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之乒乓球
第二节 乒乓球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 多、趣味性强。设备较简单,不受年龄和身体 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 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经常参加这项运 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 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 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能培养人 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胶皮性能
球拍弹力均匀,击球稳,容易掌握,但击 球的速度不快。 胶粒高度 1.6-2 毫米,主要依靠旋转强或冲 力大的来球,增加会球的旋转强度。来球 旋转或冲力小,回球旋转也弱。它比普通 胶皮拍难以控制,击球的速度也不快。 反弹力较弱,回球速度较快,能制造一定
持此类球拍 代表人物
的旋转。但不如反胶转。 反弹力强,回球速度快,摩擦力较小,造 旋能力差。
技术打法向快速方向发展是总趋势中的一个重要 的方面,速度和旋转相互渗透,要求更好的结合;弧 圈球技术和反弧圈球技术将在相互牵制、相互争斗的 矛盾中发展提高;力争主动,先发制人,争取前三板 发挥出个人技术特长,是各种类型打法发展的另一个 趋势。削攻打法在比赛中增多进攻成分,利用两面不 同性能球拍搞旋转变化,伺机强攻等,都要在“变、 转、攻”上下功夫争主动;推攻和两面攻打法的运动 员,除加快进攻的速度外,还会进一步提高反手攻球 的威力,力争更加全面掌握技术。 总的来讲,世界乒乓球技术正朝着更加积极主动、 特点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
三、击球路线 击球路线:指球体在台面上空飞行的俯视角的投影线。
左 方 斜 线
左 方 直 线
中 路 直 线
右 方 直 线
右 方 斜 线
四、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指来球在本方台面弹起后,其运行轨迹从着台点 上升再下落至触及地面以前的过程。
上 升 前 期
上 升 后 期
高
点
期
下 降 前 期
下 降 后 期
第二发展阶段:优势转向亚洲, 日本长抽打法称霸乒坛
1952年,日本运动员在参加第19届世界 锦标赛中采用远台长抽打法,结合快速的 步伐移动,击败了欧洲的下旋削球,从此 使上旋打法占了优势。此外日本还使用海 绵球拍,因而加快了进攻的速度。
第三发展阶段: 中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崛起 世界乒坛 中国通过参加世锦赛积累了一些经验, 在技术上保持了快与狠的特点,加强了击球 的准确性和变化,提高了对削球的拉攻技术, 逐渐形成并创造了以“快、准、狠、变“为 技术风格的独特直拍近台快攻的打法。
乒乓球专项理论课
王苑苑
Wyy_sh8888@
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乒乓球运动概述 乒乓球基本理论 乒乓球基本技术 乒乓球基本战术 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和编排 导学导练
第一章乒乓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乒乓球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简况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乒乓球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用 球拍在中间隔放一个球网的球台两 端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球用赛璐珞制成。 球拍底板为木制,用来击球的拍面其覆盖物可 以是颗粒胶或海绵胶。球台长2.74米,宽1.525 米,高 76 厘米。网高 15.25 厘米。乒乓球运动 起 源 于 英 国 , 流 行 欧 洲 , 最 早 叫 “ Table Tennis” 。从这个命名可以看出,网球是乒乓 球运动的前身。1900年出现了赛璐珞制的球, 由于拍与球撞击时发出“乒”而落台时发出 “乓”的声音,故而有称“乒乓球”。第一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
第三章:乒乓球基本技术
一、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
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 乒乓球的基本站位,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打法及个人 打法特点来决定。这样才有利于技术特长的发挥。
一、
打法类型 左推右攻 两面攻 弧圈球 横板攻削结合 以削为主
站位 近台中间偏左 近台中间 中台偏左 中台附近 中远台附近
正确的基本姿势是:两脚开立略比肩宽,是为了身体中 心的稳定。两腿微屈、脚内侧用力着地,有利于迅速蹬 地起动。提踵的动作对保证(快速起动)具有重要的作 用。
第二章 乒乓球基本理论
第一节 常用术语 第二节 球拍的性能和握拍的方法 第三节 提高击球的五大要素 第四节 击球动作结构
第一节 常用术语
一、球台 左右半台:又称 1/2 台。通常指击球 范围。其左右方向是指其击球者而言。
二、站位与击球距离: 站位:指运动员开始击球前的基本位置。 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30-50厘米以内的范围称 近台。 中近台:站位离球台端线50-70厘米以内的范围 称中远台。 中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 70-100 厘米以内的范 围称中远台。 远台:站位离球台端线1米以外的范围称中远台。
第五发展阶段:进入奥运时代,欧亚 竞争更加激烈
1988年,乒乓球被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 的正式比赛项目,大大推动了世界乒乓球 运动的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欧亚强国, 如:瑞典、苏联、德国、韩国、日本和中 国更加重视乒乓球的普及和提高。进入奥 运时代,欧亚竞争更加激烈。
第四节: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
基本战术
一、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是我国直板快 攻打法的“杀手锏”,是力 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主要战 术。各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 都普遍采用发球抢攻来抢占 每个回合的上风。发球战术 运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 的质量和第三板进攻的能力。 发球抢攻战术因打法的类型 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用的发 球抢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 种: 1、 正手发转与不转 2、 侧身正手(高抛或 低抛)发左侧上(下)旋球。 3、 反手发右侧上(下) 旋球。 4、 反手发急球或急下 旋球。 5、 下蹲式发球。
七、击球点
击球点:指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的 那一点所属空间的位置。是对击球者所 处的位置而言。它包含三个因素:一是 击球时,球处于身体的前后位置;二是 指击球时,球和身体的远近距离;三是 指击球时,球的高度位置。
第二节 球拍的性能和握拍的方法
一、球拍的性能 各种球拍的性能如下:
球拍名称
普通胶皮 拍 长胶胶皮 拍 正胶海绵 拍
五、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以攻为主的 选手对付削球的主要战术。 为了发挥拉攻的战术效果, 首先要具备连续拉的能力, 并有线路、落点、旋转、轻 重等变化,其次要有拉中突 击和连续扣杀的能力。常用 的拉攻战术主要有: 1、 拉反手后,侧身突击 斜线或中路追身球。 2、 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 角杀中路。 3、 拉一角或杀另一角 4、 拉吊结合,伺机突击。 5、 拉搓结合。 6、 稳拉为主,伺机突击。
胶皮表面平整,有较大的粘性,摩擦系数 大,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
刘国粱(正手 正胶)
生胶海绵 拍
反胶海绵 拍
马林(右手 直拍反胶)
防弧海绵 拍
海绵特别软,弹性差,可以削弱旋转球的 作用,便于控制对方的弧圈球。
一、握拍法: 基本上分为直拍法和横握拍法。
握拍法
握拍要领
优 势
劣 势
直握拍
以食指第二关节 和拇指第一关节 扣压拍面,虎口 贴住拍柄。其他 三指自然弯曲重 叠,中指第一关 节顶在中线外。 虎口贴住拍肩, 中指、无名指、 小指握住拍板, 拇指放在正面, 食指自然伸直置 于背面。
第四发展阶段:欧洲的复兴和欧亚对抗 欧洲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创造了适合他们 的以弧圈为主结合快攻和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 球这两种先进的打法。特点是旋转较强、速度 快、能拉能打、正反手都能拉弧圈球,回球威 胁性大。70年代以来我国在近台快攻打法也有 了一定的发展。创新了正反手高抛球,发展了 反手加力推、减力挡和推挤弧圈球,小弧圈等 技术。另外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也取得较 大的成绩,削攻结合和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 较好的掌握了两面不同性能的胶皮,在发球、 搓球、削球和挡球等技术方面,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
第三节: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简况
第一发展阶段:欧洲全盛期 最初,运动员使用的是木制球拍,速度慢, 旋转也不强,因为打法单调,只是挡来挡去。 胶皮板出现后,技术发生了变化,它可以制造 一定的旋转,于是出现了削下旋的防守形打法。 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重点和优势在欧洲。欧 洲选手的基本打法是防守多于进攻,主要靠稳 削下旋球取胜对手。
横握拍
第三节 提高击球的五大要素
提高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分 别是:制造适度的弧线,提高快 攻的速度,增大击球的力量,掌 握多变的旋转规律,控制回球的 落点。
第四节 击球动作结构
击球的动作结构包括:击球前进行选 位、引拍、迎球挥拍;击球时决定击球 时间、击球部位、拍面角度、挥拍方向; 击球后随势挥拍、还原。
三、搓攻战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 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 主要利用搓球旋转的变 化和落点的变化为抢攻 创造机会。这一战术在 基层比赛中被普遍采用。 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 法争取主动的主要战术 之一。常用的搓球战术 有: 1、 慢搓与快搓结 合。 2、 转与不转结合。 3、 搓球变线 4、 搓球控制落点 5、 搓中突击 6、 搓中变推或抢 攻
二、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 术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讲, 接发球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运 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各项基本 技术的应用程度。事实上,接 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状 态,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 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 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也就 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 变被动为主动了。控制与反控 制是辩证的统一。 常用的接发球战术 1、 稳健保守法 2、 接发球抢攻 3、 盯住对方的弱点处, 寻找突破口。 4、 控制接发球的落点 5、 正手侧身接发球
五、击球部位
击球部位:球拍触及球的部位。
12 1 2 3 4 5
6
上部 中上部 中部 中下部 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