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如果你想考古欧洲最早的文明,你最好去()
A中国 B希腊 C埃及 D罗马
2.明治维新是日本社会发展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推翻了幕府统治B恢复了天皇权力 C改变了社会性质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3.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议”的核心国分别是()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德国和英国 D意大利和俄国
4. “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在世界杯上,巴西著名球星卡卡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名的球星进行交流()A英国的贝克汉姆 B西班牙的劳尔 C葡萄牙的菲戈 D法国的齐达内
5. 如果你有一位邻居经常在家诵读《圣经》,由此可以判断他信奉的是 (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天主教
6.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12世纪,曾用金钱赎买取得城市自治权,后又用武力捍卫城市自治权,在争取城市自治权斗争中最为典型的是()A伦敦 B巴黎 C琅城 D热那亚
7.注重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把古代艺术推向成熟的古希腊戏剧家是()
A埃斯库罗斯 B阿里史托芬 C索福克勒斯 D莎士比亚
8.公元2010年是伊斯兰教多少年?()
A 1390. B1389 C1388 D1391
9.下列关于英国殖民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7世纪以后走上殖民争夺的道路 B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C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横扫英军,解放了南美大陆 D曾相继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0. 1793年,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发表 B.雅各宾派专政C.国民公会的召开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独立11.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是:()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C、都曾建立联邦制政体
D、都曾抗击外来武装干涉
12、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的历史影响为()
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3、小明的历史小论文中大量列举了查理一世、克伦威尔、瓦特、牛顿等人的故事。
由此可以推断,他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近代英国的发展 D.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4、世界三大宗教诞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15.战争是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滑铁卢战役 D凡尔登战役
16.马拉松长跑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普法战争 D英法百年战争
17.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现场上,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
“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应该起源于()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马可·波罗来华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波战争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个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将相互隔绝和孤立的欧、亚、非、美四大洲连成“One World”的事件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第一次世界大战20.现在的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英国国王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但没有实际的权力。
确立这一制度的核心文件是()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英国宪法》
21、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
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
22.一个旅游团的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光。
所经这条航线的开辟者是()A迪亚士船队 B达伽马 C哥伦布船队 D麦哲伦船队
23.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式人物。
它对法国历史发展最主要的贡献是()
A领导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D.率军远征俄国
24. 如果把“新航路开辟”“法国大革命”和《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单元的主题是()A构建文化殿堂 B走进近代社会C揭开殖民帷幕 D开启民主进程
25. 不少同学把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下面成就属于牛顿是是()A相对论 B杠杆定律 C进化论 D运动三大定律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26、西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学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1453
年,拜占廷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
2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其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
2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
29.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产生.传播的过程,因此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3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出现了电灯、电话和电脑等新科技产品。
()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31. 材料一:“内战——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封建王朝复辟——宫廷政变”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表述的过程反应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
(2)这一事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的“变革”是指什么?(1分)
(4)材料二中的“变革”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5)请简述两则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2分)
32.材料一: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
材料二: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变革”是指什么?(1分)
(2)这场“变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
(3)请列举一位材料一中的“巨人”及其重大成就?(2分)
(4)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
(5)请简单概括两则材料的共同作用?(1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法国经济学家保罗。
德。
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
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材料二:。
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
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发明。
(1分)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矛盾的根源是什么?(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