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案例

统计案例

统计案例(约14课时)
通过典型案例,学习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①通过对典型案例(如“肺癌与吸烟有关吗”等)的探究,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②通过对典型案例(如“质量控制”、“新药是否有效”等)的探究,了解实际推断原理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参见例1)。

③通过对典型案例(如“昆虫分类”等)的探究,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④通过对典型案例(如“人的体重与身高的关系”等)的探究,进一步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说明与建议
1.统计案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培养他们对数据的直观感觉,认识统计方法的特点(如统计推断可能犯错误,估计结果的随机性),体会统计方法应用的广泛性。

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活动机会,可结合数学建模的活动,选择1个案例,要求学生亲自实践。

对于统计案例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几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对于其理论基础不作要求,避免学生单纯记忆
和机械套用公式。

2.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处理数据,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运用一些常见的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案例
例1 某地区羊患某种病的概率是0.4,且每只羊患病与否是彼此独立的。

今研制一种新的预防药,任选5只羊做实验,结果这5只羊服用此药后均未患病。

问此药是否有效。

初看起来,会认为这药一定有效,因为服药的羊均未患病。

但细想一下,会有问题,因为大部分羊不服药也不会患病,患病的羊只占0.4左右。

这5只羊都未患病,未必是药的作用。

分析这问题的一个自然想法是:若药无效,随机抽取5只羊都不患病的可能性大不大。

若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几乎不会发生,那么现在我们这几只羊都未患病,应该是药的效果,即药有效。

现假设药无效,5只羊都不生病的概率是
(1—0.4)5≈0.078.
这个概率很小,该事件几乎不会发生,但现在它确实发生了,说明我们的假设不对,药是有效的。

这里的分析思想有些像反证法,但并不相同。

给定假设后,我们发现,一个概率很小几乎不会发生的事件却发生了,从而否定我们的“假设”。

应该指出的是,当我们作出判断“药是有效的”时,是可能犯错误的。

犯错误的概率是0.078。

也就是说,我们有近92%的把握认为药是有效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