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栽培校本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苹果果实品质的含义及优质果品应具备的条件。
2.掌握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3.掌握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4.了解专用于提高果实品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用法。
5.了解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方法、采后分级和处理技术。
教学重点:1.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2.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技术。
教学难点:1.苹果园土壤管理方法。
2.留果量的确定、疏花疏果方法。
3.套袋的时期与方法4.适期采收技术。
教法方法:1.讲授2.“套袋方法”用实物演示,并让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效果,纠正错误。
课时: 8教学内容:第一节苹果四、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一)苹果果实品质的含义苹果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品质、鲜食品质、贮藏品质和加工品质等诸方面,由许多因素决定。
1.外观品质(1)果个适中(2)果形周正(3)色泽艳丽(4)果面光泽度高2.鲜食风味品质(1)含糖量高(2)含酸量和糖酸比适当(3)香味浓(4)硬度适中3.贮藏品质4.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二)苹果园土肥水的优质高效管理1.果园土壤管理(1)生草法:即全园种草或行间带状种草。
草的刈割管理:草应进行刈割管理,一般每年2~4次。
刈割下的草,可随时扬到果树树冠下或全园撒匀,遮盖在草留的茬上也无妨。
生草园果树施肥:一般追肥施在果树下或随灌溉水施。
带状生草时,施基肥可在非生草地带施生草园植保:生草种类的选择与刈割时期应与保护天敌一起考虑。
清园:冬前果园清园不易做得很干净,所以生草园果树刮皮、剪除病虫枝、摘纸袋、摘叶等,应尽量随手收拾,集中销毁或深埋。
另外,早春草皮与果树同时喷石硫合剂,以灭除病菌或越冬虫卵。
生草的更新复壮:一般5~10年更新一次。
(2)免耕法:免耕和施用除草剂原则现代果树生产中的免耕法,是在人们承认果园有一定量的草生长,有利无害的前提下实施的。
对果园杂草种类、数量应有清楚的了解。
正确选用除草剂了解各种除草剂性能,结合果树情况正确选用除草剂。
除草剂的施用时期只要杂草不影响果园通风透光,两次除草即可。
主要在两个时期使用:一是春末夏初,二是秋初。
(3)覆盖法:即用覆盖物覆盖全园或部分面积,其目的是土壤保墒,提高地温、灭草或改善树冠下部光照状况等。
技术要点:春季覆膜应在开花前,勿太早太迟;可行内带状覆盖,也可行间带状覆盖或“轮作”;风大的地区,覆盖要多压土;山坡地注意勿引起积水,水土流失;夏季最炎热时和雨季可撤膜,秋季再覆上;覆膜多年,应注意增加土壤施肥量,尤其是有机肥。
秸秆覆盖可用麦秸、豆秸、谷糠、玉米秸、山草等,覆盖全园或带状、树盘状覆盖。
2.苹果园施肥本节介绍的苹果园施肥技术,以果园生草为前提条件,即幼年果树行间种植产草量很高的绿肥作物或生草,在果树幼年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基础上,果树进入盛果期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达1.5% ~2.0%。
(1)施肥时期:基肥秋季是最佳施用期。
追肥是补充性施肥,以速效性无机肥(化肥)为主。
(2)施肥种类和数量:最科学的依据是苹果树叶分析结果。
有机基肥施入量应在总施肥量中占60% ~ 70%以上,才能保证高产、优质和稳产。
追肥也要参照土壤的养分含量与供肥特性。
如盐碱地果园,土壤缺铁,应从改土上解决,光靠施肥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一些苹果园缺硼、铁、锌,一般由叶面喷肥进行缓解。
“因树施肥”,应随树的品种类型、砧木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3)施肥方法环状(轮状)施肥放射沟(辐射状)施肥全园施肥条沟施肥根外施肥包括枝干涂抹或喷施、枝干注射、叶面喷施等,生产上以叶面喷施的方法最常用。
近些年苹果生产上开始喷施营养剂。
营养剂只能是辅助性施用,不能单靠它增产和改进品质。
3.苹果园水分管理(1)苹果园灌溉的最佳时期:我国苹果主要产区在北方半干旱地区。
如果一年两次,应当在谢花后坐果期一次、秋末冬初一次(封冻水);如果一年灌溉3次,可在第一次灌溉后4~6周时加一次。
(2)苹果园灌溉的最低量:最低灌溉量,应使50~80cm厚的土壤湿度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上,并保持一定时间。
(三)苹果花果的优质高效管理1.提高坐果率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的理论途径有三:一是保证足够数量的优质花能正常开放,并充分授粉受精;二是保营养和水分的供应,使受精的花朵和幼果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满足花果正常的生长发育;三是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
生产上,提高坐果率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1)配置足量的适宜授粉树(2)高接花枝与挂罐授粉(3)人工授粉(4)花期放蜂:蜜蜂每公顷放1.5箱(每10亩放1箱),壁蜂每公顷约放3000头(每亩放200头左右)。
壁蜂活动能力强,是蜜蜂的80倍左右。
人工授粉蜜蜂授粉(5)花期喷肥:苹果盛花期喷布0.3% ~0.5%尿素加0.4%~ 0.5%硼砂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提高坐果率。
(6)花期和幼果期防冻:树干涂白发芽前灌水果园熏烟(7)花前复剪:节约树体的养分和水分,并有利于集中供应,因而能保证正常的花果发育,提高坐果率。
2.疏花疏果在气候条件比较稳定,花期不易出现霜冻的苹果产区,推广“以花定果”技术。
在花期气候件不稳定的情况下,从安全、稳妥方面考虑,可采取疏蕾、疏花、定果三个步骤。
(1)留果量的确定:中型果品种的叶果比为30:1~50:1;大型果品种为50:1~70:1;小型果品种为30:1~40:1。
(2)按距离留果的具体做法:红富士壮树壮枝果间距一般为20cm左右,弱树弱枝果间距为25cm左右。
(3)以花定果的做法:只留两个边花,把其余花朵去掉,这样留下来的花朵坐果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健壮的树势和饱满的花芽;园内授粉树数量充足,配置合理,同时必须全面进行人工授粉。
以花定果的方法:根据品种特性、树势强弱确定留果数量,再加20%的保险系数,然后按20~25cm的间距选留1个花序。
对于保留下来的花序,大型果品种只留中心花,把边花全部疏掉。
3.果实套袋、摘叶、转果和地面铺反光膜套袋保护果实,防止病虫危害;避免农药污染、减少残留;果实着色艳丽、果皮细嫩、无锈斑、果点浅;长期贮存果实不皱皮,不失水,新鲜度高。
铺反光膜、采前摘叶、转果等措施对果实品质的提高也是很有效的。
纸袋(1)套袋的时期:黄、绿色品种应在果锈发生期前,即落花后10~15天内套;红色品种在生理落果后再套,与定果同时进行。
(2)套袋方法套袋前将整捆纸袋放于潮湿处,使之返潮、柔韧,这样便于操作。
捆扎位置应在袋口上沿下面 1.5~2.5cm处使果实在袋内悬空,套袋方法是将袋体撑开,将果实置于袋中,使果柄从袋口剪缝中穿过,折叠袋口,将捆扎丝反转90°扎紧。
全株树的套袋作业应先树冠上、内,再树冠下和外围。
(3)摘袋的时期和方法:黄、绿色品种采收时果实连同果实袋一并采下,装箱分级时解袋。
红色品种用单层袋采收前25~30天将袋撕开呈一伞状,罩于果上防止日光直射,5~7天后将全袋摘除。
红色品种用双层袋采收前25~30 天将外袋撕下,内袋在树上保留7~10天再撕下。
摘袋的具体时间最好是阴天或多云天气;若晴天,应于上午10:00以前摘除树冠西、北方向的;下午16:00以后摘除树冠东、南方向的。
(4)摘叶、转果:摘袋的同时或随后,应摘除果实正上方遮光的1~3个叶片,促使果面着色好。
摘袋后1~2周,如果背光面还未着色,这时可转果。
转果的方法是,用手轻托果实转动180°,可用窄透明胶带与附近枝牵引固定方向。
(5)地面铺反光膜:果实着色开始时,如红富士在采收前40天,红星和其他元帅系品种在采收前30~25天铺反光膜。
(四)应用生长调节剂提高苹果果实品质1.普洛马林对元帅系苹果,能使果形更加突出果面的五棱,纵径增大,从而使果实更高桩。
着色亦改善,果面光泽度好。
2.果丰素其作用是显著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率,从而提高坐果率,增大果个,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果实中钙、磷含量,果实风味浓),着色好,并减少苦痘病等,提高果实耐贮性。
3.果形剂能明显地促使元帅系苹果果形高桩、五棱突出和着色深。
(五)适期采收采收过早,果实尚未成熟,影响产量,着色差、含糖量低、含酸量高、品味差,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失水皱缩,减重快,还易产生苦痘病、褐烫病、虎皮病等生理病害,降低贮运能力。
采收过迟,着色过度,颜色老成,降低果实外观品质,增加果实病害、虫害、霜害、风害、鸟害等危害的机会,降低果实的商品率和优质果率。
不耐贮藏。
1.适宜采收期的确定(1)外观:(2)品味:(3)含糖量:(4)果实生长天数:(5)当地经验:2.分期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分2~3批采完。
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3.采后分级和处理分级根据果实大小、色泽、形状、有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等进行初步分级。
处理刚采下的果实,一般含有大量的“田间热”。
应先进行预冷、降温处理。
方法是将分级后的果实放在遮阳处(例如果园树荫下)堆放4~5层,白天盖草帘隔热,夜晚揭开降温。
果温下降后,入库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