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补涂装的方法与技巧汽车涂料常用的涂装方法有刷涂法、浸涂法、淋涂法、辊涂法、空气喷涂法、高压无气喷涂法、静电喷涂法、电泳涂装法和粉末涂装法。
涂料的类型、品种不同,它们各自有着一定的涂装特点、涂装条件要求以及涂装方法。
涂料的性能、用途、适应范围等又决定了涂料的涂装方法的适用范围。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可独立存在去完成相应涂料的涂装,又可用不同涂装方法组合配套进行涂装,根据被涂产品的质量要求施行复合涂层层次间的涂装。
一、汽车的涂装工艺特点汽车是从制造各个零部件开始,然后把各个零部件装配、焊接成整体。
汽车的涂装要根据制造的环节,与零部件制造平行涂装,使它们装配成整车后不会出现不能涂装或很难涂装的部位,避免造成遗漏或不符合要求的涂装而影响汽车产品的质量。
汽车的涂装工艺,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涂装前金属的表面处理;二是涂装的施工工艺。
表面处理主要包括清除工件表面的油污、尘土、锈蚀、以及进行修补作业时旧漆层的清除等,以改善工件的表面状态。
包括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对工件表面进行机械加工和化学处理,如磷化、氧化和钝化处理。
涂装的施工工艺根据汽车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和侧重。
载重汽车的主要涂装是前部驾驶室,涂装要求最高;其他部件如车厢、车架等涂装要求比驾驶室低。
客车的涂装与载货汽车的涂装有较大区别。
客车车身包括大梁、骨架、车厢内部、车身外表面,其中以车身外表面要求较高。
车身外表面不但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护性和装饰性,而且喷涂面积大、平面多,有两种以上的颜色,有时还有汽车色带。
因此,施工周期比载货汽车长,施工要求比载货汽车高,施工过程也比载货汽车复杂。
轿车和小型旅行车,不论在表面装饰性或底层保护性都比大型客车和载货汽车的要求高。
它的表面涂层属于一级装饰精度,具有美丽的外观,光亮如镜或光滑的表面,无细微的杂质、擦伤、裂纹、起皱、起泡及肉眼可见的缺陷,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底面漆层属于优良保护层,应有优良的防锈性和防腐蚀性,很强的附着力;局部或全部刮涂附着力好、机械强度高的腻子,使用数年也不会出现锈蚀或脱落等现象。
二、珠光汽车漆施工时的特点及技巧形成珠光和色彩的先决条件是片晶状态的珠光颜料互相平行并且沿着涂层表面排列成行。
任意排列的颜料片晶不能产生最适宜的效果。
当清漆和色漆施工时,珠光颜料遵循物理学规律,即片晶状颜料在流动的液体中将按照流动方向自行排列成行。
喷涂色漆时在漆滴碰撞到被涂表面而展开的有限的很短的时限内发生的流动作用,通常已经能够满足片晶颜料自行排列的流动运动。
其他的施工方法为刷涂、浇涂或浸涂、也能有一个流动分力可满足片晶的取向作用。
在由于干燥、触变或化学反应而形成的粘度增加之后,颜料排列成行的状态被固定下来。
如果是由于极厚的湿的色漆层、溶剂的低挥发速率、不适当的触变性或极低的施工温度而造成粘度增大太慢或过迟时,颜料片晶能够再回复到任意排列。
这就造成光泽损失。
相反,使溶剂挥发以缩短涂层的干燥时间是有益的。
假若湿涂层不是达到一定厚度,颜料片晶的排列成行更为困难。
珠光颜料的光泽对方向性上的依赖性,从另外角度来讲,可用于创造许多不寻常的造型装饰效果,例如锤纹效果或木纹装饰用的明暗色调表面造型。
珠光汽车漆最好的施工方法是静电喷涂法,其施工后的珠光效果最优。
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是:施工前,漆料应搅拌均匀;大规模连续作业时,对于待用漆料须有防沉降措施;喷涂时,应注意枪距,走枪速率均匀,一次施工不宜过厚。
三、汽车修补的喷涂施工的特点及技巧1、汽车修补的喷涂施工的特点汽车修补与其他领域的施工不太一样,比如,在这里一般不采用刷涂、辊涂、浸涂、淋涂以及高压无气喷涂等其他场合常见的施工方式,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压缩空气雾化喷涂。
如果欲修补的车辆采用的是金属闪光漆,还要了解清楚该车在汽车总装厂喷涂面漆时,最后一道底色漆施工时是否采用了静电喷涂。
如果是,那么在修补时也应该采用静电喷涂的方式,否则将可能因修补施工的涂层中铝粉排列的方向与原装涂层不一样而造成色差。
汽车维修的涂装与汽车生产厂家的涂装生产线不同。
在喷漆这道工序的要求上,虽然不能说它的要求要低一些,但是也有它的特殊性,比如简便易行、换色方便、喷涂面积时大时小以及大部分时间是间歇式操作等。
因此采用传统喷枪似乎更容易满足绝大部分汽车修补施工的要求。
随着近年来金属闪光漆以及珠光色漆的迅速增长,汽车越来越豪华,汽车修补涂料的性能也不断提高,这样对喷涂施工的要求相应也得提高。
比如,喷涂浅色金属闪光漆与喷涂深色金属闪光漆比起来,在施工方面的要求就是高得多。
浅色金属闪光漆的施工稳定性、色差等质量控制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难点,尤其是它的所谓随角异光异色性比深色漆要敏感得多。
所以在喷涂浅色金属闪光漆时,更应该严格按照所采用的汽车修补漆的施工要领控制涂装条件及工艺。
2、汽车修补喷漆时收边的技巧喷漆工在进行斑点修补或者在做把新喷涂层与旧涂层的边缘润色加工时都要进行所谓收边操作。
收边的意思是在走枪开始时不扣死扳机,也就是说,此时的供漆量很小,随着喷枪的移动,逐渐加大供漆量,直到走枪行将结束时再将扳机放开,使供漆量大大减少,从而获得一种特殊的过渡效果的操作。
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平稳地移动喷枪,到接近待喷基材表面时,逐渐扣动扳机进行喷涂。
然后突然但平稳地放开扳机,喷枪继续移动。
这是从外向内喷。
(2)使喷枪置于待喷涂基材表面上方,扣死扳机进行喷涂。
然后平稳地向外移动喷枪,一旦喷枪接近收边区域时,慢慢放开扳机。
操作要平稳,然后继续移动喷枪。
这是从内向外喷。
3、汽车修补喷涂技术的技术要领(1)握枪。
喷枪是靠手掌、拇指、小指以及无名指握住的,中指和食指用以扣动扳机。
有些喷漆工在较长时间工作时,时不时改换握枪的方式,有时仅仅用拇指、手掌配合小指,有时又是配合无名指握枪,中指和食指用来扣扳机。
这样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劳动效率。
(2)喷枪对基材表面的方位。
喷枪对基材表面应该保持垂直,或者尽量保持垂直。
如果喷枪有一点歪斜,其结果必然会造成喷幅带偏向一边流淌,而另一边则显得干瘦、缺漆,极有可能造成条纹状涂层。
(3)喷枪至基材表面的距离。
对虹吸式喷枪而言,最佳工作距离为15~20cm。
如果距离太近,则可能产生流淌,在喷金属闪光漆或珠光漆时甚至可能造成颜色与预期的不一致。
如果距离太远,超过20cm,则可能导致干喷、过喷,使涂料的流平性变差。
如果喷涂的是金属闪光漆,也可能存在颜色改变的可能性。
压送式喷枪可以离基材远一些。
一般最佳距离为20~30cm左右。
这些都是喷涂施工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4)喷枪的移动速率。
在喷涂时,喷枪的移动速率对涂装效果的影响非常之大。
如果喷枪移动太快,表面显得干瘦、流平性差、粗糙;如果喷枪移动太慢,则所形成的涂层太厚,极有可能产生流挂。
最理想的喷枪移动速率应该是一旦喷涂结束,新喷涂层看起来显得丰满、润湿、既不干瘦、贫瘠,也不过分堆砌。
总之,喷枪的移动速率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般说来,仅仅是相对比较的话,采用压送式喷枪时的移动速率要比采用其他类型的喷枪快一些。
(5)扳机的控制。
喷枪是靠扳机来控制的。
扳机扣得越深,液体流速越大。
在传统走枪的过程中,扳机总是扣死,而不是半扣。
为了避免每次走枪行将结束时所喷出的涂料堆积,有经验的喷漆工都要略略放松一点扳机,以减少供漆量。
4、汽车修补时喷涂施工的注意事项(1)全喷车辆的喷涂次序。
对于全喷车辆,在全喷之前,应先计划好喷涂的次序。
喷涂次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对漆膜的质量及光泽具有很大的影响。
①首先对喷涂中较难达到的部位,如发动机盖的里面及边缘、行李箱、缝隙及门的里层,先进行喷涂。
喷门框时,门应保持稍开状,使灰尘不能向汽车外表飞扬而损及外表漆面。
②喷漆间的空气流通方向是由顶部顺汽车两侧而流向底部,因此,喷涂次序应先汽车顶部,再至敞开的车门边,然后绕车体再回到车门处。
这样可解决前后序喷涂接枪处产生“枪花”使漆面出现的“失光”现象;前后序接着喷,可消除垂直表面的重叠接头痕迹。
(2)金属闪光底漆的喷涂。
汽车修补时一般要求喷涂金属闪光底漆后必须保证涂膜颜色一致,每道喷幅的重叠必须达到3/4,移动速率要均匀,不得出现跳枪、漏枪等现象。
喷涂完毕后,须检查整车颜色是否出现不均匀现象,如出现颜色不均匀现象,可继续采用降低粘度,进行喷洒漆雾法修正不均匀部位。
为达到金属闪光底漆在喷涂施工中不出现不均匀现象,应注意:①喷涂前,对被喷物面必须用二道底漆封闭,防止产生色差;②喷涂前,须对己配制好的漆料进行搅拌,以防止金属色沉底;③喷涂施工中,涂层一定要采用喷洒漆雾法,漆层不能喷得太厚;④稀释剂要采用快干溶剂,以减少漆膜未干之前的流平性;⑤一般喷涂约2~3层,以全部遮盖、颜色均匀为准,每层间隔时间相对要长一些;⑥一定要选用喷涂漆雾均匀的喷枪,防止产生“跳枪”现象。
(3)客车及面包车喷涂彩带。
客车及面包车车身一般都采用3~4种颜色,而车身两侧及前后围都设计有流线型直条轮廓及呈楔角几何形状。
因此,在喷涂好客车及面包车的淡色漆膜后进行划线,粘贴不喷涂部分,并在粘贴前对需要喷涂部位用280~360号水砂纸细砂一遍,以增强两层面漆之间的附着力。
对于两种颜色以上的图案,还需在喷完第二种颜色色带待漆膜干燥后,再进行第三种乃第四种颜色前的粘贴遮盖,直至每一种颜色带的喷涂完毕。
四、汽车局部修补涂装工艺及技巧汽车维修的涂装与汽车生产厂家的涂装生产线不同。
它根据汽车维修中涂装工作量可分为局部修补涂装、整车修补涂装两大类。
其中局部修补涂装仅对涂层损坏的部分或被事故损坏的经钣金修复的部分进行。
(1)涂装表面处理。
将需要修补的局部旧涂层进行脱漆;表面除锈及打磨掉涂膜断落边的厚度差(棱口磨平);吹净或擦净污物和灰尘;除油和手印。
(2)涂底漆,刮腻子,平整被修补表面。
露白金属表面涂刷自干型合成树脂底漆,自干或烘干;在钣金整形面及凹凸面上刮涂自干型油性腻子和聚酯腻子(原子灰),自干或烘干;打磨腻子层(可先干打磨,后湿打磨);洗净打磨污尘,干燥,擦净打磨面的污渍。
刮腻子的打磨的次数,根据被修补表面的平整度、腻子的材质及操作人员的技术决定,一般需要重复2~3次。
最后腻子层应达到平整光滑,无砂孔、丝纹等弊病。
(3)喷涂中间层涂层(涂层要求不高时可省略,也可用底漆代替)。
用保护罩或纸遮盖不补漆的表面;喷二道浆2~3道,自干或强制干燥;用320#~500#水砂纸湿打磨;用粗砂蜡打磨修补的接口处,防止出现修补痕迹,打磨后用溶剂擦净蜡迹;涂、擦净、使表面无水分。
(4)涂面漆前的准备。
保护遮盖不修补的表面;用溶剂或工业汽油擦净被涂表面的灰尘和油污;配制色漆。
(5)涂面漆。
喷涂面漆(合成树脂面漆喷1~2道,硝基磁漆3~4道);自干或烘干;去掉保护纸,擦净表面;如果面漆需具有抛光性能时,可用抛光浆抛光后在用抛光水擦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