蕾的花瓣松裂到花瓣脱落为止。
果树生产上常以单株为单位将开花期分为初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和谢花期4个时期。
通常桃10℃以上,鸭梨14~15℃,苹果17~18℃,枣18~2 0℃进入开花期。
3.新梢生长期
包括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加长生长从叶芽萌发后露出芽外的幼叶彼此分离后开始,至新梢顶芽形成或停止生长为止,分为开始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缓慢生长期3个阶段。
新梢旺长期是果树叶幕形成期,也是果树全年需肥水临界期,还是树体营养转换期,即树体由利用贮藏营养逐步过渡到利用当年制造的营养。
果树的加粗生长自上而下开始,其强度亦自上而下加大,即春季新梢最先开始,依次是一年生枝、多年生枝、侧枝、主枝、主干、根颈,秋季则按此顺序依次停止。
4.果实发育期
果实发育从授粉受精后坐果开始,经果实膨大到果实成熟为
止。
坐果是授粉受精后,子房及其他部分生长发育形成果实的现象。
通过经过细胞分裂期、组织分化期、细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4个阶段。
在此期间,会出现3~4次花、果脱落的现象。
即花期的落花,谢花后2周左右的早期生理落果,6月中上旬的生理落果(又称“六月落果”)和采前落果。
5.落叶休眠期
落叶从秋季叶片发黄、叶柄基部形成离层,到叶片脱落。
一般在日平均气温降到15℃以下,日照短于12h以下开始落叶。
果树落叶后进入休眠期,直到次年春季萌芽为止。
果树的休眠期分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自然休眠需要一定低温,如扁桃需0~7℃低温下200~500小时,桃为500~1200小时,苹果、梨为900~1000小时。
3果树主要生长发育特性观察
1.芽的异质性
在芽的发育过程中,由于树体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形态和质量上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萌芽力与成枝力
一年生枝条上的芽能够萌发的能力,称为萌芽力。
萌芽力用萌芽率表示。
萌芽率是枝条萌芽数占该枝条总芽数的百分率,萌芽率(%)=萌芽数/总芽数×100%。
成枝力指枝条上的芽萌发后能抽生长枝的能力。
成枝力用抽
生长枝的数量多少表示,一般抽生长枝数2个以下者为弱,4
个以上者为强。
可在秋季或冬季选择二年生枝为对象,进行
统计计算。
3.顶端优势
选择直立生长或趋于直立生长的二年生以上枝条,从剪口下
第一个枝梢开始依次测量其长度、粗度,观察其生长势情况
,理解顶端优势。
再分别观察弯枝后顶端优势转移现象、水
平枝顶端优势分散现象
果树的顶端优势
1.直立枝,顶端易萌发旺枝
2.水平、斜生枝,多萌发中、短枝
3.
向下弯曲枝,弯弓顶端易萌发旺枝
4.干性、层性
果树中心干的强弱及其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干性。
树冠中各
类枝条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称之为层性。
挂图任务三 了解果树与环境
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形条
件、生物条件。
其中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是决定
果树生存及质量的关键因素。
步骤1以当地主要果树为对象,通过收集资料列表比较其要求
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条件。
2农业环境条件与果树生长发育关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