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ppt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ppt
解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唯意志论和目的论对政
治的错误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的基本 方法及其对政治的科学认识。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7.
文化的追问与认识文化的方法
阐明传统哲学和社会科学对研究文化问题时的失 误,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对待文化的基本 态度、观点和研究文化的基本方法(文明相对论、 文化生长论、文明冲突论、文化模式论、文明本 能论等),掌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化的基本方法 及其对文化问题的科学解答,懂得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路径。
(三)方法论各章的具体意见
3.第三章 矛盾方法的修改意见 只讲矛盾的特殊性、普遍性,阶级分析方法,没 有统计方法、调研方法等,体现不出方法论的特 点; 关于促进社会和谐和方法论同第三章社会矛 盾研究方法之间的契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与马原理重复。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三)方法论各章的具体意见
4.联系实际不够,历史文化感不强。 5.结构陈旧,内容偏多,个别地方互相矛盾。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三)各章的具体意见
1. 导论的意见: 社会科学方法· 人文社科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 不一样;第三节应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 2.第一章实践方法论的意见: 理论理性、工具理性、实践理性;单纯讲实践, 深度、提升不够。真理标准高中都学了;应将中 国特色伟大实践贯穿其中。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三)方法论各章的具体意见
3.第二章 系统方法的意见 多是理论观点,未从方法论的角度讲;第二节与 第三节的有些内容与系统方法没有关系;五位一 体的总体布局和第二章要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放 在突出的位置;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大学重复。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正确方法是,把客观事物置于其发展的 具体过程中加以认识,把客观事物同它存在和发展的过程 统一起来加以认识。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式的重大变革。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认识和解决时 代问题的?
马克思恩格斯如何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自身、人的认识、经济、政治、文化? 他们究竟得出了什么结论?所得出的这些 结论和他使用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二).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和解决时代问 题的?
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自身、人的 认识、经济、政治、文化等七个方面, 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把握世界方法 的不同于前人之处,凸显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的基本特点。
谢谢大家! 敬请批评!
4.第四章 过程方法的修改意见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 与过程研究方法他们之间的契合。 近期目标是,在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2020年);远期目标,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两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三)方法论各章的具体意见
5.第五章 社会历史主体方法的修改意见 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没有真正涉及 到方法论,理论观点比较浓;大纲中的有一些方 法,是否成为研究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从原理到 方法的转化不彻底。
三、本次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
着力呈现十八大报告精神、十七
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4.
思维的秘密与认识思维的方法
阐明以往哲学和社会科学探讨认识问题取得的成 就和不足,了解经验主义和基于经验主义之上的 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和基于理性主义之上的建构 主义这两类不同的认识方法,让学生懂得马克思 主义认识方法的形成及其对认识本质的阐释,了 解马克思主义把握和揭示思维奥妙的科学方法。
)
4.联系实际,借鉴西方(人性、价值、意义)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二)总体建议 1.大纲系统性好,但要进一步突出方法论特色。
2.大纲与本科有重复,需在视角和内容上调整。 3.大纲实不符名,应增加一些可操作性的内容:
如: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术研究的基本环节、基本规 范,如何选题,信息搜寻,成果发表等。
三、本次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
3.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修订意见: 着重联系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 务的论述,理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理 解这一总任务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完成‚两个百年目标‛; 还要说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 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 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三、本次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
2.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修订意见: 着重讲清统筹兼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根本方法,说明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体现了马 克思主义对社会系统结构和组成要素的反映; 在讲述‚自然环境系统‛时,应说明建设生态文 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 面和全过程。
三、本次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
5. 第六章(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的修订意见: 着重说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坚持马克思主 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 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功能,对于人们认识和改 造世界的活动、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于人们 确立合理的价值向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费尔巴哈不能创立到唯物史观原因
恩格斯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利用自 然科学新成就,没有把唯物主义学说贯彻 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去,脱离社会实践等。
从研究方法上说,他之所以没有上升到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归根 结底,不懂得实 践范畴在唯物主义哲学中 的地位,具体表现为:
费尔巴哈不能创立到唯物史观原因
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自然界(现实世界) 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人类社会 (自然的历史) 不能从实践出发理解人和人的认识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直观性、形而上学性。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得出 了与众不同的科学结论。对象是一样的,但对对 象的认识结果却迥然有别,为什么?
理论体系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
三、本次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
1.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修订意见:
第三节‚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应联系我 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联系我们党 进入新世纪十年来的奋斗历程,说明科学发展观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 的指导思想。‛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1. 自然的奥妙与认识自然的方法。
阐明传统哲学和社会科学认识自然界的贡 献和局限,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自然界的 视角转换和方法论变革,让学生懂得马克 思主义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的基本方法, 懂得马克思的现实世界理论与旧哲学抽象 世界理论之不同。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2.社会历史之谜的破解与认识社会历史的方法
三、本次修订涉及的主要内容
6. 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的修 订意见:
着重说明我国目重要战略机遇期
内涵和条件的变化,理解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
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
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一、修订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二)修订的几点要求
1.不同以往,全面修订
2.突出层次,避免重复
3.平实准确,通俗易懂
4.压缩篇幅,适合教学
二、征集到的修订意见和建议
(一)总体意见(共6点,概括为4点)
1.体现层次,步步升高(本硕博) 2.注重学术,保证效果(学术性与思想性) 3.专题教学,突出重点(五位一体
恩格斯1886年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时,曾把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和旧哲学的研 究方法做过比较: “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 为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 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
形而上学的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认为: “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 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
四、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 地位。
和同时代的人相比,马克思恩格斯面对的认识对 象并无二致,但是,他们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其他人(如费尔巴哈)并没有创 立,为什么? 对象相同,结论不同,必定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 斯使用了不同于他人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认识世界时使用了不同于其他 哲学家的方法:
1.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3.社会矛盾研究方法;4.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6.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