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一般关系理论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一般关系理论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一般关系理论
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最终将会影响通货膨胀率。

利率会是影响股票市场比较敏感的因素之一。

当利率的调整比公众预期值要高时,我们可以根据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如果这时利率出现下降,就有更多人相信以后利率会上升,现在卖出股票持有货币以备将来再买入股票,于是股票价格下降;如果利率的调整变得低于公众的预期值,在利率下降时人们就会认为将来的利率会下降得更加低,就会在当前买进股票,留将来卖出,于是股票价格会上升;然而利率的调整和公众预期的一样时,对股票需求不会产生变动,股票价格不会改变。

我们现在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决定着货币的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就会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着股价。

我们根据资产组合的理论来分析,如果现在投资者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让其安全资产比例变得过高:投资者将会增加风险资产投资,如果此时风险资产供给数量不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导致风险资产价格上升。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预期货币供给量增加,那么股票的价格就会上升。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时候,股民持有更多的货币,这时市场利率下降,就是货币边际收益开始下降,股民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就会把手中持有的货币投向股场,这样就会引起股票价格上升。

这种投资会创造出更多家庭收入,随之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

消费支出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而又导致更多的产出,还有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公司利润,公司利润的提高同时又刺激了股价的提高。

然而此时利率的下降也会提高股票的预期收益现值,更加地促进了股票价格的上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