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习惯示范班事迹汇报

行为习惯示范班事迹汇报

行为习惯示范班事迹汇报
一个优秀的班集应该具备良好的班风班貌,才能给学生营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

7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牢牢抓住教育、管理、感化几个方面,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注重感情投入,循序渐进,做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就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级是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常规管理得好,不仅能够培养优良的学风,还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因此,我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上。

1、点滴行为规范到位。

我班学生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学困生不少。

班级学生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成就期望值过高而造成了学生做事浮华的倾向。

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让学生时时刻刻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

并确立“奋力拼搏,超越自我”、“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的班训。

要求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不能乱打岔;发言要响亮,不说半截话;作业要认真,不要总拖拉……”因此,同学们的内在精神力量被激发了起来,从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2、用一言一行感化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学生的心灵在极具敏锐地触摸着老师内心的情感,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

要在学生面前塑造良好的形象,自己必须具有较高的威信。

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具有较强的模仿性。

我时刻注意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一步步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引导着学生。

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给学生树立榜样。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始终坚持提前到校,不定时的上班看看、转转,与学生打成一片。

这样我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针对情况,适时改变工作方法。

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我都给予示范。

从如何扫地到拖地,从如何擦玻璃到如何摆放卫生用具,使学生明确在劳动中应该怎样做,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

工作中我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给所带的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

近几年来,我接任的班级学生劳动习惯好,室内天天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摆放有序。

比学赶帮的精神蔚然成风……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各个任课老师交口称赞。

二、建立健全的自我管理组织。

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个性,只有当学生们真正在集体中享受民主、平等的权利,才可能真正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民主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1、民主选举班委会,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集体的民主管理,对解放儿童,发展其个性是必不可少的。

我采取了一些较好的方式方法。

例如:选干部采用无计名投票方式,让孩子有充分的发言权。

建立了班委会后,每人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管理范围,最后再给每个班委会成员明确工作职责。

我鼓励班干部工作要积极,肯动脑筋,大胆地想点子。

记得在组织一次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班队活动时,一名小干部来找我,说:“老师,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建一个环保小组,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我当即表示赞同,并建议这个活动由他们自己搞。

2、建立班干部“值日”制,发挥个人潜能。

班干部不是天生的,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潜在的能力,必须一视同仁地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班级中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担当成功的角色。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每学期开学后我都要组织召开题为“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中队会。

会上学生们回忆
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有的同学说:“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一直守在我身边,给我喂药,一直到我病好。

”还有的同学说:“妈妈上班很辛苦,可下班回家还要做饭、洗衣服,有时晚上还要帮我盖被子”……这时,我给大家提了个问题:“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为妈妈做过什么?”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低下了头,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做出决议:我们每人每天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妈妈的一片爱心。

另外,我还开展了“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零钱用处大”、“我们的昨天、今天、明天”、“自信、奋进、成功”、“畅想未来”、“好书,我们的朋友”、“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等一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我在工作中,我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获得的荣誉也很多。

在从事班主任的工作中,我收获到了充实和快乐,学生也收获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劳累和艰辛,但我依然无怨无悔。

既然我选择了教师,我便会义无返顾,一路走下去,带好这个班,让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