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与幼儿园课程.
第二部分
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一、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是新的认识论。它由本体 论、认识论、方法论等组成。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建构式课程的理论基础
建构性(链接) 1、知识观 个性性和情境性(链接) 知识的价值性(链接) 2、学习观 学习是认知结构改变过程(链接) 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链接) 教学目标(链接) 3、教学观 教学活动(链接) 教学过程(链接)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 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
返回
●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策略
● ● ●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
● ●
倡导建构的学习
形成正确评价观念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返回
本定义的三层涵义
——新课程观已从强调制约课程的单一因素(知识本 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到幼儿、教师、环境 和活动材料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动态作用的整合, 在这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中,幼儿园的教育活 动充满了生成理解和交互主体性。 ——幼儿园课程所要求的全部经验包括身体的、认知 的、情感的、态度和价值观等全部内容,倡导全
面和谐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
——经验课程是学前儿童幼儿阶段(3—6岁)的课程, 是根据幼儿“发展大纲”制订的“教育大纲”, 是根
返回
教育目标的新三级层次
传统三级层次 1、知识 2、实用技术 3、态度和技能
新三级层次
1、态度和技能 2、实用技术 3、知识
返回
传统三级层次 1、知识 2、实用技术 3、态度和技
第一部分
课程的一般概念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一)对课程本质的三种不同看法:
1、课程是知识(链接) 2、课程是经验(链接) 3、课程是活动(链接)
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对课程本质的理解采取综合的
观点,其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链接)
(二)对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然的、社会的问题,并能继续探索、寻求解决的教育内容。
●
教育内容。 ●能让幼儿学习和掌握有意义的规则、标准或纪律的教育内容。 ●能使幼儿提高各种符号表征的教育内容。
●
能促使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教育内容和促进创造力发展
的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并非来自主观的设想,它是来自幼儿 需要的多样性,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以及社会发展对 人的发展的要求的适应性。一个适应性强,发展性 好的课程内容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择课程内容
(三)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的标准大致有
●
●
幼儿在教育情境中可扮演主动角色,而不是被动的受体。
以幼儿的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因为广 幼儿可获得信息、积累经验的教育内容。
义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而非单一的技能的集合。
● ●
能激发幼儿进行探索、展开思维,发现当前生活的、自 能让幼儿学习选择、纠正、更新或改进他们当初行为的
幼儿园课程的操作定义:“从幼儿的需要出发,
以教师、幼儿、环境、活动材料四因素互动为核心, 通过多种教育活动,不断充实和丰富幼儿的全部经 验。” 本定义的三层涵义:(链接)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容
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经验
对幼儿发展最具价值? (链接)
(一)根据教育目标选择课程内容(链接) (二)根据国家颁布的《纲要》和市省级《纲要》选
(二)幼儿园建构式课程
1、建构式课程的教育理念 儿童是课程的主体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儿童是建构的主体
——儿童是社会建构的主体
2、建构主义与学前儿童课程种种
●发展性课程模式(1984年二版,费妮)
(链接)
●创造性游戏课程模式(1999年,美国田纳西州
的诺克斯维市) (链接)
●适性课程(2001年二版)
通过参与者互动与对话,以及通过教育的记录,扩
大自我映象,建立一种共同建构的学习文化,在这种文 化中,儿童的要求和权利成为成人作选择的中心。
课程是知识
在世界范围内,近代化历史过程中,课程主要
是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展开的。
●
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
主要特点
● ●
课程是预定的、静态的。
三、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多类型的教育活动组织和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 课程的实施是幼儿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实实在在地 完成着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变。
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 ● ● ●
一个有准备的启发性环境; 优化的一日生活组织; 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主题活动,主要类型(链接) 区角和游戏活动
四、幼儿园课程的评价(链接)
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自己的活动,并为儿童提供与
他人交换自己经验的机会,找到与儿童交流的方式,使 用儿童的百种语言,通过交往,使儿童获得归属感与参
与感,获得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使自己得到
最充分的发展。 瑞吉欧教育体系在努力寻找多元语言和共同建构的 教育实践,努力创造一种以参与、反思、团结、愉快和 奇迹为特征的新文化。
(链接) (链接)
●建构式课程(2003年,中国)
方案教学(Project Approach) 方案教学主题
(链接)
(链接)
方案教学又可称项目活动
方案教学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题阶段
(链接)
(链接)
第二阶段:根据儿童的问题和要求对主题进行调查 研究
(链接)
第三阶段:高潮阶段
(链接)
家庭成员是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和合作者;教师 指引下,每个儿童都进行有趣的探索。
学习者服从课程,是接受者的角色。
返回
课程是经验
认为:“课程是知识”,易导致“重物轻人”, 过分强调课程本质的严密、完整、系统、权威、忽视 学习者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 主张: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的 东西,才是课程。
●
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主要特点
●
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
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返回
相结合的
●
课程是活动
认为:
——课程是知识是见物不见人;
——课程是经验,解决了“教育中无儿童”的问题, 但 教师操作十分困难。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 主张: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
体的能动性 主要特点
●
强调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和经验
●
新三级层次 1、态度和技能 2、实用技术 3、知识
返回
根据教育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
关于了解周围世界(人、事、物和自己)的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