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运输行业产业链分析

铁路运输行业产业链分析

铁路运输行业产业链分析
铁路运输行业,是指以铁路为资产,向社会提供高效、快捷通行服务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包括铁路建设、铁路运营、铁路维护三大环节。

其上游为钢铁、机械制造、铁路设备制造等原材料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基建、电力、消费品等。

资料来源:整理
图1铁路运输产业链
第一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机械、钢铁等上游相关成本的变动,将会影响铁路行业铁路建设及运输行业成本提升。

铁路设备制造行业作为铁路运输行业的直接上游行业,为铁路建设提供铁路机车等设备支持。

随着铁路设备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政策带动下,铁路运输行业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钢铁行业
(一)钢铁行业继续处于调整期
2017年,钢铁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打击“地条钢”工作保持高压,环保、生产、质量等各方面政策监管日趋严格,综合影响下,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持续下滑。

2017年1-12月,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804.2亿元,同比下降7.1%,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4.9个百分点。

钢铁行业累计投资额占全国投资额比重为0.6%,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截至2017年末,北方地区进入采暖季,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环保限产影响,钢铁行业产能无法充分释放,钢厂生产活动下降,钢铁主要产品产量累计增速较年初出现不同程度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12月,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71075.9万吨、83172.8万吨和10481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5.7%和0.8%,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生铁、粗钢分别加快1.1个和4.5个百分点,钢材回落1.5个百分点。

2017年,综合国内钢材产量及进出口情况,我国钢材累计表观消费量增速延续下滑态势,最终跌入负增长区间,并且降幅逐月扩大,反映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需求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2月,我国钢材累计表观消费量为98607.3万吨,同比下降5.4%,而上年同期为同比1.8%。

受钢铁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地条钢”全面取缔、采暖季错峰生产和市场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2017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二)2018年预测
2018年,受到利润仍然丰厚、产能利用率提升推动,钢铁生产仍将延续小幅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达到8.6亿吨左右。

从用钢需求来看,钢铁需求结构变化的关键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

2017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保持20.1%和7.5%的增幅,较
2016年全年增幅分别提升2.7和1.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政府稳增长的工具,最近几年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而房地产在去库存化的推动下,也实现了较快的恢复性增长。

但目前无论从基础设施投资占投资的比重、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还是地方政府负债和投资能力,都缺少大规模扩张的空间和条件,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2018年可能将有明显回落。

对于房地产来说,考虑到目前房地产的存量、调控政策和城市化水平,房地产投资增量已经有限,由于销售和开发之间的时滞因素,2018年开发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可能会加大,从而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减弱。

2018年,供给侧改革配合环保督查的基调不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年初财政支出额度充沛时或有所反弹,但若政策力度不减,考虑到楼市降温和基建放缓的影响,全年累计投资增速可能下滑。

受到投资增速下滑的影响,全年钢铁需求可能将保持平稳态势。

世界钢铁协会指出,2018年,中国钢铁需求增长势头趋缓,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及出台更为严厉的环保措施将遏制对钢铁的需求,据其预测,2018年中国的钢铁需求同比难以出现增长。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18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为7.30亿吨,同比增长0.7%。

二、机械制造行业
(一)机械行业运行趋好
2017年全年机械工业实现效益改善、出口回升,行业运行稳中向好,市场信心逐步提升,发展形势好于预期。

与此同时,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低端产品供应过剩的不平衡状态仍未根本改变,专用装备等短板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

2017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延续了上年持续高于全国工业和制造业的态势,增速保持在10%以上。

全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4.1个和3.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机械行业发展活力有所增强。

在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引导与支持下,机械企业主动适应新环境、谋求新机遇。

积极探索和培育新的发展动力,成为越来越多机械企业的自主选择,行业发展的活力有所增强。

比如,国家重大项目对机械行业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以“华龙一号”为例,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国家核电“走出去”的主推机型,在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核反应堆的建设过程中,国内众多机械企业积极参与,实现了产品与制造技术的升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