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1)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同步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4 (1)

1 13.张衡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属.文(zhǔ) 帷幄.(wò) 征辟.(bì) 璇.机(xuán) B.逾.侈(yú) 邓骘.(zhì ) 不徙.(xǐ) 驿.站(yì) C.都.柱(dōu ) 合契.(qì) 陇.西(lǒng) 蟾.蜍(chán) D.骸.骨(hái) 肃.然(sù) 收禽.(qín ) 伺.机(sì) 解析 C项中“都”读dū。 答案 C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公车特征.拜郎中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以精.铜铸成 C.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D.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解析 C项,以为:认为。A项,动词,征召/名词,证据,应验;B项,形容词,精心/形容词,精纯;D项,名词,机件/名词,关键。 答案 C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安帝雅闻衡善.

术学

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2

B.日薄.西山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D.时.天下承平日久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A项,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D项,名词作状语,当时。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

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3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以……为奇。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闻:高雅听说。 C.衡常思图.身之事 图:图谋,谋划。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解析 B项,雅闻:素常听说。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衡因.上疏陈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遂乃.研核阴阳 乃.幽武于大窖中 C.宦官惧其.毁己 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 D.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解析 A项,前“因”,连词,于是;后“因”,介词,通过。B项,两个“乃”均为副词,就。C项,两个“其”均为代词,他。D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转折,但。 答案 A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虽为节选,但仍然颇为完整地介绍了张衡一生的主要经历、科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文学成就、政治表现等,反映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B.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有八尺,由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个酒樽,外面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C.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个个紧张,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没对皇帝说实话。 D.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还有很多豪门大户,和他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威风凛凛,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了起来。 解析 D项,张衡到任后,不是威风凛凛,而是治理严厉。 4

答案 D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不趋附当时的权贵,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 (2)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1题。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

小字。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之.,迁尚书吏部郎。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 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

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濬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濬为扬州,

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选自《宋书》卷六九) 5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州辟主簿,不就. 就:到职,就任。 B.寻.召为秘书丞 寻:不久。 C.未亲政事,悉以委.晔 委:托付,委托。 D.上尝宴饮欢适. 适:恰好。 解析 D项,适:快活。 答案 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晔惮行,辞以.脚疾 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B.顷之.,迁尚书吏部郎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D.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解析 C项,乃:于是。A项,以:介词,用/连词,来;B项,之:音节助词/代词,这样的仪器;D项,所:为……所,表被动/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 答案 C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范晔做秘书丞的时候因父亲担心而卸职,服丧期满他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檀道济北征的时候,范晔害怕随行,借口脚有疾病,皇上没有允许。 B.为彭城太妃设奠祭那天晚上,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义康大怒,把范晔贬为宣城太守。在宣城待了好几年,范晔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 C.范晔的母亲去世后,但来人只说母亲有病,范晔没有及时奔赴。等到范晔启程(去看望他母亲时),又携带了妓妾跟从,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了,太祖爱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 D.范晔善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的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要求,范晔却假装听不懂,不肯为皇上弹奏。 解析 A项,不是“因父亲担心而卸职”,而是“因父亲去世而卸职”,从后面的“服丧期满”可以推断“忧”不是担心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