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一点探讨摘要:过程性评价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了评价探究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建立一套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探讨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实施问题。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过程性评价
根据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关注六个方面的改革: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
新课改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上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更加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新课改的教学评价要求转变关注学生收获的评价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改进学习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需要过程性评价进一步改革。
一、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实现新课改的突破口。
既然新课改和探究式教学都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收获,而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
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思维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调整,促使学生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过程性评价的原则如下:
(一)评价的目的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又会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学习效果差别也很大。
过程性评价恰恰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方法,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关注学习过程的方向上来。
通过学生进行自评、同学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的学习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评价的灵活性
新课改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丰富多样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传统教学评价,将评价的目标框定在教育者认为重要的、有限的范围内,这种做法使得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元素被忽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被削弱。
而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凡是有价值的学习态度、方式方法、学习心得、应用创新,都会得到肯定评价,而不管这些学习结果是否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最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自信心增强,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过程性评价也会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与传统评价所不同的是,
这里的结果是过程中的结果,并且其评价标准不是预设不变的,而是动态的,过程评价过程中的目标评价会使得学生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个性发展。
(三)评价的多样性
过程性评价克服教师评价的单一,它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充分弥补教师认识存在片面的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自评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涨的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任务实践让学生了解自己本阶段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
技能的掌握情况。
在自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诚实做人的道德品质,并通过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反思,改进学习策略,进一步修正和明确下阶段的学习方向。
本活动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互评是让学生从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实践、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与被评价中肯定优点,发现问题并修正自我的一种评价。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评价同学、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品质。
本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自主完成。
教师评价是教师在学生一定阶段中学习的过程中态度、方式方法、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都在向教师传递课堂活动的效果、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等丰富多彩的信息。
教师通过日常观察,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等手段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通过该评价除了使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成果也
学会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得到重视好的学习效果也自然是情理之中。
本活动由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完成,用简短切实的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
(四)评价的经常性
过程评价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每节课对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方面多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肯定会在评价中找出自己学习中的疏漏和薄弱的地方,从经常性的评价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也会在评价机制的激励下慢慢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评价的计划性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持续性的评价,切不可每次针对所有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否则会在课堂上学生对诸多的评价指标产生厌倦,丧失评价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一个学期针对学习目标层次制定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分散在每节课课堂上。
二、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的确定要基于本次内容的要求,要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目标,通过案例掌握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知识应用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最终完成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激励性评价,并对学生的非预期收获进行表扬、展示,鼓励学生进行更广更深的探究,教师及时将发现的学生非同一般的表现记录下来,并在课后完成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既找出学生问题又找到学生的亮点和努力的方向,不是单纯的通过结果来评价学生,达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发展的目的。
2.小组互评:在评价中可以针对小组学习展开互评,学生互评是根据协作完成任务活动中学生对其他同学所表现出的能力和问题的一个评价,并不是每节课堂都要进行,只有在协作活动中才能使得同学之间的互评更有意义,这样也避免使得小组互评华而不实成为学生的负担。
3.学生自评: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表现、收获和不足,反思自己,学会约束自我,改进方法,完善自我。
三、过程性评价的效果
1.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时看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地方,自身还存在哪些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自评引导学生对于学习过程有了正确的认识。
2. 教师的评价能够通过课堂观察、交流和学生自评,可以很准确的看到每个学生具体的情况,通过准确并带有激励性的评价,一
方面点评了学生的成功不足,也可以使得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切身关注,使得学生在以后课堂上表现变得积极主动了。
3. 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学生自评了解学生的矛盾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教学内容,使得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问题的改进中去。
实践证明,过程性评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开展过程性评价,必须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的评价量表,如课前准备情况评价表、课堂行为表现评价表、课后实践活动评价表,形成科学学习常规,明确评价细则,分析评价数据,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让评价在物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成都石室天府中学)。