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的横线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bì,死)
B、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

(ài,停止,悔改)
C、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jí,即使)
D、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jué,通“掘”,挖。


2、比较适合初学古汉语的人查阅参考的虚词著作是。

A、《助字辨略》
B、《经传释词》
C、《词诠》
D、《诗词曲语辞汇释》
3、下列汉字全部属于象形字的一组是。

A、日亦莫江
B、月问瓜步
C、斤鸟鱼眉
D、鸟物及亦
4、下列形声字结构形式全部相同的是。

A、棋诂故固
B、贡汞照基
C、辩固故苕
D、辨诂星问
5、是汉字演变史上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A、甲骨文
B、篆书
C、楷书
D、隶书
6、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理发店(發)发出(髪)
B、一斗酒(斗)斗争(鬭)
C、山谷(榖)五谷(谷)
D、王后(後)后代(后)
7、语言各要素中,发展演变最为突出的是。

A、词汇
B、语法
C、语音
D、其它
8、最早提出部首的是。

A.毛亨 B.刘熙 C.扬雄 D.许慎
9、从造字方法看,最能反映本义的是。

A、指事
B、会意
C、形声
D、象形
10、下列句中介词“于”用法不同的是。

A
、女娃游于东海。

B、巴人讼于孟涂之所。

C、郤克伤于矢。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
的横线上。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无分。

1、形声字的声符的作用有___。

A、标示该字的读音。

B、表示该字的本义。

C、表示该字的引申义。

D、一些形声字的声符具有提义示源的作用。

2、下列句子加点词古今词义范围扩大的有。

A、饮于河渭。

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C、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E、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

3、下列判断句属于判断句活用的有___。

A、南冥者,天池也。

B、子于郑国,栋也。

C、是炎帝之少女。

D、夫战,勇气也。

E、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4、下列加点字在句中使用本义的有。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北山愚公长息曰。

C、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E、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5、下列各组属于异体字的有。

A
C、游遊
D、泪淚
E、早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即和。

2、从时间上看,在以前的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3、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排列。

4、直音法是用来注音。

5、古代汉语表示否定判断,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字。

6、总的来看,汉字的发展,形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

7、词义有本义和引申义之分,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一类叫。

8、“所”《说文解字》归斤部,《辞海》归部。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言
2、被动句式
3、六书
4、引申义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或词组。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

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2、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

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3、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4、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
”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并将划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19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史记·优孟列传》
古代汉语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B
5.D
6.B
7.A
8.D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1.AD 2.ACD 3. BDE 4.ACD 5.ABD
三、填空题 1.文言古白话 2.“五四” 3.号码 4.同音字 5.非 6.笔势 7.直接引申间接引申 8.户
四、名词解释
1、文言是指在先秦汉语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以这种书面语为模仿对象的作品的语言。

2、也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的被动句。

句中有某些助动词、助词或介词等作为被动句的标志,并构成多种句子形式。

3、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4、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或词组。

1、是:指示代词,这个。

陋:鄙陋,这里用作意动,即“轻视”的意思。

售:卖出。

其:语气词,表揣测。

遭:际遇,指一定的机会。

2、为:担任、作。

愿:忠厚。

夫:指示代词,指尹何,可译作“他”,在居中作兼语。

之1:连词,用在主谓结构中,使它变成名词性的偏正结构,作全句的主语。

之2:代词,指被爱的人。

3、都城:都:都会。

城,城墙。

国1:国家。

国2:国都。

度:法度,制度。

这里用作动词。

堪:能忍受,能支持。

4、贱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

怜:爱。

愿:希望。

没:通“昧”,冒昧。

闻:使动用法,使闻,即禀告的意思。

六、标点: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

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

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翻译:
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拿葬马的事来劝谏的,就是犯死罪。

”优孟听说了这件事,走进殿门仰天大哭。

楚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

优孟说:“马是大王的爱物,凭着我们楚国的泱泱大国,要什么办不到呢?却只用大夫的礼来安葬它,太薄了。

请用国君的礼仪来安葬它。

”楚庄王问:“用国君的礼仪安葬它怎么做?”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有花纹的美玉制作内棺,用有漂亮花纹的梓木制作外棺,用楩、枫木、豫章木做题凑,派士兵替它挖墓穴,出动老弱为它背土垒坟,齐国、赵国的使者在前陪祭,韩、魏的代表在后面护卫。

(下葬之后)为它设庙享受太牢的祭祀之礼,用万户的城邑常年供奉。

各诸侯国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重视马了。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